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柯:CDR如何估值定價困擾A股

隨著六隻CDR基金的快速發行,中概股和獨角獸迴歸A股的步伐越來越快。現在有一個問題困擾著A股,那就是如何給CDR定價和估值?這是一個看上去簡單但其實很難的事,因為我們沒有經驗,也缺乏參照物。

首先,如果新發行公司是虧損的,則只能以估值來定價。比如已經遞交了CDR發行申請的小米,今年一季度虧損70億,這個肯定不能按市盈率來定價。雖然市場給予小米的整體估值在600到1000億美元之間,但那是整體估值,不是CDR的估值,這個CDR屬於拆分一部分到A股來上市,所以估值不能以整體來算,那以什麼算?是每股收益?那是負的?以估值?怎麼去拆分這個估值?這個不解決,最後不能解決的就是CDR的定價問題。試想,給小米一箇中間估值就是80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是5000到5500億左右,CDR能發多少?按什麼總股本算?價格多少算合理?

其實,不僅僅是CDR會變得很奇怪,很多在A股上市的公司在美國發行ADR(美國存託憑證),也出現了同股不同權不同價的情況。比如南方航空,發行了A股,又有美國ADR,股價完全不一樣,A股10元人民幣,美國ADR是55美元,摺合人民幣是380元,差了十萬八千里。不過,美國股市的主流是機構投資者,它們有豐富的專業經驗,什麼ADR、正股、同股不同權等等玩得順手,分析財務報表也沒有任何問題。但A股是個分散化市場,散戶佔比很高,很多人就認幾個炒股軟件裡的財務指標,這樣的技術水平要去分析繞過來繞過去的CDR,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監管部門一開始就推出6只CDR專戶基金,可能也是考慮到了這個因素,但CDR最終還是要與千萬投資者直接面對面交易,怎麼去解決這個價格問題?

以後可能的情況是,中概股和CDR大趨勢下同漲共跌,比如晚上美國股市的中概股漲了,第二天A股的CDR會相應上漲,但漲幅未必一致。這樣A股的投資者又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晚上盯盤美股,白天過不好,晚上睡不著,真累!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