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選集》:跨越時空 常讀常新

《毛泽东选集》:跨越时空 常读常新

“黨委書記要善於當‘班長’”“要把問題擺到桌面上來”“注意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學習毛澤東同志《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明確要求各級黨委(黨組)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重溫這篇著作。此後,各地各部門黨委(黨組)領導班子紛紛展開學習,從這篇跨越時空的文章中找尋提高黨委領導能力和工作水平的經驗啟迪。

《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出自《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它是毛澤東同志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所作結論的一部分。一篇誕生於68年前的文章,在今天仍然具有值得各級黨組織重溫的現實意義,彰顯了《毛澤東選集》中經典篇章的頑強生命力和時代價值。作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載體和集中展現,《毛澤東選集》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成果和光輝篇章。毫無疑問,它是20世紀對中國影響最深遠的書籍之一。

經典之所以不朽,是因為它生長在讀者的心頭。由於歷史原因,閱讀《毛澤東選集》在一個時期是中國人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它不僅是一部政治著作,還是一部哲學著作、歷史著作甚至文學著作。《毛澤東選集》中很多篇目充滿哲思和智慧,常讀常新。例如,《實踐論》和《矛盾論》這兩篇毛澤東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對中國革命歷史經驗的哲學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論持久戰》運用唯物辯證法,系統分析了當時國際國內經濟、政治、軍事形勢,確定了我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戰略總方針,是戰略思維的典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全面考察了中國的歷史、現狀和基本國情,系統闡明瞭中國革命的一系列根本問題,深刻論述了中國獨特的革命道路以及我們黨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和使命。這些金句典章都曾廣為流傳,引人思考。

從更深層次來看,《毛澤東選集》作為革命領袖的著作選集,不僅是一個人的智慧,更是一個時期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它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付出了巨大犧牲和代價換來的,其中反映的規律性總結具有重要的經驗價值和參考意義。正因如此,這部著作不僅在歷史上曾產生巨大影響,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對黨政公職人員有閱讀價值,也吸引了學者、軍人、企業家等各領域的忠實讀者;不僅對中國人有吸引力,也在海外擁有很多“粉絲”。

光陰流轉,《毛澤東選集》誕生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環境雖然遠去,但其中蘊藏的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仍具有重要現實價值。正如要求各級黨組織重溫《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就是要促進各級黨組織加強科學工作方法學習,提高攻堅克難、化解矛盾、駕馭複雜局面的領導能力和水平,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新時代人們讀《毛澤東選集》,首先要把思想方法搞對頭,要深刻領會著作中的科學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牢固樹立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力求從中找到研判形勢、推進工作、指導實踐的理論涵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這部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讀懂、讀活、讀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