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戀愛套路,我都很少外傳……

白馬時光圖書

關注

為什麼別人的戀愛

都可以順風順水

而我的戀愛

卻險象叢生

可能因為

你從未真的練愛過

这些恋爱套路,我都很少外传……
这些恋爱套路,我都很少外传……
这些恋爱套路,我都很少外传……

爸媽的練愛套路簡析

今天想要分享一些乾貨來給大家,關於… … 談戀愛。

幾年之前戀愛對我來說還是一個十分敏感禁忌的詞彙,因為我媽是個相當嚴厲的語文老師,我上學的時候想剪個好看的劉海兒她都不讓,還美其名曰注重外表會耽誤學習,那時候過生日,好姐妹送的毛絨玩具都會在她的勒令下被一一退回,原因很簡單,因為她覺得那些禮物是班裡男生送的,不管我怎麼解釋她就是不信,天知道我那時候受過多少委屈。

好了,言歸正傳,步入大學之後我身邊有不少朋友都開始經歷起脫單、戀愛、異地、劈腿、被劈腿、分手、單身、談戀愛、再分手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來。

聽到的比較多的抱怨就是:為什麼我連個戀愛都談不好啊?感覺別人都談得挺容易的。

說實話一開始我也簡單地認為談戀愛就是兩個人你喜歡我我喜歡你,然後不管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黏在一起,可王子與公主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只是故事的開始,所有美好的童話都會在這一節點來一個happy ending,這是因為劇情再發展,就是八點黃金檔的家庭倫理劇了。

相愛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相處卻是需要學問與技巧的了。於是,經過我多年的仔細觀察,終於從我那憨厚可愛的爸爸和美麗傲嬌的媽媽身上摸出了些門道。

兩個人相處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難題和狀況出現,那麼如何讓一段感情擁有持久的生命力呢?

这些恋爱套路,我都很少外传……

首先,掌握說話的技巧,時常誇讚認可對方。

我媽雖然是個驕傲的小公舉,但在誇獎我爸這件事上完完全全放得下所有架子。俗話說撒嬌女人最好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比抓住胃更能抓住一個男人的,就是激發他強大的保護欲,以及責任感(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正常戀愛關係中和自己的男朋友撒嬌調節感情與見到個男的就要撒嬌的綠茶婊是有本質區別的)。而相比於用錢來表徵愛意,一句由衷的讚美和感謝同樣可以瞬間讓她臉紅心跳。

我媽媽有個非常好的習慣,就是從來不和不相干的人揭露我爸爸的不足和缺點。人無完人,戀愛中我們可能會發現對方存在一系列小毛病,只要不觸及原則性問題,還是可以接納包容的。平時在家裡,我媽兇起來可以劈頭蓋臉數落出n種我爸爸的小毛病,口才流利,言辭鑿鑿,不容辯駁(我爸一般也不敢辯駁)。但是隻要有外人在(包括家裡其他血親),就可以立馬解鎖一個炫夫狂魔出來。

“遇到像你哥哥這樣的男人真是太有福氣了。”我媽這樣跟我姑姑說。

“我可真是嫁對了人,一輩子都被捧在掌心。”我媽這樣跟我姥姥說。

“你們二姨夫真是百裡挑一,疼我疼到每一個細節裡。”我媽這樣跟我表姐說。

“他這人可真是值得託付。”我媽跟我爸朋友們說。

每當被誇獎,我爸爸都會故作出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別瞎說了,我哪有那麼好。”只有我察覺到了他嘴角不經意牽起的微笑(被自己老婆這麼誇,心裡早樂開花了吧)。

除了夸人,偶爾撒撒嬌也是非常有愛的。“老公,你做了這麼多好吃的呀~辛苦你了,不過都怪你,我最近胖了不少。”每次我媽覺得自己胖了都怪我爸爸(我爸還能怎麼辦呢,當然是寵溺地看著她啊)。有的時候我媽媽會像小女孩兒一樣坐到我爸爸腿上讓他抱著她(尤其是他吃一些醬貨弄得一手油的時候),故意擋住他看新聞的視線,討幾句甜甜的話才會去屋裡看書。(根本無視給我幼小的心靈造成的成噸傷害,嚶嚶嚶我也想這樣。)

另一方面,雖然我爸爸不太善言辭,但是也很喜歡跟我誇獎我媽。

“你媽媽年輕時候特別好看!”(我現在不好看嗎?我媽會瞪他一下。“現在更好看… … ”)

“你媽媽手可巧了,剛結婚的時候教我做飯,把我教會了就說要隱退一段時間,結果一退退了二十來年… … ”

“我那時候出差,毛衣毛褲毛襪子都是你媽媽織的,比買的洋氣多了!”

“這些年多虧了有你媽媽了。”

… …

有人跟我說和在乎的人用語言表露愛意很難為情,但其實這是一件會上癮的事情,心理學上將受到關注列為人的基本需求,被人誇獎認可,尤其是被在乎的那個人認可,會逐漸在心中生出一種自信,繼而會不斷地暗示自己:我是值得被愛的。

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互相欣賞的情侶和夫妻會越來越向著一個更好的自我邁進,過程甜蜜而滿足。

这些恋爱套路,我都很少外传……

然後,另一個十分有效的保鮮秘籍,是關於矛盾的解決方式。

年輕的時候我父母也總愛吵架,那時候我爸爸應酬太多,總是出差。他很愛喝酒,逢喝必醉,一醉了就滔滔不絕地講話,簡直比唐僧還要墨跡。

有一次吵得嚴重了,我媽媽兩天沒有理他,吃完飯就進屋去,好像我爸爸是個透明人。然後我爸爸就會暗戳戳地問我:“哎,你媽媽這是咋啦,之前不是好好的嘛,怎麼還生氣了?”(呵,怎麼生的氣你不知道嘛)

出於某種革命友誼(其實是他會給我買好吃的),每次吵架我都會給我爸做軍師,我走到屋裡,偷偷告訴我媽:“我爸說他知道錯啦~再也不這樣啦~你就跟他說話吧,你倆吵架我在家都快憋壞了。”

“讓他過來抱我!”

“哦合著您早不生氣了,在這耗著要抱抱呢啊,得嘞,這就去幫您傳您男朋友覲見。”

有的時候我爸也會跟我媽生氣(極少數),生氣了就一個人悶著,也不怎麼講話,這時候我媽就會放下所有架子去哄他,“哎呀親愛的你生我氣啦?要不你打我一下?哎呦知道你又捨不得打,剛才我做錯了,你就跟我笑一下唄~”

我一直覺得能在吵架後拉下臉來服軟是件很偉大的事,因為大多數人都很愛面子,跟自己的另一半更是墨跡得不行,結果往往是冷著冷著就真的散了。

另外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傾聽和表達,每次吵完架之後我爸媽都會坐下來談一會,我媽媽屬於心思很細膩的那種人,會把自己的感受完整地描述一遍,然後我爸爸會很認真地去傾聽,然後作出反饋,以後儘量避免,當然,如果他也覺得委屈,同樣會說出來,這樣不是矯情,我覺得反而更有利於互相瞭解彼此的情感需求。

另外,如果是比較有意思的小爭辯或者分歧,比如想買一件電器,但彼此喜歡的顏色不一樣,他們有時候還會用剪刀石頭布來解決(真是太萌了),贏的那個人會請輸的人吃飯,作為精神補償。

这些恋爱套路,我都很少外传……

最後一點,也是我覺得比較重要的一點,是找好各自角色,相互接納不同的彼此。

之前知乎有個解答獲得的贊同很多,後來在中科院上課的時候教授也有說過,如果你想了解你的另一半在感情中的潛在角色是怎樣的,不妨去他家裡吃一頓晚餐,對方父母對待彼此的態度或者對方父母的相處模式,就是對方心裡潛在的一種相處模式(特殊例子排除)。國外曾經做過一個研究,將妻子丈夫的照片同她父親的照片作對比,經過大量的案例和統計,發現女性不自覺地就會找一個外貌類似於自己父親的對象託付終生(有童年陰影的排除)。

由此證明,父母的角色模式或多或少會影響孩子的擇偶方向以及和伴侶的相處。

我家屬於我媽媽比較強勢的那種,但又不是絕對的強勢,大事她都會詢問我爸爸的意見,絕不會自己做主,小事我爸爸基本就插不上嘴了(給他買了新衣服,他抱怨貴,讓我媽自己多買,就會立馬被罵… … 嘖嘖嘖)。

真正的相處之道,不是忍痛削了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去迎合另一方,而是接納不完美的對方,瞭解不完美的自己,這就像我知道你喜歡看一些冷門的電影,雖然我真的無法欣賞它們,但我不會嘲笑你或者阻攔你繼續喜歡著這些。

真正完美的相處模式,是我們在一起,我們親密,但我們依然各自擁有著自己的完整世界,我媽現在最大的愛好就是聽喜馬拉雅上的連載小說,穿越重生之類,睡前還會幻想裡邊痴男怨女的各種戀愛場景,我爸爸從來不會對她這個愛好嗤之以鼻,總是跟我說,瞧瞧你媽,聽小說入迷了,跟個小孩兒一樣。

同樣,我爸爸生活比較單調,有時候分享給我媽的事並非那麼有趣,但在飯桌上,只要他在說,我媽都會特別認真地聽,並發表意見。

經過那麼多年的磨合,他們已經可以非常舒適地在各自的角色裡盡力去向對方表達愛意,有時候表達愛的方式不同反而也是件好事,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如何判斷一個男生是否愛你,其中有個女生答他們吵架之後男生氣不過要摔門而去,但怕她不肯吃飯,於是先去做了一碗麵,狠狠地放在她面前,還擺了雙筷子,“那天他還是摔門出去了,可’砰’的那聲門響,聽起來就像是我愛你。”那個女生說。

你看,這個世界上有萬千對不同的情侶,也有數不清的表達愛的方式,更有難以一時間做好分類的相處模式,其實,不管怎麼樣,只要這段關係中的兩個人依然相愛,同時學會了接受對方,那麼一切都不是問題。

希望說了這麼多,還算是有用的分享,最後,不要強求對方為你改變,愛是需要代價的,你收穫了幸福,必然也要承擔部分風險。

希望所有相信愛的小寶貝都能披荊斬棘,收穫愛情。

这些恋爱套路,我都很少外传……

好好談戀愛

End

12·14美國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造成包括槍手在內的28人喪生,其中20人是兒童,還造成6名成年人死亡,這是美國曆史上死傷最慘重的校園槍擊案之一。

《剩下來的孩子》是由作者以上述槍擊事件為靈感創作,一場突如其來的校園槍擊案帶走了扎克的天才哥哥,6歲純真的扎克成了“剩下來的孩子”。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爸爸,媽媽,還有藏在衣櫃裡的我” ,這是一個關於失去與療愈、仇恨與原諒的親情小說,一部令整個美國為之心疼落淚的人性療愈力作:沒有人可以獨自堅強,無論何時何地,我都需要你。

这些恋爱套路,我都很少外传……

《剩下來的孩子》

最後,門又開了,又是一聲嗖——咣,媽媽走了進來。

我站起來,好讓她看見。然後,我就丟了個臉——在所有同學面前,媽媽一路喊著“寶貝啊”跑了過來。

我翻過別的同學,爬了出去,去到媽媽身邊。她抓住了我,搖晃著我,她又冷又溼,是在外面淋了雨。

接著,媽媽抬頭看了看周圍,問我:“扎克,你哥呢?”

以圖書發展影視 以影視促進圖書

这些恋爱套路,我都很少外传……

微博:白馬時光圖書

招聘:[email protected]

即可跳入《剩下來的孩子》購買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