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裘曰修墓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灣裡區梅嶺風景區內太平村附近。從白水湖鄉開到梅嶺風景區,約五十餘公里,這麼遠的路途內,竟然有一半的道路在維修之中,需繞來繞去。雖然浪費了不少的時間,但是梅嶺風景區確是景緻絕佳,眼前所見清翠滿山,這減少了因行車艱難而產生的焦躁。

我本以為進了風景區很快就能找到,然而沒想到,風景區面積廣闊,從風景區的入口開車一路上行,竟走了三十多公里,才找到了太平村。在來此地之前,裘曰修的墓的具體位置,我一直未能查得,前幾天跟江西省圖書館的何館長提到此事,他告訴我說:“你打問裘曰修不行,因為人們不知道,你要去找皇姑墳,別人就知道了,皇姑雖然是裘曰修的夫人,但跟皇帝沾邊所以比他名氣大。”

如柯館長所言,後來我查證了一些文獻,果真在江西的一些記載中間,少有提及裘曰修墓者,相關的記載講的都是皇姑墳。皇姑墳也叫皇姑墓,李相狀主編的《讀行紅色聖地全書》在談到皇姑墓時,有著這樣一段介紹:

位於梅嶺景區內,是江西省最大的地表皇室墓。據史料考證,皇姑是乾隆的義妹,為江西省新建縣人,姓熊,其夫裘曰修少年得志,遭人嫉妒被陷害,蒙受冤屈,她千里赴京救夫,路遇皇太后,太后見她與死去的愛女酷似,收其為義女,她丈夫因此得救,死後他們夫婦合葬於此。

此處把皇姑墓稱之為江西省最大的地表皇室墓,這種稱呼方式頗為新奇,然而這段話中卻稱裘曰修曾遭人嫉妒而蒙冤受屈,可惜我未查到這種說法的具體事實,但至少說明皇姑墓的確是裘曰修與其夫人的合葬之墓,可惜其妻的名聲蓋過了裘曰修,以至於很少人知道皇姑墳和皇姑墓跟裘曰修的關係。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派出所門前

今日沿途所見,果真看到有路牌標明前方是皇姑墳,但開到太平村時標牌卻不見了,路邊恰巧有太平派出所,於是把車停在了派出所門口,我進到裡面去打問。一個年輕的警察接待了我,我問他皇姑墳所在,他告訴我就在派出所的後山上,並指給我旁邊的一條路,可沿此上山。我問他山上是否有岔路,他說有幾個,而後他告訴我,遇到岔路後應該往哪個方向前行。上山尋找目的地,最怕的是在歧路遇不到可打問之人,雖然這位警察給我的講解頗為詳盡,但萬一在山上遇到岔路時我忘記了具體的方向,這種情形在尋訪途中也遇到過多回,所以雖然他跟我講解的仔細,但我還是不敢獨自前行。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派出所全貌

於是我向這位警察提出,可否請他給我帶路,前去尋找皇姑墳。他說上山的路太遠,並且自己正在上班,不能離崗。想一想他的所言也確實有道理,因為在派出所內,我僅見到他一人坐在崗位上。於是我感謝了他的指教,準備獨自上山去尋找,可是還未出門,我突然感到內急,於是又提出可否借他們派出所內的廁所一用,他說可以。

等我從廁所出來,準備走出大門時,這位年輕警察突然喊了我一聲,而後他態度熱情地跟我說:“司機說你是作家,能夠宣傳我們當地的歷史名人當然是好事,我跟所長請了假,可以帶你去找皇姑墳。”他的這幾句話令我喜出望外,我忙不迭地向他表示謝意,同時心中佩服這位司機真有辦法,看來這位警察也是位文藝青年,否則他不可能對百無一用的作家有著別樣的熱情。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努力向上走去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在路邊看到了碩大的石像生

跟著警察走出派出所,然後沿著測旁的一條土路向後山走去,其實這條路僅是窄窄的田埂,根本不是一條路,並且在這田埂之上有很多的岔路在。在前行的過程中,一個人都沒有遇到,我真慶幸有這位警察帶路,否則的話我走不出去多遠就不知道如何前行了。到此時,我又開始感慨司機給我的那頂作家的桂冠。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別緻的皇姑墓介紹牌

前行了一里多地,在一塊山間的平地上,看到了一個新刻的石碑,上面寫著:

皇姑墓

裘曰修及其夫人熊氏合葬墓,俗稱皇姑墓。裘曰修(一七一二——一七七三)字叔度溢號文達,江西新建雙港裘家人。歷任內閣學士、禮部尚書、刑部尚書、會試總裁、五典鄉試正考宮等職。熊氏,南昌縣人,傳說舉止儀態酷似乾隆皇帝死去的妹妹,被皇太后認作義女,因稱皇姑。

皇姑墓始建於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是迄今江西省罕見的大型地表墓葬。一九八六年列為南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九九九年七月

由這段記載可知,裘曰修的夫人熊氏是被皇太后認作義女,而並非乾隆皇帝,且不管是誰所認,裘曰修也成了表皇親,這樣的殊榮他人難有。而這塊碑的四圍用水泥仿製成竹節狀,倒是有些創意,可見有關部門對這裡的維護也頗為用心。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登山的石臺階

碑的後面是登山的石梯,站在下面望上去,向上攀登的石臺階約有三四百階之多。我最怕這種有如登天的望不到頭的臺階,但既然來到了這裡,我當然不能當著警察的面叫苦,畢竟他才是一位熱心的義務嚮導。於是我跟著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路邊看到石羊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對面還有一隻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萌態可鞠

向上攀登了約50餘米,就在臺階外的山坡上看到有一對石羊,從色澤看,這是清中期的古物,如此說來,當年建此墓時就已經擺放在這裡。我跟這位警察說:上面應該還有三對,於是繼續沿著臺階向上攀登,果真在前行的兩側山坡上,又分別看到了石虎、石馬與石仲翁,每對石像之間約隔50餘米,警察看我的寓言一一得以實現,從他的臉色看出他的確很是高興:“看來您真是寫書的!”我故意繃著臉跟他調笑:之前你覺得我像個騙子。他依然不回應,只是哈哈一笑,看來警察的警戒心確實比一般人高許多。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果真在前方又遇到了石馬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站在這裡幾百年真不容易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另一位藏在了草叢中

四對石像生後,就來到了墓的平臺,平臺全部用石條滿鋪,佔地約三百平米,墓丘的正前方寫著“裘文達公一品夫人熊太君合葬墓”,這塊碑感覺到是新刻的,警察告訴我裘家後人近幾年每年都會來祭祖,墓在文革中造到過破壞,裘家後人又進行過修補,但總體而言這在我尋訪的古墓中,算保護的比較完好,因為這四對石像生還完整的立在原位置上。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裘曰修夫婦合葬全景

關於皇姑墓還有著另外的傳說,李相狀主編的《讀行紅色聖地全書》中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

據傳說皇姑墓前的元寶石是神仙送給熊氏赴京的盤纏,墓前的溪流是熊氏在丈夫入獄時曾避難於此,淚流而成。從山腳到皇姑墓有石階百餘級,名曰“百步金階”,曾有四柱牌坊,兩對華表,兩旁林立著石龜、石羊、石獅、石馬、翁仲,墓前是一石柱圍欄的祭臺。在墓旁有用石頭圍成的石室,傳說裘曰修蒙冤期間,熊氏於此避難,遇上大雨無處藏身,由於她的行動感動了玉皇大帝,就派大力神搬來了巨石為熊氏避雨。正於此,裘曰修夫婦死後葬於這裡。

裘曰修:長於治水,書歸柯氏(下)韋力撰

墓旁的介紹牌

且不管這段故事是真是假,但至少說明皇姑墓的神秘在當地早有流行,而如今我也沿著山腳下的石階一步一步地攀登到了這裡,不知道能不能沾上裘曰修的才氣,讓自己的文章寫得更好看一些。想到這一層,我站在墓前向裘曰修恭敬地鞠了一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