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榮發問:人工智能來了,廣電準備好了嗎

胡正荣发问:人工智能来了,广电准备好了吗

近3年來,媒體圈內外人士也越來越多地討論、規劃、試水媒體的智能化。人工智能與媒體結合將會產生什麼?傳統的廣播電視這種前智能時代媒體將會如何生存與發展?這些都是未知數,一方面是因為人工智能仍然處在初級階段,其對媒體,特別是傳統媒體的改造尚待細細研究;另一方面,傳統廣播電視還在進行著媒體融合,尚未完成的這個進程中又加入一個人工智能變量,使得傳統廣電的走勢變得更加不確定。不過,無論如何,有幾個情況是可以判斷。

目前看,人工智能對媒體的改造至少將會在三個方面。一是硬件,即媒體生產與消費的各種設施設備。比如,虛擬現實VR的拍攝、製作、消費終端,比如,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等,乃至全息沉浸媒體等人機一體化智能硬件等。強大的人工智能背後是高性能芯片的支持。今年穀歌開發者大會上,谷歌發佈了最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TPU 3.0,它提升了包括錄音音頻中的語言識別功能,能在視頻和照片中辨別出物體,並從文字當中提取隱藏的表情等,讓大家驚歎。

二是數據,即媒體擁有數據工具與系統,具備資源數據、產品數據、市場數據、用戶數據等資產化管理與運營能力,以及數據交換、共享與應用等。這些數據不是單一媒體而是多媒體的,語言、聲音、圖像等都有。三是算法,人工智能幾個大的方向,如自然語言的理解、語音識別、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都要依賴算法完成。媒體用戶廣泛,所以需要的是基於網絡的群體智能。

胡正荣发问:人工智能来了,广电准备好了吗
胡正荣发问:人工智能来了,广电准备好了吗

去年,我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聽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說:“很多人都在談論AI,我並不擔心機器人會像人一樣思考,我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這個判斷意味深長。在媒體融合轉型的道路上,媒體人的思考始終應該是主導。提前認識,超前佈局,積極思考與應用人工智能,應該是當前媒體人的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