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高材生拉黑父母:不能與父母和解,怎麼辦?

留美高材生拉黑父母:不能與父母和解,怎麼辦?

一、家庭關係決裂

前些天我看了一則新聞,相信大家也有聽說,留美高材生王猛拉黑父母,與父母決裂的事情。

他是一位來自四川的高材生,從小成績數一數二,四川一個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專業之一的生物專業錄取,本科後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

卻12年未回家過春節,不是因為忙,而是因為他要與父母決裂,已經拉黑父母6年。

很多人覺得奇怪,培養出一個這樣優秀的孩子,家庭教育一定是功不可沒的,我們常常見到頒獎臺上,獲獎人發表感言的時候,首先都要感謝自己的父母,因為沒有父母的付出和支持,就沒有自己的今天。

可是為什麼,王猛不僅不念及父母的培養,反而對他們充滿了怨恨呢? 這個家庭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在一個父母受過良好教育、孩子從小成績優秀、看起來很完美的家庭裡,親子關係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問題呢?

留美高材生拉黑父母:不能與父母和解,怎麼辦?

二、萬言書

王猛給了我們答案。他寫下一封萬字書信,裡面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與父母之間的種種矛盾。

這封15000餘字的長信,記錄他從小到大與父母間的種種經歷,裡面充滿了對父母的控訴。

總結了一下他對父母的不滿,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1、父母對他的愛是控制型的

在信裡描述的關於王猛父母的細節有:

●從小父母把他當女生養,抗議卻無效。

●學校舉辦活動要求穿短褲,父母卻逼迫他穿長褲。

●說好的畢業旅行,卻始終是「炫耀孩子成就的宣講會」。

●嚴格管控他的日常生活,甚至讓大姨私下聯繫他的同學打探其消息。

2、他說自己是情感的孤兒:

向父母求助從未得到支持

在他看來,父母並沒有關心自己的成長環境和心理健康,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數次“救助”都沒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

小學時,因為不會剝雞蛋,他遭到同學的取笑,後來傳到家裡親戚耳裡,遭到了親戚多次的取笑。

父母卻視若無睹,從來沒有站在他的那一邊。

3、父母經常對他使用語言暴力

王猛在初中時代,遭遇了同桌的霸凌,提出希望換個同桌。換來的卻是父親的辱罵:“同桌有什麼影響?”“你憑什麼要求學校優待你?就憑你成績好?”

王猛多次發出求助般的抗議,甚至拿回了“應激障礙症診斷證書”,父母卻說都是因為他心胸太狹窄。

4、單純環境限制了社交能力

“我母親一直傾向於把我關在家裡,喜歡按自己的喜好包辦事情。”

高中畢業前,所有的社交圈子幾乎都在生活的大院裡,“朋友,都是父母認識、瞭解或者聽過的”。

甚至到北京去上大學,到美國去讀研究生,父母也是想盡辦法託親戚朋友,打探、掌控王猛的情況。

從王猛的信裡,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在整個成長的過程中,受了很多的委屈,而父母毫無邊界感,一次又一次地傷害孩子。

留美高材生拉黑父母:不能與父母和解,怎麼辦?

三、有毒的愛

很少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如何正確地去愛,卻不是每個父母都懂。

從心理諮詢師的經驗來看,痛苦的原生家庭,之所以讓孩子那麼受傷,主要是因為愛的凍結。

愛是家庭關係的潤滑劑,是家庭保持活力的源泉,當它不能流動的時候,家庭關係就會緊張。

無論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是否科學,只要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愛,並且能回報愛,這個家庭的親子關係都不太會偏離正確的軌道。

就像有的家庭,父母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不懂得教養方法,但是出於愛,給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自由,所以他們的家庭關係也是其樂融融的。

相反,如果家長不會表達愛,甚至給的愛“有毒”,則會給孩子帶去難以磨滅的傷害。

留美高材生拉黑父母:不能與父母和解,怎麼辦?

那些“有毒的愛”,主要表現有四種:

1、將愛和控制捆綁起來

父母認為愛就是包辦孩子的一生,“都是為你好”,你照做就行了。

就像王猛說,父母對他的控制,無孔不入,給他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

2、“我愛你才要求你變得更好”

這類父母,對孩子的愛的表現是要求完美,“高標準”、“嚴要求”

孩子無論做得多好,父母都不滿意。以至於很多孩子缺乏自信,成年後人格、性格和親密關係上容易出現問題。

3、“我掙錢都是為了你”

父母認為給孩子提供物質條件是第一位的。常見於父母角色缺失的家庭,父母工作忙經常不在家,甚至有些孩子還是留守兒童。

一方面孩子長期與父母疏離,另一方面他們會覺得,爸媽掙錢、離開家都是為了自己,要是沒有自己,父母也不會那麼忙。

他們在缺乏安全感、缺愛的同時,又揹負了愧疚感,自然不會表達自己的愛和需要。

4、“你愛媽媽?那證明給我看”

父母本身缺乏愛的能力,不知道怎樣表達和給予愛,又害怕失去愛,需要孩子不斷用行為表達對自己的愛,以確認自己在孩子心裡的重要性。那些“媽寶男”的母親,往往是這樣的情況。

被這些“有毒的愛”滋養長大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也無法回饋給父母愛,親子關係擰巴。

他們很痛苦,內心拒絕父母,卻又依賴父母,還夾雜著愧疚等等矛盾的心理。

他們長大能獨立之後,能想到的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遠離父母

,可是,他們內心的撕扯還在,並沒有放下過去,甚至依然沿襲著過去的家庭模式生活。

那麼,無論他們現在與父母關係如何,即使已經與父母決裂,但只要自己內心的衝突存在,就沒有解決過去的問題,其實還是活在原生家庭的陰影裡。

留美高材生拉黑父母:不能與父母和解,怎麼辦?

四、需要和解的關係

過去很多實驗,從生物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證實,人很難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這誠然是事實,但對原生家庭理論一知半解的人,很容易糾結於過往,他們意識到,自己現在的種種問題,是因為和童年及成長中的一系列負面經歷。

例如,這位留美的高材生,把自己人生中的失敗,全部歸結於父母。

我想說,這也是一種甩鍋。

父母一定是有錯,但如果全部歸罪於他們,就是在說:我沒有錯,不解決問題。

我們需要把關注點放到自己身上來,而不是糾結於對錯和追責,才能終結原生家庭的問題。

那到底該怎樣做,才能擺脫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呢?

首先,需要了解自我需求以及正常的家庭模式是怎樣的。

這是一個自我探索和向外學習的過程。

牛津大學Brain Little博士,一位國際知名的人格和動機心理學領域的學者,說:

每個人生下來,就有三個自我:

第一個,是父母基因決定的自我;

第二個,是環境文化影響下的自我;

第三個,是由我們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標,和自我價值定位的自我。

而第三個自我,才是最重要,完全屬於自己內心深處的本我。

找到本我,對於一個出生在擰巴的原生家庭裡的孩子來說,可能是困難的。但人在成長,環境是會變化的,從家庭到學校,再到社會,人的視野越來越開闊,在這個過程中,人會逐漸剝離出原生家庭,切換不同角色,以應對不同身份。

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是體會自己的感受,明白自己需要什麼,該如何彌補過去的缺失。

我們通過了解外面的世界,與不同的人接觸,學習別人和別人家的相處模式。

關係,是互動的,可以變化的。

我們通過了解自我和向外學習,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模式,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也會相應地改變。

有好的改變,家庭關係才會良性發展。

其次,不期望改變父母,在對他們表達理解和尊重的同時,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王猛覺得在家裡受到父母種種控制,而父母卻一再強調,“孩子的問題出在後面”,他們認為,王猛之所以要和他們決裂,是因為後來外出求學思想上出了問題。

父母對待子女的方法不得當,傷害了孩子,而他們中的很多人,因為認知的侷限性,並不自知,且無論孩子如何表述,他們都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這是擰巴的親子關係無解的地方。

這時候,就沒有必要一定爭論誰對誰錯了,因為家長和孩子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爭論只會徒增新的怨恨,不解決問題。

孩子要做的,是表達對家人的理解,但堅持自己的立場和邊界。

我能理解你們,但我可以表達我的不滿,可以拒絕。

最後,我們要做好自己的安撫工作。

有人為了擺脫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外出求學、打工,甚至移民,看似是一種逃離和成長,其實是假象。

只要他的內心還有怨恨,就會一直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生活,甚至延續到下一代。

因為情緒就是這樣,越抗拒,越持續。

能擺脫負面影響的辦法,恰恰是帶著傷痛繼續生活,好好生活,不抗拒它,不強迫自己忘了它。

學會照顧自己、安撫自己。用我們希望的家庭相處方式,與自己相處,善待自己的情緒。

父母不曾肯定我,

我可以肯定自己;

父母不懂對我表達愛,

我可以溫暖自己;

父母要求我事事順從,

而現在,我可以自己做主。

自我分化,可能會很難,但我們要允許自己失敗,重新再來。

慢慢地,我們再次想起那些傷痛時,可能已經沒有那麼痛。這時候,我們已經做到了與父母和解。

今天我們聊的主人公王猛,他其實也在積極地自我救贖:他自認為性格弱點太多,赴美讀研學的是心理學,他期望通過專業的學習,“能搞清楚自己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當他搞清楚了那些問題,可能與父母的關係又會有改變。

與父母和解,其實是在內心,與自己的和解。

而和解,並不只有原諒或者包容父母一條路。

原諒只屬於強者。

當一個人能夠自食其力,不依賴父母,當一個人有了強大的內心,可以抗拒他人的傷害,並且有同理心,能夠了解父母只是普通人,才有可能談原諒。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的確是一種難以磨滅的陰影,但有陰影的地方,一定就有陽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