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年少捉雲雀

雲雀,又叫魚鱗燕兒,沙百靈,老家還叫窩佬兒,記得那是年少時,家鄉的沙土崗上,到處是雲雀,每次去,老遠就能聽到其在天上或土堆上可著勁的叫,然而此時的心中,不免會興奮至極,咚咚的那個跳。

記得年少捉雲雀

春季來臨,正是雲雀的繁殖季節,老家的沙土崗子,有上百畝地的樣子,我和幾個小夥伴,趕上禮拜天不上學的日子,每次去都不會落空,因為地處荒涼,莊稼也因為乾旱澆不上水而半死不活,所以人們極少去的地方,就成了鳥的天堂。

每次到了那裡,先不急的尋找,要先看天上不斷鳴叫的大鳥,一定要有耐心啊!自當是欣賞大自然美麗風景,約半小時,如果它不累也許一個小時,它會“勁兒----”一聲,俯衝下來,這時要看你的眼力勁兒了,二三百米內必須看得清它落腳的地方,對了,現在有望遠鏡了,可以試試。

注意,它落下的地方絕對不是鳥巢的,它會偷偷的毫無聲息的溜達百十米也許會更遠些,有些難度啊,不,應該是極有難度的!因為雲雀的毛色是土一樣的保護顏色。你會隱隱約約的看見它不動了,或者消失了(不是看花眼的那種),這地方就是它的巢穴所在,你就在這一彎兒找吧,耐心些,再耐心些,別急,慢慢來,呵呵,心裡已經開始激動的咚咚跳了。

唉!突然發現一隻鳥受傷了,在地上撲撲楞楞的翻跟斗,翅膀拍打著地面,不會飛了,站住!站住!唉——,我說你呢!不是說鳥,此時的你千萬千萬要沉住氣,那是雲雀父母慣用的“調虎離山計”,你一追,就永遠找不到窩了,看看腳下吧,鳥巢應該就在你腳下了。

記得年少捉雲雀

如果,此時窩裡是鳥蛋,你千萬莫破壞現場,要看好標記或做記號,過幾天再來,如果已是長出扁毛的小鳥,就可以撿回家了,這就是我的獨門找臥佬(雲雀)的辦法,不知道找百靈是不是已是這樣,諸位多交流,獻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