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竟然说李白杜甫的诗没有新意,但却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

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讲: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的趋势,更是中国的文化发展的趋势。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中国的文化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新陈代谢中发展前进的。诗词创作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呈现僵化趋势。同时由于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读书人更是噤若寒蝉,不敢褒贬时政,不敢推陈出新,因此模仿为主,复古成风。这个时候,需要有人振臂一呼,来打破这种凝滞的局面。于是,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勇敢地站了出来。

赵翼,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他为官不久就辞官,在安定书院讲学。他擅长史学,精于考据。论诗主张“独创”,反对摹拟。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他的《论诗五首•其二》提倡在诗词创作上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沿袭守旧。其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竟然说李白杜甫的诗没有新意,但却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

李杜诗篇万口传

论诗五首 其二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意思是说: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为了说明诗风代变、推陈出新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这首诗竟然说李白杜甫的诗没有新意,但却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

至今已觉不新鲜

历史的发展向来是新陈代谢,推陈出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新的人才涌现,但他们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是刻意模仿,唯古人是从。这就是赵翼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当然不仅仅是诗风、诗歌的创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个文学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们的思想理念包括君主的治国理念等都应该是不断发展前进的。如果一味抱残守缺,厚古薄今,那么只能是裹足不前,社会永远不会进步。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作为年轻人更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有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这就是这首诗的意义所在。

这首诗竟然说李白杜甫的诗没有新意,但却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

江山代有才人出

这首诗虽然是一首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仿的论诗之作,但作者写得慷慨激昂,可见作者是满怀着激情来创作的。因此,这首诗也充满了豪迈精神和无穷的战斗力。这与稍后著名爱国诗人龚自珍发出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声一样,犹如向一潭沉静的死水中投入一块巨石,激起了轩然大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但在当时,直到今天,它仍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还时时提醒着我们: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