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话:上底儿袜子

这是一段辛酸的往事,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人们穿的都还是棉线袜子,过冬的袜子较厚,但弹性差,不如尼龙袜子效果好。苦涩的年代,可不是人人都有好几双袜子的,夏天赤巴脚儿不穿袜子也能过,可冬天严寒没袜子是不行的,是要冻脚的。

一般家庭的袜子都是穿好多年,底部磨烂的袜子,母亲或奶奶会做一双薄鞋垫缝在袜子上继续保暖,只要袜筒不烂能穿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更有厉害的奶奶,从会上买回新袜子直接上底儿,如果是给孙子做还会絮点棉花保暖。

现在的孩子们可能会担心,那么厚的袜子怎么穿进棉鞋里?其实不用操心,家家孩子的鞋都大两号,为的就是多穿几年,如果鞋不烂,还会给弟弟穿。

洛阳城乡的母亲们都会做鞋,若有料每年都穿新鞋也是没有问题的,可惜的是,鞋里鞋面儿不是还得花钱吗,家家都得先考虑吃饱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