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制裁封鎖的克里米亞:西方企業全部退出,遊客減半物價翻倍

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通過公投、以超過96%的投票者贊成獨立並加入俄羅斯聯邦,但也因此導致克里米亞被西方以及烏克蘭發起封鎖和經濟制裁,讓這個曾經的療養勝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一座直達俄羅斯的刻赤海峽大橋。

被制裁封鎖的克里米亞:西方企業全部退出,遊客減半物價翻倍

從地理位置來看克里米亞,這個南臨黑海、東扼亞速海的半島門戶從古至今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從俄土戰爭結束、奧斯曼帝國將克里米亞讓給俄羅斯至今,這個面積僅2.55萬平方公里的半島就一直以俄羅斯人為主體。1954年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時被劃歸烏克蘭,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也順勢被烏克蘭划走,正因為如此,克里米亞多數人都自認俄羅斯是其祖國,才有了超過96%選票都贊成迴歸俄羅斯的舉動。

被制裁封鎖的克里米亞:西方企業全部退出,遊客減半物價翻倍

在併入俄羅斯之前,克里米亞一直是全球知名的療養度假勝地,以絕佳的地理位置以及氣候宜人、景色優美且交通便捷的度假資源著稱;旅遊、療養區沿著海岸線幾乎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再加上偏低的物價和豐富的漁產,短短几十年時間就頗受歐洲人青睞,做到了每年至少200萬歐洲遊客的火爆程度,旺季期間甚至連航班都“一票難求”。

被制裁封鎖的克里米亞:西方企業全部退出,遊客減半物價翻倍

被制裁封鎖的克里米亞:西方企業全部退出,遊客減半物價翻倍

然而,迴歸俄羅斯後的克里米亞卻面臨著諸多難題,因制裁和封鎖導致半島通向外界的鐵路、公路都被切斷,國外航班以及郵輪貨船也不再停靠克里米亞港,連麥當勞等西方餐飲企業也全部退出。往日人潮湧動的繁華氣息瞬間冷清,以旅遊和漁業收入為主的支柱產業受到強烈衝擊,歐洲遊客銳減80%,哪怕俄羅斯大力推薦克里米亞度假,也只能做到當年的一半客流量,遊客減半利潤更是不足當初的3成。

被制裁封鎖的克里米亞:西方企業全部退出,遊客減半物價翻倍

更為艱難的是,克里米亞三面環海,漁業資源豐富到曾經佔據烏克蘭60%的產量,與烏克蘭以及歐洲國家中斷聯繫後,克里米亞捕魚業近乎停滯,俄羅斯境內市場早已接近飽和,根本沒有多餘的消費力消化克里米亞的產量。與此同時的困境是克里米亞人出國需要從俄羅斯轉道,往返一次至少要多花5個小時外加5000盧布,不僅生活物資需要加大運輸成本,連遊客入境都需要從俄羅斯中轉,惡性循環之下困境愈顯。

被制裁封鎖的克里米亞:西方企業全部退出,遊客減半物價翻倍

被制裁封鎖的克里米亞:西方企業全部退出,遊客減半物價翻倍

唯一交界處的烏克蘭對其實施禁運、歐洲又對其施加封鎖,克里米亞更大的困境是通貨膨脹,最高峰曾達到80%,物品短缺、水電供應不足等現象開始頻繁出現,物價也隨之開始暴漲。在人均收入僅為俄羅斯平均水平65%的前提下,物價卻比原先翻了一倍,尤其是短缺的水電,每月消費都比之前高出一倍以上,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被制裁封鎖的克里米亞:西方企業全部退出,遊客減半物價翻倍

為了改善克里米亞困境,俄羅斯政府全力修建的刻赤海峽大橋目前已通車公路部分(火車軌道或於明年開通),這個連接俄羅斯的世紀工程也是克里米亞人唯一的希望,總投資超過70億美元。此舉令無數西方媒體動容,甚至有人說“克里米亞從未受過如此重視,哪怕歸屬烏克蘭60多年時間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待遇”。

被制裁封鎖的克里米亞:西方企業全部退出,遊客減半物價翻倍

同時,克里米亞經濟開始轉型,不再依賴單一的旅遊業支柱,其沿海城市開始大興土木,一副“未來城市”的欣欣向榮之景。最為有趣的是,哪怕是遭受了如此大的經濟打擊,克里米亞人依舊堅持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俄羅斯的醫療以及福利等待遇均比烏克蘭好很多,當初“動個手術都需要貸款”的日子也隨著加入俄羅斯而終結。

被制裁封鎖的克里米亞:西方企業全部退出,遊客減半物價翻倍

國際金融機構、信用卡業務的中止;連鎖餐飲以及零售業的退出都沒有擊敗克里米亞人,克里米亞人堅信的美好未來就如同普京總統承諾的一樣:“只要我們同心協力,便能克服一切困難。”

這就是西方企業全部退出、遊客減半物價翻倍的克里米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