你以為艾葉只能做餈粑?你錯了,巧用艾葉可調理身體小疾病

艾葉是我國的中藥材,也是一種食材,艾草的用處也有很多。在民間,很多人會用艾葉泡腳,止癢等。

我們談一下用艾葉煮水的用處!

1.艾草煮水洗頭

艾草有理氣血,溫經脈,祛寒溼,止痛,抗菌,消炎,促循環,補氣等功效,既然有“抗菌、消炎”所以止癢去屑的效果應是不錯的。用艾葉煮水洗頭有去油、止癢、去屑和防脫髮等功效,關鍵還不傷害發質和頭皮哦!

做法:用乾枯的艾草煮一碗艾草水,越濃越好,然後用艾草水把整個頭皮潤溼,用毛巾把頭髮包裹起來,讓艾草水在頭皮上保留10分鐘,最後用洗髮水或者溫水沖洗乾淨。初期每週用艾草水洗頭3次左右,等到頭不油、頭不癢、屑不見時,每週可以洗1至2次,這樣不僅可以滋養頭皮和頭髮,而且還可以去頭風。

你以為艾葉只能做餈粑?你錯了,巧用艾葉可調理身體小疾病

2.艾草煮水祛痱止癢

用30克艾草加水放進鍋裡煮15分鐘,等艾草水放溫後,直接用毛巾沾艾草水給寶寶擦拭痱子多的地方,然後把艾草水倒進盆子裡,調好水溫,給寶寶洗澡即可。

3.艾草煮水泡腳補腎祛寒

用法:將艾葉或者艾條撕碎後放入泡腳捅裡,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後再對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但不能大汗。泡完腳後再多喝一些溫水,注意要不吃寒涼的食物,好好休息,一般連泡2~3天后,這些因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都會明顯好轉或消失了。對於身體寒溼重的患者,可以每週用艾葉水泡一次腳,在泡艾葉同時,喝上一杯生薑紅棗水即可去寒又不至瀉氣。

注意: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腦部易供血不足,會引起頭暈、頭痛。

你以為艾葉只能做餈粑?你錯了,巧用艾葉可調理身體小疾病

艾葉也是女性良藥,是大自然對女人的恩賜,經常吃艾葉是可以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多方面的好處。

艾葉糖水

做法:艾葉15克,白糖20克,共煮湯飲用。

作用: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乾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宜清熱利溼,活血化瘀。

艾葉餅

做法:將五月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如夢令喜歡姑姑做的艾餅,不放白糖,放了紅糖粉+炒芝麻或花。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婦女坐月子必吃的點心,還可治感冒。

你以為艾葉只能做餈粑?你錯了,巧用艾葉可調理身體小疾病

母雞艾根湯

組成:雞1只,艾根50克。 用法:將雞洗淨,切塊,同艾根一起煮燉湯,分2次食用。月經期連服2-3劑。懷孕食用可安胎,一星期服用一二次。

作用:補氣,健脾寧心;適用於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中暑頭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