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笔记的读书只会让你沦为花架子

不做笔记的读书只会让你沦为花架子

不做笔记的读书只会让你沦为花架子
不做笔记的读书只会让你沦为花架子

图片来自网络

写读书笔记的一点经验和很多教训

文| 拙棘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阅读数量越来越低,从每年一二百本,到一百来本,再到几十本,同时随便翻翻的和认真啃的书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确。

本科时是博雅读书法,虽然基本都一字一句读了,但最后也就是对整本书有个模糊印象,记住了它处理的问题和给出的结论,具体论证看完就忘。我觉得这个泛读过程还是挺有必要的,可以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的主要思潮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的重要著作、学人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西学也有相对广泛而浅薄的涉猎,于是随便碰到什么人文社科领域的话题都没有太大的入门障碍,虽然专业化的探讨还没法深入。

但从大二暑假有选择地做笔记开始,就明显感觉到看书时做不做笔记有巨大的差异。简单说就是,做笔记会逼迫你更严格地关注论证过程。

人的记忆毕竟有限,二十来页的文章可能不做笔记也能完全吸收其内容,只要标示下重点词句,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前后翻阅,就不难把整篇文章的每一个推导环节都在自己头脑中整理出来。但书的体量就大多了,免不了看了前面忘了后面,特别是,文科(理论)书籍的阅读理解不像数学证明,不是一个直线进行下去的过程,而往往是看了后面又觉得前面本来觉得没问题的地方成了问题,这时要求你对已经读完的内容有一个通盘的把握,以此斟酌损益。笔记的作用就在于把整本书的论证过程梳理出来,总体上是一个概括的工作。但有些自己不是太懂的地方也许会花费比原著更多的篇幅来澄清自己的理解;在章、节前后衔接的关键环节,也有必要着重刻画,很多作者也许直接顺着写下去了,不会刻意交代前后是怎么衔接起来的,甚至可能有些他觉得不是问题但对你来说构成问题的论证环节他直接就跳过去不写了。

做学术就像竞技体育。外行泛泛看看,觉得cba和nba也没太大差距,基本的动作、花活大家都会;cba球星甚至看起来比nba蓝领还厉害许多。但一上强度、一同场竞技就会发现,乍看之下差不多的人可能完全不在一条水平线上,nba球员永远比cba的快0.1秒,技术动作完成度高10%,而真正难的就在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实战中会带来霄壤之别。因此,

一直停留于博雅读书法的人可能乍看很厉害,至少比那些一开始就进入很技术化、专门化学术训练的“蓝领”厉害许多,但一上强度,就会发现他完全是个花架子。

之前某老师淘了一本旧书,是中文系老教授读过的《君主论》,笔记密密麻麻,但全是发散性的感想:联系下中国的历史,感慨下中国的现实。这种随感式读书法似乎是最常见的读书方法。好读书不求甚解,只求“有自己的心得”。看书其实是很轻松很惬意的,跟聊天差不多,还免除了社恐的障碍。但如果划重点词句、归纳段落大意、重构论证、比较二手文献,那就很无聊了。“心得派”似乎有一种神秘的确信,即书读多了书中的思想自然会在自己心中慢慢交融,然后发酵出更深刻的思想,最后再从自己笔下流泻出来。不会的,流出来的只是你的确信和零散记忆。

不过读书笔记也没有一套固定的做法,专业不同、阅读的旨趣不同,必然导致“笔记方法论”的不同。我的经验和教训也许只对文科理论书籍适用。

(一)专攻的几本书

之前装睡老师有一个话说得很好,大意是做注疏式的长篇读书笔记很可能得不偿失:给自己造成用功的错觉(而其实这项工作强度很低),并且往往写完之后再也不愿去看。

每个理论研究者都有自己专门研究、不断返回的那么四五本书,对于这几本书,有必要以段为单位进行整理,用最简单朴素的读书方法,俗称“抠字眼”。为了避免迷失在细节中,必须每节作小结,章作“中结”,梳理完整本书再作“大结”,阅读过程中也要不断回去看目录。碰到相关问题可以插入一个几千字的章节,结合其他书谈谈初步理解,这很可能就是论文的雏形。

那么,这种笔记最后往往会有十万字左右的篇幅,可读性极差,如果不是写论文要用,基本不会再想去看。我的习惯是,写完大笔记再补一篇5000字左右的小笔记。用不同的篇幅做笔记其实是在考验你对整本书的系统把握:如果篇幅充裕,哪些地方可以展开;如果篇幅有限,哪些地方应该舍去。

另外就是,做电子笔记比纸质笔记好太多了,不仅方便修改、复制,而且解决了我字丑、写字慢的问题,写论文时还可以快速而完整地搜索出相关内容。但千万别忘了备份。

(二)相关但不专门研究的重要文本

硕士时课程比较多,而且我们院基本都是原著精读课,两礼拜一本的节奏。由于是老师开的书单,基本都是某个脉络中的主要经典,因此大部分是自己专门深入的领域之外的文本。这时不值得也不适合用写大笔记的方法了。读得也不会那么精,基本就是读完一章总结下。

这类文本因为不是你特别熟的,所以在笔记中作语境的铺垫特别重要,除了泛泛而谈的社会背景,更重要的是学术脉络、作者个人思想转变过程和他不同作品间的关联,以及此书引发的后续研究。

语境重构是为自己做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怎么会这样写书。每个作者在写作时都会自觉不自觉预设自己的读者,根据自己对读者的理解,选择怎么表达,权衡哪些是无需多说的,哪些有必要再三解释。而我自己当然和作者预设的读者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因此要通过社会史思想史的追溯,把自己调整到合适的读者位置。

这之后可以进行更直接的笔记工作:作者想解决的问题;他的整体谋篇布局;回答这一问题的具体论证步骤;是否可以提出更好的论证。

(三)不重要的书

至于更次要的书,那就豆瓣写个短评吧。

最后,对我来说,做笔记的主要目的不是笔记本身,不是朴素意义上把书的精华提炼出来,而是在用自己的话表达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增强理解的准确性和体系性。还有就是写论文时检索起来很方便,有框架,有关键词。

不做笔记的读书只会让你沦为花架子

长按二维码关注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