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和馬拉松一樣,結束和衝線後恰恰是最危險的時刻

跑步和馬拉松一樣,結束和衝線後恰恰是最危險的時刻

近幾年來,從路跑加入到馬拉松運動的跑友越來越多,然而並不是愛跑、有跑量就能夠完成更高階的跑步賽程。在剛剛開始跑步不久的初階跑者和初入馬拉松的小白中,難免會在運動期間犯一些運動錯誤。甚至,他們會在運動中做出一些“危險行為”,而這種危險行為,嚴重的情況下會影響到跑者的人身安全。

初次參加馬拉松比賽的跑友,最容易犯的“危險行為”就是衝過終點後立馬停在原地休息,或者拉伸、吃東西、喝水、解開鞋帶等等,這和我們日常跑步後的行為基本一致。而這時不少跑友會瞬間出現頭昏、耳鳴、眼前發黑或者眼冒金星、四肢癱軟的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肌肉痙攣、突然倒地、失去意識。

這些其實並非我們常說的運動過量、能量補充不足、天氣炎熱等因素主導,減少運動量、補充能量、避免炎熱天也未必能解決這些問題。當跑友們因完賽而疲勞或興奮時,如果各種舉止不當,同樣還是會發生危險。那麼,跑者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這種跑後不良狀況呢?為何會出現頭昏耳鳴的情況呢?

跑步和馬拉松一樣,結束和衝線後恰恰是最危險的時刻


停下腳步就頭昏眼花,是什麼原因?

很多跑友衝過終點後突然頭昏、癱軟的問題,可能在於運動後馬上停下來,造成血液受重力影響淤積下肢、大腦暫時缺血缺氧,嚴重者被稱為“重力性休克”。

跑步和馬拉松一樣,結束和衝線後恰恰是最危險的時刻

因為跑步時,下肢肌肉的血流量增加,毛細血管網開放量較安靜時增加三倍以上,血管容量明顯增加。這時,下肢血液迴流主要靠肌肉收縮時對血管壁的擠壓作用。這種肌肉節律性收縮與舒張,對靜脈內血液起著類似泵的作用,稱為“靜脈泵”或“肌肉泵”。

如果長時間跑步後立即站立不動,下肢的血管突然失去肌肉收縮時產生的擠壓作用,血液由於重力作用而淤積於下肢、不能流回心臟,全身的“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就會發生缺血癥狀。特別是大腦缺血當大腦輕微缺血時,我們會覺得頭暈目眩,而一旦大腦嚴重缺血時,運動員可能就會直接昏死過去,這種現象也稱為“重力性休克”。

跑步和馬拉松一樣,結束和衝線後恰恰是最危險的時刻

“有效循環血量”減少也會導致下肢肌肉的缺血。完賽後即刻,肌肉本身處於極度疲勞的狀態,如果這時馬上停下來進行拉伸,重力造成的缺血會造成肌肉嚴重缺氧,加重了疲勞和肌肉痙攣,所以很多跑友賽後馬上拉伸反而會抽筋。

衝線後繼續輕微活動,可防止危險

為了防止重力性休克,我們在高強度的比賽衝刺後不要立刻就停下,而要慢跑、步行至少5-10分鐘,讓肌肉繼續收縮、擠壓血液流回心臟,防止血液淤積、肌肉痠痛加重、痙攣等現象的發生。

特別注意,不要彎腰去解開鞋帶、芯片,也不要立即停下來做拉伸,拍照,或者停下來喝水。在終點迎接的親屬、好友也應注意,一定不能直接“攔住”選手讓他原地休息。萬一要排隊領取獎牌、獎品、補給品等,在等待的過程中,自己還是要讓雙腿保持活動,儘量避免長時間站立。

跑步和馬拉松一樣,結束和衝線後恰恰是最危險的時刻

如果已經出現了輕微的頭暈的症狀,如果有能力活動的,儘可能走動起來,而不要原地站著、靠著、坐著,不然頭暈症狀可能就會加重、並發展成重力性休克。

經過5-10分鐘的輕微活動,待呼吸、心跳逐漸平息下來,就可以開始拉伸以及按摩。但也不要過了太久、身體完全冷卻才開始拉伸,因為當肌肉溫度下降以後,彈性和柔韌性也隨之下降,進行拉伸放鬆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還容易拉傷。

賽後補給方面,跑者也需要注意

賽後補給方面,也需要特別注意。激烈運動過後,如果馬上停下來吃東西,不僅容易發生重力性休克,而且這時胃腸處於缺血狀態,消化能力比較弱,進食後容易出現腹痛、噁心的症狀。

跑步和馬拉松一樣,結束和衝線後恰恰是最危險的時刻

但是,為了加速肌糖原的恢復,我們又要儘可能地提前補充碳水化合物的時間,一般認為賽後超過1小時補糖的效果就明顯下降。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糖電解質運動飲料,能量膠、能量棒或者香蕉等消化吸收較快的食物,來補充碳水化合物,而不要立即去吃麵包、蛋糕等需要更長時間消化的食物。

繼續輕微活動,還能促進乳酸分解

賽後繼續保持輕微活動,不僅是為了防止重力性休克,還有利於乳酸的分解、肌肉痠痛的恢復。乳酸分解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肌肉攝取血液中的乳酸進行有氧氧化,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並釋放能量供給運動。然而,靜止休息和輕度活動下,乳酸分解的速度有明顯差別。

跑步和馬拉松一樣,結束和衝線後恰恰是最危險的時刻

研究表明,在大強度運動完後,如果保持靜息狀態,血乳酸清除速度較慢,消除一半的耗時為25分鐘,恢復至運動前水平大約需要1-2個小時。

如果進行低強度(小於60%最大攝氧率)的有氧運動,乳酸消除一半大約需要11分鐘,恢復至運動前水平僅需0.5小時。其原理是加快了呼吸循環、加快乳酸分解供能,從而更快地減少乳酸堆積。這種運動性的恢復方式稱為積極性恢復。

【咕咚互動】跑後一小時,你在幹什麼?

跑步和馬拉松一樣,結束和衝線後恰恰是最危險的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