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圖案的最早火車票居然拍賣750萬,要知道買的時候還不到10元


1876年,中國大地上出現第一條營業性鐵路——吳淞鐵路,之後鐵路飛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各種鐵路車票。

18萬的老火車票 據媒體報道,2007年,一張1983年從昆明—上海車票面值15元的火車票,被一位香港的收藏家以18萬的高價入手。這是迄今為止,民間火車票收藏中價格最高的。

清·龍馬圖郵票,1888年,由清朝在臺灣的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委託下印製。

如果上圖比較陌生的話,電視劇中的形象你應該比較熟悉 : 這套清代龍馬圖郵票發行後,並沒有做郵票用途使用。反而在後來被改作火車票使用,不同的鐵路公司加蓋不同的公司標誌。 就成為了——中國“最早的火車票”。

圖為拍賣出750多萬人民幣的清代龍馬圖郵票,中間就是加蓋了公司印章,被當作火車票使用。

“錯”票 任何普通的玩意兒一旦出現錯點, 往往立馬身價十倍, 郵票是這樣! 圖為 新鄉東—北京西 的錯票

圖為 鄭州—商丘 的錯票

特殊時期的火車票 各個時期的車票均有其鮮明的時代烙印,如1966年—1976年,當時的車票大多印有“最高指示”或“工農兵”形象, 目前已存世不多,成為珍品。 圖為1966年和1969年車票

特色車票 圖為部分《清明上河圖》站臺票

紀念火車票 圖為加蓋了鐵道部紀念章的青藏鐵路首日車票

圖為紀念週恩來誕辰100週年,發行的鐵路購票磁卡

奇葩火車站車票 史上最牛火車票:“東方紅-太陽昇”; 最有感火車票:從鶯歌到燕舞的火車票,“鶯歌”、“燕舞”都是站名; 第一穿越票:“大慶-宋”,大慶,宋均為火車站名。

集火車票有時候是一種淘金的愛好,收集的火車票能賣出上千上萬的價格自然開心、有成就感! 不知道到親們是不是也喜歡集火車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