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警惕变错体邮票,本以为捡漏价值连城,一不小心被漏捡了

邮票收藏遵循所有收藏的一条原则——物以稀为贵,而邮票这种大规模机器印刷的邮票,想要获得珍稀邮票品种只有2个途径——一个是找寻早年间的珍贵品种,一个是在常规品种里找寻错体和变异邮票。当然,也不排除一轮猴票这种特殊情况的发生。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不作为本次讨论对象。

一定要警惕变错体邮票,本以为捡漏价值连城,一不小心被漏捡了

早期珍邮自然珍贵无比,不是我们这种平头老百姓能随便获得的,有些存世为个位数的邮票早早就存放在各位顶级收藏家的保险柜或者博物馆里,即便是有钱也未必能买到。像红色圭亚那珍邮偶尔出现在拍卖会上,也是可望不可即。

于是大部分人的目光就集中在第二种情况上——变体及错体邮票上。

一定要警惕变错体邮票,本以为捡漏价值连城,一不小心被漏捡了

一定要警惕变错体邮票,本以为捡漏价值连城,一不小心被漏捡了

而变体邮票似乎简单和有效了许多,只要出现齿孔或者颜色等印刷偏差,再加上印刷检查的稍微松懈就能获得。毕竟早期人工检查难度很大,流出的情况也很多,虽然像宫门倒这种题材也不是随便能获得的,但毕竟还有很多其它类似内容比较容易搞到,甚至有些时候一枚变体邮票流传很久才被发现有问题,因为很多细小的差别很容易被忽视。

一定要警惕变错体邮票,本以为捡漏价值连城,一不小心被漏捡了

但也有很多人过于吹毛求疵,把一些本来很正常的邮票当成所谓的变体邮票,比如我们曾经讨论过的齿孔位移。早期一些邮票因为排列过于紧密加上当时的制作精度问题,很难保证齿孔正常,虽然可以算作是位移票,但却是司空见惯的品种,却被不懂的人当成珍品供起来,实在令人可笑。

一定要警惕变错体邮票,本以为捡漏价值连城,一不小心被漏捡了

而想这种中晚期邮票图案略微偏移但却没有偏出齿孔的情况,应属于残次产品,论起来应该比正品便宜才对,却也被当成宝贝奇货可居。还以讹传讹,导致很多人上当。

一定要警惕变错体邮票,本以为捡漏价值连城,一不小心被漏捡了

除了这些,很多不法分子也看中了这一点,利用造假手段开始弄出很多所谓的“珍邮”来,内容也是层出不穷。这方面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变体邮票都记录在案,所以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一颗平常心态,碰上这类变体邮票,但目录又没有记载的,或者是原本非常昂贵的邮票却便宜的令人难以置信,那一定要慎重再慎重,避免吃亏上当。

一定要警惕变错体邮票,本以为捡漏价值连城,一不小心被漏捡了

另外还有些颜色偏差,除了真的是变异外,还有可能是被化学污染或者阳光暴晒产生的,有的只是因为印量太大导致精度偏差而已,属于正常现象。我们应在了解邮票背景的前提下一一甄别才对,千万别被忽悠了。

一定要警惕变错体邮票,本以为捡漏价值连城,一不小心被漏捡了

这个时候如果鲁莽行事,往往不是在捡漏,而是被捡了。

一定要警惕变错体邮票,本以为捡漏价值连城,一不小心被漏捡了

例如像这种齿孔偏移的邮票,看似美好,但实际往往是造假的,有的是利用无齿邮票造假齿孔,有些干脆就是仿制后造假。

一定要警惕变错体邮票,本以为捡漏价值连城,一不小心被漏捡了

像这种齿孔位移同时颜色缺少的双重变体邮票,一样也要谨慎。虽然不排除珍邮的存在,很有可能是人为增加的一种变体,例如颜色缺少很容易利用化学试剂做到,而双重变体价格自然要在单一变体价格之上。

一定要警惕变错体邮票,本以为捡漏价值连城,一不小心被漏捡了

而上面这种情况就要小心了,这枚美国发行的红十字邮票缺少了红十字印刷,而目录是有记载的,价格高达4万美金,但出售者却说只要35美元就可以拥有,甚至表示,如果多付钱,他还有不少副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