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欺负茶界无人

茶人主要由三类人群组成:

1、茶农,包括种植和加工茶叶的,主要由农民组成。一般缺乏互联网专业知识,对法律文化知识方面也有欠缺。

2、科班出身的专业茶人,主要指各大专院校毕业的茶行业从业者,这类人群对于宠大的中国茶叶市场来说数量极少,每年毕业人数最多数万,毕业后从事茶行业的不过30%左右。这类人群主要是理科生为主,对对法律文化知识方面也有欠缺。

3、茶爱好者,这是宠大的人群,这些人出于自身的兴趣,对茶的喜欢,从各种渠道学习茶知识,研习茶文化。这类人群是茶人中最活跃的。但是由于各自原有背景不同,相关认知良莠不齐。一些茶界从业者,利用茶人在某些知识方面的欠缺,以各种概念噱头来忽悠茶人,以为茶界无人。

别欺负茶界无人

“ 欺负茶人 不懂互联网 ”  

别欺负茶界无人

  这种公司,这种人,抱着茶人在互联网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以期瞒天过海,达到欺骗的目的,注定是要倒霉的。其实茶界跨界的互联网人才真不少。

“ 欺负茶人 不懂法律 ”  

前段时间,听说一个笑话。某人说茶百戏受专利法和非遗法的双重保护,有些茶人不知所以,还在到处传播。除非你是在宋代申请的发明专利,不然如果是非遗,国家给你钱保护传播的,怎么成了你私人的发明专利?如果是你的发明专利,你老还健在,如何成了非遗?  

这种事之所以出现,就是以为茶人不懂法律专业知识,另外就是利用茶人对非遗的尊重,注意:一个县一级的非遗是怎么弄到的我是非常清楚的(现在据说是福建省级了)。以前国家级的非遗还是信得过的,现在非遗泛滥,含金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别欺负茶界无人

  希望大家明白,法律透明的,如果以后再要忽悠,我们将申请要么撤消他的非遗,要么取消他的专利。再追究背后可能存在的权钱交易!

“ 欺负茶人 不懂茶文化 ”

有些茶人唯古籍是从,只要看到有人引经据典,就盲目崇拜。

看古籍时要注意:第一、你要分清楚是文学还是科学;第二、要知道古代的社会和认知环境;第三、要知道古代也是良莠不齐的;第四、总的来讲现代要比古代先进;

  这里举一个例子,有根据卢仝的《七碗茶歌》来教大家喝茶的,这是诗歌好吧,文学描写怎能当作科学喝茶的依据?就如同数地争孙悟空的诞生地一样滑稽!不要唯古是尊。更不要利用茶人对古代典籍的天然尊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别欺负茶界无人

  这些利用古代碎片化的依据,用古人往自己脸上贴金的,随着茶人的醒悟,最后只能成为过眼烟云。“ 事实证明,以为茶界无人,或者目中无人者,只能欺得了一时。毕竟茶界不是真无人。只是习惯沉默。

别欺负茶界无人

(16-02-20 阿甘 茶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