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全國卷I理綜試卷評析: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

2018高考全国卷I理综试卷评析: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

理綜

物理:注重科學素養

2018年高考物理命題以“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為依託,嚴格遵循考試大綱,聚焦學科主幹內容,突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加強對學生邏輯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構等關鍵能力的考查,進一步提升命題質量,彰顯素質教育的鮮明導向,引導學生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助推發展素質教育。

聚焦主幹內容

2018年高考物理命題嚴格依據考試大綱,聚焦高中物理學科主幹內容和要求,以主幹的、學生終身發展和繼續學習必須掌握的知識為基礎設計試題,避免超綱、過難過繁的內容。試卷必考部分主要涵蓋力學和電磁學兩部分內容,以勻變速直線運動、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機械能守恆定律、動量守恆定律、靜電場、電磁感應等重要內容為主線,選考部分主要考查氣體實驗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機械振動與機械波等主要內容。各套試卷中考試內容比例和分數權重,高中物理主幹內容都是重點。各套試卷中較難的試題所考查的內容都是主幹內容,注重基礎知識和主幹內容,迴歸課堂教材,避免超綱學、超量學。

凸顯學科特點

物理學科考試大綱規定了高考物理考查的五種能力目標: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實驗能力和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結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多樣化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和物理學科的特點,高考物理著重考查學生邏輯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構等關鍵能力,引導學生培育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能力和綜合素質。比如,全國II卷第16題利用我國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所發現的毫秒脈衝星作為背景,考查學生對萬有引力、勻速圓周運動等規律的理解和應用。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題給情境利用所學知識建立相應的物理模型,考查學生的模型建構能力。全國III卷第19題利用豎直礦井中裝礦石的礦車在兩次提升過程的速度-時間圖線,考查學生從圖像中提取信息、加工信息並結合物理規律作出推理判斷的能力。

引導學生夯實基礎

增強應用性

今年高考物理注重將物理學的基本概念、規律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緊密聯繫起來,通過設置真實的問題情境,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全國I卷第20題以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為素材,要求學生利用高中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全國II卷第15題貼近生活,要求考生估算雞蛋墜落對地面產生的衝擊力。天津卷以中國散裂中子源、“張衡一號”衛星、我國自行研製的新一代大型噴氣式客機C919、真空管道超高速列車等為素材,北京卷以跳臺滑雪、中國天眼等為素材,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實驗題的設計中,要求學生根據實驗目的設計實驗原理和步驟,反思實驗結果,提出改進的措施。通過增強試題的開放性和探究性,著重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全國I卷第23題以熱敏電阻的溫度特性為情境,考查學生在新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全國II卷第22題要求考生根據實驗目的和所給器材,改裝電流表和電壓表,設計實驗電路,較好地反映考生的基本實驗能力。天津卷第9(3)題要求學生畫出測量待測電阻阻值的實驗電路圖,判斷實驗值和真實值的大小並分析原因,北京卷要求學生分析說明利用伽利略“斜面實驗”檢驗小球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的理由,對學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較高。

化學:突出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創新性

2018年高考化學命題選取各種類型的情境素材,考查信息獲取及加工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實踐與創新能力,能夠區分不同類型的考生,落實了“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

發揮科學育人功能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今年高考化學試題呈現我國化學領域最近取得的重大創新科研成果。例如I、II卷中選取了我國科學家發表在化學頂級刊物上的“一種對天然氣中二氧化碳、硫化氫的高效協同去除轉化裝置”“一種室溫下可呼吸的鈉、二氧化碳二次電池”,在考試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愛國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今年的高考化學試題情境來源生產、生活、社會及科研實際,將化學學科聯繫緊密的環保、醫藥、材料、能源等交叉學科內容作為試題素材,考查合理正確地使用化學原理與技術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既可以引導學生認識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又體現高考評價體系中的應用性和綜合性考查要求。如II卷第8題和IV卷12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霧霾形成機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為素材,考查霧霾形成過程中無機顆粒物的化學基本概念,分析霧霾酸度增大的催化過程和機理。IV卷10題考查化學品在水處理工程的應用。給水處理涉及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飲用水安全保障。在水處理工程中,絮凝劑的使用非常普遍,其對於水體懸浮物脫除的助力效果。

提供綠色生產技術試題,讓學生分析生產過程中的化學方法和技術,體現化學科學為綠色生產和清潔能源的開發提供技術支撐。如I卷13題以協同去除二氧化碳、硫化氫的新型電化學轉化裝置背景考查電化學的基本原理。甲烷和二氧化碳催化重整不僅可以得到合成氣,還對溫室氣體的減排具有重要意義。再如II卷36以葡萄糖以及用葡萄糖為原料製得的山梨醇和異山梨醇等生物質轉化平臺化合物為背景,考查有機化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測評學科關鍵能力

高考化學試題立足於培育學生支撐終身發展和適應時代要求的能力,重點考查學生獨立思考、邏輯推理、信息加工、學會學習等關鍵能力。今年的化學試題在測評關鍵能力方面體現瞭如下幾個方面主要特點。

第一,創新設問方式,考查獨立思考能力。在試題命制過程中,依據考查內容和要求設置不同的設問方式,考查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對於相對熟悉的內容,增加開放性,考查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如III卷27題提供了兩種合成碘酸鉀的方法,要求學生根據題目給出的信息,獨立地從中分析比較兩種方法的優劣。

第二,提供各種類型的信息,考查信息獲取及加工能力。例如,供量化數據關係。反應速率是反應原理中的重要教學內容,但是中學階段對其的認識停留在定性的階段,並沒有到定量的階段。不同物質、不同物理量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程度不同,實際上可以用定量化的數學關係模型來表示反應速率。例如II卷27題提供沉積碳生成速率與甲烷以及二氧化碳壓強的關係方程,要求學生分析積碳量與反應壓強的之間關係,判斷選擇反應的具體條件。

第三,證據具體詳實,考查邏輯推理能力。證據推理是邏輯推理能力在化學學科中的重要表現形式,要求學生能夠根據證據,對物質的組成、結構及性質變化進行分析推理,揭示數據和現象的本質特徵。比如,考查基於數據的推理。反應過程中收集的數據以及呈現的圖表是重要的證據,可以考查學生通過分析、轉化圖形曲線的數據關係,結合化學基本反應理論,推演在不同條件下物質轉化規律。例如II卷27題、III卷28題均以物質反應轉化為題材,呈現不同類型的數據隨時間或溫度變化圖形,加大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考查。

生物:引導中學教學重視實驗操作等能力

2018年高考生物科學設計試題,重視主幹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的多方位考查,著眼學生長遠發展。用好高考“指揮棒”,積極引導中學教學重視實驗操作、科學語言表達等能力,助力推進素質教育發展。

發揮生物學科育人功能

高考生物注重對生態學問題的考查,引導學生對生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這有利於強化生態文明意識,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全國III卷第32題以農業生態系統模式圖生動形象地反映生態農業對物質循環利用、高效利用、環境友好的突出優勢。

生物試題選取我國傑出生命科學技術成果為素材進行設計,以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全國III卷第1題考查由我國科學家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引入1965年由我國科學家率先完成的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這一里程碑式的壯舉,引導學生體會科學先賢在科學研究過程中鍥而不捨的拼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同時加強了為祖國發展拼搏的社會責任感。

體現應用性

高考生物優化考試內容,精選命題素材,從學科主幹知識出發進行命題,著重考查學科必備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注重學科內知識的綜合,導引基礎教育抓住核心、穩住基礎,遵循教育基本規律開展教學,促進基礎教育實施,助力素質教育發展。全國I卷第1題圍繞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進行設計,考查生物膜結構在維持生命活動中的作用,以期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之效。

高考生物試題充分發揮高考育人功能的積極導向作用,著力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立足當下實際情況,著眼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高考生物試題在加強學科主幹知識考查的基礎上,注重考查獨立思考、邏輯推理與信息加工等關鍵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增強主動學習意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全國II卷第3題以人體體液調節等問題為情境,要求考生結合所學知識根據所給現象描述進行判斷與推理,考查邏輯推理與信息加工能力。

引導教學回歸本質

高考要充分發揮引導教學的導引作用,不斷深化考試內容改革,幫助教學糾偏,助力推進素質教育。高考生物繼續加強對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導中學生物教學過程中重視實驗教學,有助於改善當下存在的“黑板上做實驗”等模擬實驗的教學方式。全國II卷29題呈現相對完整的實驗流程,要求補充關鍵實驗步驟。對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考查客觀上可引導重視實驗教學,以推進生物學科素養培育目標的實現。

高考生物對生命現象思考深度的考查有利於不同學科綜合能力水平考生的區分,有助於高校的梯度選才,還有利於改善目前學生語言表達與文字書寫能力整體薄弱的狀況。全國II卷第31題以頂級肉食性動物對低營養級動物的影響為素材,考查生態學內容以及科學語言表達能力。此類解釋與分析的考查有助於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視與培養。

孩子發揮失常怎麼辦?

志願填報到底怎麼下手?

多條分數線應該看哪條?

……

婁雷老師多年來潛心研究志願填報,熟悉各行各業就業情況、全國各個院校專業信息、各省市往年錄取情況,協助考生做好生涯規劃,選擇相應分數最好的大學和專業,提高被心儀大學錄取的幾率,告別志願填報瞎蒙高分低就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