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園集團52億收購被終止 董明珠撇清機構出逃

長園集團52億收購被終止 董明珠撇清機構出逃

《號外財經》文/高偉

6月13日,長園集團繼昨日重挫,再度大跌,截止開盤,報12.98元,跌9.99%。《號外財經》注意到,截止10:50,長園集團主力淨流入-777.87萬元,主力資金佔比-1.2%。其中超大單淨流入673.17萬元,大單淨流入-1451.04萬元,中單淨流入238.61萬元,小單淨流入539.26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長園集團在6月12日尾盤跌停。不少投資者懷疑,格力集團終止要約收購的消息或被提前洩露。

具體來看,6月12日晚間,長園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當日收到格力集團的《關於終止要約收購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函》:格力集團以要約方式收購公司不超過20%股份事項未獲得珠海市國資委批准,格力集團決定終止本次要約收購。蹊蹺的是,在長園集團的此項公告宣佈之前,即6月12日當天的股票市場上,已有資金“先知先覺”,將公司股票砸至跌停。截至收盤,長園集團報價14.42元,成交金額7.5億元。

《號外財經》觀察了盤後龍虎榜數據,發現賣出金額最大的前五席位合計賣出金額超過3億元,其中國泰君安廣州人民中路營業部賣出金額最多,為2.17億元,佔成交總量的29%;第二至第五席位分別是銀泰證券上海嘉善路證券營業部、廣發證券上海東方路證券營業部、招商證券深圳福華三路證券營業部和一個機構專用席位。而買入金額最大的前五大席位,均被券商營業部佔據,合計買入金額約1.6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長園集團5月10日發佈公告,稱格力集團因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前景,決定以要約方式收購公司部分股份,並從5月11日起停牌;隨後5月15日,長園集團披露了要約收購的相關情況,即格力集團擬通過部分要約方式取得其20%的股份,要約價格19.8元/股,相比於長園集團停牌前價格溢價14.06%,以要約價格計算,收購所需資金總額約52.46億元。不過,在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簽署當天,格力集團就已將10.50億元(即不低於要約收購所需資金總額的20%)存入了登記結算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賬戶,作為本次要約收購的履約保證。不過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中也提及,本次要約收購尚需通過珠海市國資委、廣東省國資委等相關監管部門的審批及備案。另外,在要約收購情況披露的當天,市場就對這則交易發出質疑,上交所也發函詢問了格力集團此次要約收購目的、收購資金來源以及同業競爭等問題。直到6月12日晚間,公司公告明確了:珠海市國資委並沒有批准該收購事項。

格力集團是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隸屬於珠海市國資委,但格力集團的業務和格力電器已少有交集,尤其是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之後。對於格力集團的這次收購,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此前在接受採訪時也明確表態,這跟格力電器沒有任何關係。

對於長園集團,重倉基金該怎麼辦呢?

據《號外財經》統計,2018年一季度,共有44只基金重倉持有長園集團,持股總量為3856.77萬股,季度持倉變動-337.91萬股,季度持倉變動比例-8.06%,持股佔流通股比3.08%;持股總市值68727.61萬元。其中,共有6只主動權益類公募基金新進持有長園集團,其中華夏基金旗下有2只:華夏大盤精選一季報新進持有長園集團856.41萬股,持股總市值15261.24萬元,持股市值佔基金淨值比為4.23%,持股市值佔基金股票投資市值比為5.12%;華夏新錦匯A新進15.00萬股,持股總市值267.30萬元,持股市值佔基金淨值比為0.58%,持股市值佔基金股票投資市值比為10.41%。

作為新進持有長園集團市值最大的華夏大盤精選,在一季報中稱,“報告期內,本基金維持了既定的投資策略,主要配置了低估值大盤藍籌股和傳統消費龍頭股,以及部分優秀的製造企業,並根據持倉股票的風險收益比變化適時調整了持倉結構。”

“格力集團終止要約收購長園集團股份,這對長園集團來說是一暴擊,重倉基金或多或少受到影響。”業內人士分析稱,長園集團業績基本符合預期,財務費用、投資收益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基本面變化不大,不會出現大批基金出逃的局面。

號外財經(ID:haowaicaijing)

號外財經網 http://www.haowaicaijing.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