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5分的生活進擊到95分,需要付出什麼?

從85分的生活進擊到95分,需要付出什麼?

01

如果現在,你去問任何一個剛畢業掙扎在水泥森林裡的畢業生,十年後,你想要過上怎樣的生活,他們大多數會給你描述一個一如高級轎車廣告中呈現的那些畫面:

擁有自己的住所,開著不錯的轎車,生活在和諧中的家庭,有兩個漂亮可愛的孩子最好是一兒一女,外加一條品種純正的大狗。

有人管他們叫中產階級。

曾經有人問:中國有中產階級嗎?

從收入來劃分,還真有。據智聯招聘發佈的2017中國新銳中產調查報告指出:

按照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制定的標準,中國中產階級是指那些年收入在1.35萬~5.39萬美元(約合9萬~36萬元人民幣)之間的人;

按照《福布斯》雜誌的定義,中國中產家庭,年收入應該在1萬-6萬美元之間;

而國家統計局則將中產階級定義為年收入在7250~62500美元(約合5萬~42萬元人民幣)之間。

很多朋友這才發現,一不留神,自己居然“被中產了”。

02

之所以說明是“被中產”,是因為,沒有幾個達到這種收入的人敢說自己是中產。在他們心中,也許承認自己貌似是擁有了中產的收入,高級轎車廣告的畫面確實也一項一項打了勾,可有一樣東西並沒有如預想中同步到來:幸福感。

被誤解的中產,絕不僅僅只是收入方面。智聯招聘CEO郭盛就曾直言,通常我們對中產都有或多或少的幻覺,比如奔馳寶馬學區房,自由光鮮不坐班,小有所成加一身潮牌名牌國際範。但這些曬出來的生活卻和他們的內心並不一致,外表的光鮮不過是在掩蓋內心的滄桑。

比起收入劃分標準,“被中產者”也許更傾向於十年前,日本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對中產階級提了三個問題:

第一,房貸是否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壓力?

第二,你是否不敢結婚,或不打算生兒育女?

第三,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是否讓你憂心忡忡?

大前研一認為,如果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有任何一個為“是”,你就不算中產階級。

收入很實在,焦慮更深刻。是中產的最大特色。我們有理由認為,新銳中產是一個矛盾鮮明的群體,即“對現狀的清晰認識+對未來的無限迷惘”。不菲的收入與體面的工作給中產帶來片刻的欣慰,但不安與焦慮才是中產光鮮外表下最戳心的痛點。

我隨機採訪了幾個看起來貌似很中產的朋友。

“我感覺我們一家永遠活在焦慮之中。因為就想紅皇后說的那樣:我們已經全力奔跑,好像才能留在原地。我在目前公司收入確實很穩定,但是眼見著同事們一個一個出去創業了,就在想自己是不是快要跟不上時代了。”——高級白領Miranda

“鄰居搬到別墅去住了,這件事給了我太太很大的打擊,因為感覺自己的生活永遠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隔壁老王

“我總想著現在的生活如果是85分,我的孩子肯定不能比我差吧”——最近忙於在給孩子找學區房還是糾結把十三歲女兒送出國的Miss Lee

智聯招聘CEO郭盛分享過一組數據,中產階層焦慮人群佔到了95%,而焦慮的來源不僅來自於對過去虛度時光的悔意,對現在的不滿,更多的是對明天的焦慮。

如果年收入50萬依然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這個世界還會好嗎?“感覺身體被掏空”,已經不是一句玩笑話。外表光鮮亮麗,睡眠質量差,規律的性生活不能保證,房價和子女教育都成了巨大的壓力——這都是中產,這件華美袍子上的人生蝨子。

如果這樣的生活,還只能打到85分,那麼要不要榨乾自己,再爬到95分去?

03

從85分到95分,我們需要付出什麼?

首先明確這十分之差終究來自哪裡。前半生,我們大多數人的85分,都是靠物質和不斷的社會價值感來獲得的。體面的工作,得體的收入,讓我們誤以為,當我們想要獲得95分的生活的時候,我們也繼續用以前的方法,不斷得努力工作,拼命的壓榨時間,就可以。

可是,當壓榨掉自己的健康,時間,很多“中產”發現,想象中的那10分,並沒有如期到來。

這時候他們發現,從85分走到95分,這10分已經不在是一種技術問題,而是取決於中產階級必須清晰確立一種後半生的信仰:這10分,也許不靠物質來補缺,而是靠精神滿足。

海外的年輕人有“青春大好,就應該享受生活”的快樂臉,而中國新中產階級有張“必須努力學習,不然就跟不上時代”的奮鬥臉。他們幾乎用生命在賺錢,錢卻永遠不夠用。這些被定義成中產階級的年輕人始終在害怕一件事情——跌出現在所在的階層。

1.打造核心競爭力。能力聚焦,找到最能代表職業辨識度的才能,30%才幹+70%通用技能,瞭解到並付諸行動,拓寬上升通道;

2.主動的學習力,而不是滿足於碎片知識的餵養。長期不動腦的餵養,會思想貧瘠,營養不良。

3.通過財務管理,緩解時代焦慮。真正能夠玩轉財富的人,都是情緒智力超高的人。

4.你的時間值錢嗎?你是在創造還是在浪費價值?30歲的年齡60歲的頸椎,別做只感動了自己的“過勞模”。

5.發現自我價值,拓寬內心通道,不單一地定義人生幸福力,而是去尋找想做什麼就去做的執行動力,直麵人生的難。

04

這個社會給中產貼了很多標籤,很多人便對號入座進入了這樣的軌道。智聯招聘CEO郭盛認為,人是多樣化的,社會也是多樣化的,你要追求的是個性,而不是那些所謂的標籤。

一如在“幸福學”上,有一個8000美金定律。年收入超過8000美金後,一個人的幸福感與金錢增長的關係就會減弱。有些人開始隱隱感覺到,85分到95分的生活,有可能並不來源找自己更多地索取,反而有可能來自自己的放下。

所以你要追求價值,追求自己的長遠價值,對於中產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革新自己。在十字路口的中國社會,“你可以成為貴族,也可以平民,這條路是你自己找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