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制度與流程

企業管理制度與流程

在對流程的設計和再造過程中,很多工作人員可能不理解公司為何花如此大的力氣去把通俗易懂用文字表述的管理制度變成流程設計圖?也不免困惑為什麼會有制度管理和流程管理兩種方式,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企業在運用流程管理時如何處理二者的關係呢? 下面我來簡單的談一下自己對企業管理制度與流程的理解。

運用流程管理的方法去改善企業管理制度,首先要弄清流程和制度的關係。應該說,制度和流程,是企業兩種不同管理文化的融合。二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一、區別

(一)強調的重點不同

制度往往強調“做了某一事情的後果的處理方法”,其內容是一種獎懲的規定,彼此之間相對獨立;而流程則強調如何將輸入有效地轉化為輸出,強調“如何去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形象地說流程管理與制度管理,流程就像河流,流程管理就像河道梳理,而制度就是鞏固河道的堤壩。

(二)管理思想的不同

不同的企業適用於不同的管理模式,採用“制度導向”的管理還是“流程導向”的管理,取決於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與管理方式。“制度導向”是採取“以堵治水”的辦法,簡單的說就是“假如你犯錯誤了,就按制度進行處罰”。“流程導向”更多的是一種“以導治水”,特點是以完成工作步驟、順序為核心,結合組織結構、人員素質及其他資源,站在公司的角度,來設定流程。業務流程是企業管理原則的很好載體,提倡以“對崗位職責盡本分”、“對上下游積極信任”的態度來有效運作。

(三)局部觀念與全局觀念的不同

從“流程”的定義中可以瞭解到“流程導向”是為實現某項功能的一個系統,系統可大可小,整個企業是一個系統,根據不同的分類原則內部又可以分為若干個獨立系統,各系統之間都會通過各流程系統之間的接口建立起緊密聯繫,最終織成一個涵蓋全局的網絡系統。而“制度導向”更多的是針對局部出現執行力問題而採取的獎懲措施,包括對執行人主觀態度以及客觀過失造成損失的處理。

(四)思維定勢的不同

不同的管理文化導向表現不同的管理模式,“制度導向”的管理模式,管理者考慮的是“是不是某個方面該制定個制度?”而“流程導向”的管理模式,管理者更多的會從流程實際使用優化的角度出發,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使流程標準更優化”上,通過流程的優化來改善員工的行動,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二、聯繫

儘管制度與流程在理念和思路上有根本性的差異,但二者又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側面,相互之間又有密切的聯繫:

(一)制度是流程得以執行的保證。制度是因流程而存在的,通過制度的執行來推動流程的執行;流程是建立在對功能團隊信任的基礎上而設計的,對於因個體原因而影響流程功能實現的現象,只有通過制度進行約束,才能得以制止,進而建立流程的威信。

(二)制度的激勵作用可以促使流程改善。過去制度更多的是“處罰”的代名詞,實際上,制度中的獎勵要比懲罰更容易起作用。而且激勵因素往往會促使大家更多的主動關注流程,從而使流程得到優化。

(三)制度和流程需要工作思路和企業文化的共同融合。管理者要把流程管理應用到管理制度中。而流程管理與制度管理的融合,不僅僅需要用流程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去理順企業的管理流程,更重要的是要在企業中形成“持續改進”的流程管理文化。

綜上,制度和流程是規範企業管理的“雙刃劍”。在弄清了二者的關係與區別後,要不斷更新管理理念,把這兩種不同的管理文化有機地融合到一起,正確地設計科學合理的流程,用以規範配套的制度作保證,會使企業的管理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