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這首讚美荷花的七言古詩,實乃表達愛情最高境界的千古力作

春日和暖,百花盛開。杏花、桃花、迎春花、玉蘭花……一時間開得轟轟烈烈,光彩奪目。入眼的都是粉的、黃的、白的、紅的顏色,讓人應接不暇,卻唯獨缺少了綠色的點綴。然而,很快,春天已暮,百花凋零,枝葉倒是生長繁茂起來了。這時又是滿眼皆綠,卻又缺少了花的點綴。為什麼花葉不能相伴而生呢?由此讓人想到了與眾不同的荷花,荷花開得最熱烈之時,也是荷葉生長最繁茂之日。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贈荷花》一詩,就讚美了荷花荷葉相伴而生的特有風情,同時讚美了人間如荷花荷葉一樣相伴到老、不離不棄的堅貞愛情。


贈荷花

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李商隱這首讚美荷花的七言古詩,實乃表達愛情最高境界的千古力作

世間花葉不相倫

這首詩字面意思是: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態度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開成三年李商隱新婚,妻子是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他們婚後的感情很好,在李商隱的眼中,王氏是一位秀麗溫和體貼的妻子。這首詩就作於這一年夏天涇原幕裡,王氏會寫詩,李商隱就寫詩來贈送給她,這首詩的含義明確易懂,主要是以“荷葉”為主題,來表明自己的心跡,表達自己的願望,讚美並珍惜與王氏之間的美好愛情。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政治抒情詩,表達了詩人渴求知己、尋覓政治依託的心聲,但我更願意把它看成一首向情人表白心志的愛情詩。

李商隱這首讚美荷花的七言古詩,實乃表達愛情最高境界的千古力作

花入金盆葉作塵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詩的開篇先寫花與葉的兩種不同命運,其實是表明婚姻生活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世上的花與葉,本是同根生,同枝長,花兒萬紫千紅,千姿百態,各自與眾不同而獨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識中。便移栽金盆,倍受呵護。但綠葉卻受到遺棄,飄零落地,在悽風苦雨中化作塵土。花入盆,葉作塵,這是世間花和葉的各自的命運。顯然,詩人是批判這種厚此薄彼的態度的,這從後面對荷花的讚美可以看出來。同時,大多數花卉的花與葉的關係並不密切。尤其是春天盛開的花兒,往往是先花而後葉,花開而葉未放,葉生而花凋落。而只有荷花與眾不同,所以很自然地引出下句:“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李商隱這首讚美荷花的七言古詩,實乃表達愛情最高境界的千古力作

惟有綠荷紅菡萏

“惟有”二字,同中取異,轉寫荷葉的伸張捲曲,荷花的開放閉合,種種風姿,天然無飾。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讚美高潔脫俗、不媚於世的卓爾不群的品格。但這首詩,卻借吟詠了荷葉荷花“任天真”的品質,來歌頌愛情的真誠而不虛偽。愛情的雙方,就應該真誠面對,敞開心扉,自然而不做作。這正如荷葉之卷舒,荷花之開合,自然才美麗。“任天真”,既是寫花,又是寫人。以花寫人,立意新奇。

李商隱這首讚美荷花的七言古詩,實乃表達愛情最高境界的千古力作

卷舒開合任天真

最後兩句進一層寫荷花的“天真”之處。荷花的紅花綠葉,互照互映互襯。即使到了紅衰翠減、枯萎飄零之時,仍然共處一池,不相遺棄。這既是詩人對終生相守的堅貞不渝的愛情的歌頌,也是對這樣的一種愛情的希望和追求。問世間,什麼樣的愛情最美麗?決不是一時的轟轟烈烈,也不是每天的花前月下,更不是犧牲一方,用一方默默的付出來成就另一方,而是兩個人長相廝守,相互陪伴著對方,手牽著手一起慢慢的變老。如果說,前兩句寫荷花“任天真”,側重表現共榮;那麼,這兩句的“長相映”,則主要表現同衰。共榮共衰,長相廝守,這才是愛情的最高境界,也是人們追求愛情的終極目標。這四句詩互補互承,從正反兩方面完整地表現出荷花既能同榮、又能同衰的堅貞不渝的品質。

李商隱這首讚美荷花的七言古詩,實乃表達愛情最高境界的千古力作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這首詩表面句句都是寫荷花。但實際上句句都是寫愛情。首先拿荷花與其他花卉對比,突出荷花花葉相配、交相輝映的特殊美,藉以表明詩人與王氏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是天賜良緣。其次借荷葉荷花自然“天真”,表明愛情雙方需要真誠相待。最後借荷花荷葉的“常相映”,表明自己的心曲,願與王氏終生相守,同甘共苦。全詩委婉含蓄,借物寄託,耐人尋味,實屬詠物詩中的上乘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