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者为何要赞美多姑娘?

《红楼梦》作者为何要赞美多姑娘?

《红楼梦》里的多姑娘是一个不太好的角色。她是在第21回出场的:

不想荣国府内有一个极不成器破烂酒头厨子,名叫多官,人见他懦弱无能,都唤他作“多浑虫”。因他自小父母替他在外娶了一个媳妇,今年方二十来往年纪,生得有几分人才,见者无不羡爱。他生性轻浮,最喜拈花惹草,多浑虫又不理论,只是有酒有肉有钱,便诸事不管了,所以荣宁二府之人都得入手。因这个媳妇美貌异常,轻浮无比,众人都呼他作“多姑娘儿”【庚辰本眉批:此段系书中情之瘕疵,写为阿凤生日泼醋回及“夭风流”宝玉悄看晴雯回作引,伏线千里外之笔也。丁亥夏。畸笏。】从畸笏叟的眉批可知,晴雯后来住在多浑虫和多姑娘家。

我们来看第77 回与批语对应的文字:

这晴雯进来时,也不记得家乡父母。只知有个姑舅哥哥,专能庖宰,也沦落在外,故又求了赖家的收买进来吃工食。赖家的见晴雯虽到贾母跟前,千伶百俐,嘴尖性大,却倒还不忘旧,【庚辰本夹批:只此一句便是晴雯正传。可知晴雯为聪明风流所害也。】故又将他姑舅哥哥收买进来,把家里一个女孩子配了他。成了房后,谁知他姑舅哥哥一朝身安泰,就忘却当年流落时,任意吃死酒,家小也不顾。偏又娶了个多情美色之妻,见他不顾身命,不知风月,一味死吃酒,便不免有蒹葭倚玉之叹,红颜寂寞之悲。又见他器量宽宏,并无嫉衾妒枕之意,这媳妇遂恣情纵欲,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若问他夫妻姓甚名谁,便是上回贾琏所接见的多浑虫灯姑娘儿的便是了。目今晴雯只有这一门亲戚,所以出来就在他家。

这两段文字明显有差别,尤其是多姑娘成了灯姑娘。一般认为,不是抄写之误,就是后面增删者之误,灯姑娘应该就是多姑娘。如果是作者有意为之,那就要注意了——据吴雪松先生发现,作者往往故意设置明显的“破绽”,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及深思。此处有何深意,后文再谈。

多姑娘很像是妓女的角色,可是她的表现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请看第77回的描写:

《红楼梦》作者为何要赞美多姑娘?

一语未了,只见他嫂子笑嘻嘻掀帘进来,道:“好呀,你两个的话,我已都听见了。”又向宝玉道:“你一个作主子的,跑到下人房里作什么?看我年轻又俊,敢是来调戏我么?”宝玉听说,吓的忙陪笑央道:“好姐姐,快别大声。他伏侍我一场,我私自来瞧瞧他。”灯姑娘便一手拉了宝玉进里间来,笑道:“你不叫嚷也容易,只是依我一件事。”说着,便坐在炕沿上,却紧紧的将宝玉搂入怀中。宝玉如何见过这个,心内早突突的跳起来了,急的满面红涨,又羞又怕,只说:“好姐姐,别闹。”灯姑娘乜斜醉眼,笑道:“呸!

成日家听见你风月场中惯作工夫的,怎么今日就反讪起来。”宝玉红了脸,笑道:“姐姐放手,有话咱们好说。外头有老妈妈,听见什么意思。”灯姑娘笑道:“我早进来了,却叫婆子去园门等着呢。我等什么似的,今儿等着了你。虽然闻名,不如见面,空长了一个好模样儿,竟是没药信的炮仗,只好装幌子罢了,倒比我还发讪怕羞。可知人的嘴一概听不得的。就比如方才我们姑娘下来,我也料定你们素日偷鸡盗狗的。我进来一会在窗下细听,屋内只你二人,若有偷鸡盗狗的事,岂有不谈及于此,谁知你两个竟还是各不相扰。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

如今我反后悔错怪了你们。既然如此,你但放心。以后你只管来,我也不罗唣你。

这段文字一方面证明了宝玉与晴雯的清白,另一方面,作为十分滥情的多姑娘(灯姑娘),不但放过了粉妆玉琢的贾宝玉,而且对他和晴雯的清白大大夸赞了一番,显得非常仗义!在此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妓女”,为什么要描写曾经失去羞耻心之人还具有好的一面?就像书中描写没有社会秩序观念的倪二也有侠义之心,联系到如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流寇”,是不是也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也懂民族大义呢?用道学家的眼光是无法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的。初看红楼人物个个缺点一大把,没有几个没有缺点的。作者是刻意让读者去琢磨,看能不能擦去锈迹,发现光彩。

我们知道,作者一再提醒读者要看此书的反面,不要被表面现象蒙蔽了去。现在有人就解析出,贾琏看起来很好色,可却是个敢于担当,有正义感,就像王熙凤主内一样他也是主外的一把好手。他不愿像贾赦、贾雨村那样为了古扇谋财害命。是他们夫妻俩勉力支撑着贾家,他们一倒,贾府就“忽喇喇似大厦倾”了。这是否隐喻了明朝晚期,某些忠臣良将企图挽救危亡的壮举?

《红楼梦》作者为何要赞美多姑娘?

再看尤二姐、尤三姐,虽然不幸蒙尘,但面对死亡都很刚烈,一个吞金一个自刎。鲍二家的见事已败露,随即上吊而亡。这些不能不令人联想到明末清初那些刚烈的风尘女子,如“秦淮八艳”中的才女,奔走抗清、毅然投水被救的柳如是;痛斥侯方域仕清,血染桃花扇的李香君;即使是不由自主的陈圆圆,在得知吴三桂反清失败的消息,也自沉于莲花池。如果往前追溯,还有妓女出身、击鼓抗金兵的梁红玉,而《红楼梦》中小红的原名就叫“红玉”。第26回畸笏叟眉批说:“‘嶽神庙’回有红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说明80回后小红有出色的表现,失去这一回的故事很可惜,使得畸笏叟连连叹息。这林红玉是不是又一个梁红玉?而林四娘抗击流寇的故事恰恰就是为了给小红的后文作引。(笔者注:主流红学认为的“狱神庙”其实是嶽神庙,又叫东岳庙、天齐庙)

林黛玉在《五美吟》中写诗赞颂了五位女子,分别是西施、虞姬、王昭君、绿珠、红拂。西施为国献身,虞姬为了不连累项羽而自刎,王昭君为国和亲远走他乡,绿珠为报答石崇跳楼而死,红拂辅佐李靖助李世民建功立业。她们都有“美而艳”的色相又出类拔萃,并且出身卑微。就说人们较生疏的绿珠、红拂,她们都是婢女、侍妾出身。林黛玉的《五美吟》中为什么是这五位女子?这正是作者在第一回中说的:“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作者强调的正是“使闺阁昭传”!一本《红楼梦》,虽然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然而要真正读懂作者的深意,如果不细细琢磨还真不行。

我们有必要吃透第一回的作者自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洞悉作者“一喉而二歌”的写作手法,才能读懂书中的妙处,渐入佳境。

————————————————————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