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行動於萬事之先?《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為什麼我們要行動於萬事之先?《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三章

這段話的意思是:遵道而行的人做事重在預防,防患於未然。防微杜漸,使不詳的事情消弭於無形;明察秋毫,使困難消失在萌芽狀態;提前預測,做好防範,將災害扼殺在搖籃裡!面對他人對自己的怨恨,我們要通過點點滴滴的積累,積小為大,聚少為多,逐漸使自己的德行變得越來越寬厚,從而使他人的怨恨逐漸消失。從簡單容易處入手逐步克服困難,從細小末微處著手逐步做成大事;一切的難事必定都是由簡易的事逐步發展而來,一切的大事必定都是由細小的事逐漸積累而成。將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將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因此,聖人不自詡偉大,反而能夠成就自己的偉大。輕易地許下的承諾往往很少能夠兌現,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反而會遭遇很多的困難。因此聖人總是將事情看得稍困難些,做到有備無患,故而不會碰到困難,事情進展得很順利。

為什麼我們要行動於萬事之先?《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三章

這段話蘊含著很大的智慧:防患於未然、積小為大、不輕易許諾。

為什麼我們要行動於萬事之先?《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三章

防患於未然。教導我們,明察秋毫之末,明辯吉凶,趨利避害,行動於萬事之先,將兇害消失在萌芽狀態。豪華宮殿,焚於星火;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教導我們要擁有那一雙善於發現“星火”和“蟻穴”的眼睛。行事有預見性,做到有備無患,善於防微杜漸,使不詳的事情消弭於無形。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為什麼我們要行動於萬事之先?《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三章

積小為大。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滴水匯成海;粒米聚成山;高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大;大海不拒小流,故能就其深;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由此自然可以延伸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實際上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工匠精神。踏踏實實,夯實基礎,於細微之處展現價值。中國夢,又何嘗不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夢想呢?

為什麼我們要行動於萬事之先?《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三章

不輕易許諾。老子曰: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太容易得到的承諾,往往不會實現。事非宜,勿輕諾,夠輕諾,進退錯。言必信,行必果,針對的必將是符合“道”的事情!

為什麼我們要行動於萬事之先?《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三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