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為什麼沒有再出現第二個許巍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西安為什麼沒有再出現第二個許巍

當年西安人許巍,憑藉一把吉他北上。用飽含大西北滄桑的嗓音加上過硬的琴技,為改革開放後的華語文娛界注入了新的元素。把西安人的聲音傳遍了大江南北。

西安人最引以為豪的現象級才子,以許巍為例,恐怕難以有人能出其右。許巍飽含歲月感的才氣、不羈的浪子形象、出世入世的淡然......即使許巍在舞臺上以一種兵馬俑雕塑般的颱風來流露才華,依舊讓無數凡夫俗子沉醉併為之動容。

西安自古才子佳人倍出,只是諸多盛世精彩已在歷史的塵埃中化為遙遠的記憶。在歷史的車輪中,政治、經濟、文化等核心區域概念逐步遠離西安。翻看近代史,似乎在“西安事變”之後這座城市就少有被萬眾矚目的關注過。70年代,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帶著千年塵土為西安揚起了一把考古熱,但那始終是在玩老祖宗的東西。後來在西部大開發的風向中,西安的表現也一直不溫不火。唯獨文化產業這方面,就好像是一直承蒙黃天厚土的眷顧,改革開放以來,在這座質樸、純淨、沒有過多利益化的城市裡走出過諸多頗具影響力的作家、導演、歌手、演員等。只是這種傳承,自新世紀以來似乎又戛然而止。

西安為什麼沒有再出現第二個許巍

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地域發展的宏觀方向需要專家來分析,吃瓜群眾大多也只能管中窺豹、以點帶面。作為一個普通群眾,直觀的看西安近十年發展,被對標城市成都等地區越拉越遠。近兩年開始,古城有了崛起之勢,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自媒體方面的大力宣傳初見起色,''抖音“之類的自媒體平臺是城市宣傳的救命稻草還是錦上添花,這種問題需要時間去解答。作為一個老西安人,難免突發奇想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許巍之後再無“許巍”,就像香港後張學友時代再無真正的扛旗者出現。

人們的精神娛樂層次是一個時代的最直接寫照。歌舞昇平、禮樂共鳴是大唐長安鼎盛的象徵。好萊塢的電影娛樂工業,大師輩出的年代也是最美好的時代。是時代造就文明,還是文明造就時代。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古城西安很多層面的格局越來越小:西安人的歌裡面除了吃喝還是吃喝,西安人不是天天都在吃羊肉泡饃,西安人不會動不動就要摔碗喝酒,西安不是每個人走路都會駝背搖晃、西安沒有那麼多人把賓利認成BYD......君不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盛世,只看到這片黃天厚土上大師遠去的背影。

西安為什麼沒有再出現第二個許巍

開放包容的落戶方案,讓西安房價越來越高,其實西安有那麼多高校,是不是應該考慮怎樣留住人才,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招攬人才。叫賣式的旅遊宣傳,短期內讓旅遊消費出現井噴,交通越來越擁堵,本地人上班擠地鐵都要和遊客搶時間,就連涼皮肉夾饃都在瘋狂漲價。或許世人都清楚,古城本來就是全球化的旅遊目的地城市,旅遊產業需要深度發掘長線發展,讓遊客願意來更願意再來。

西安人自古以來的執著、堅韌、熱血精神不應該被太多無厘頭的浮華抹滅。大師遠去再無大師是一種悲哀,我們期待在這座人文厚重、充滿正能量、讓人血液沸騰的城池中,依託自身的優勢,以一種大格局的發展再次衍生出"許巍“這般現象級的精神符號。我們更期待古城西安在新一輪的前進浪潮中王者歸來!

西安為什麼沒有再出現第二個許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