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最適合做生意?

今天我們來聊聊什麼人最適合做生意,以防止大家誤入歧途。

什麼樣的人最適合做生意?

第一:從一而終的目標感

做生意是一場尋找勝利的長跑,有想法只是熱身,有產品只是起跑,之後還要有客戶,要把產品賣給客戶,要把錢收回來,扣除成本要有利潤。很多人做事總是做完一個環節就完成一個任務,而有目標感的生意人心裡很清楚,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無論是生產還是物流,都是服務於賺錢這一個目標,沒賺到錢其他都毫無意義,只是成本。

打工時你可以只做你擅長的事,你可以達成任務就是休息一下,發現一個大客戶就慶祝一下,但是做生意,你的眼睛必須盯著錢,只要錢還沒進賬就要跟蹤推進。無論別人做了多少,記住,只有你要對結果負責。

區分是否有目標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當你完成一份工作之後,是否只要下一步要做什麼。無論行動對錯,無論是否能夠推動員工執行,但是首先你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

第二:敏銳的商業嗅覺

生意中,只有兩種錢可賺,一是資本的錢、二是信息不對稱的錢,無論是認知帶來的信息不對稱,還是資源帶來的信息不對稱。不是說勤奮、誠實不重要,而是勤奮、誠實的人太多了,僅僅有這些無非帶來足夠的超額利潤。

同樣是早出晚歸賣小吃,攤位擺在不同位置,結果可能截然不同,有的賺、有人賠,還有人被城管收繳罰款。我們靠信息不對稱賺錢,所以收集、整理、分析信息非常重要,商業嗅覺不夠敏銳,撐死也只能賺個辛苦錢。衡量商業嗅覺的方式也不難,有商業嗅覺的人,每天吃飯、購物、出行時會多問一句,這生意賺錢麼,怎麼能賺錢。

第三:時機把握的魄力

有商業嗅覺的人很多,創意想法層出不窮,但是敢進場下注的人少之又少,有的人是不知道如何下注,但更多的人是不敢下注。

不下注,所有想法都是空談,只有真金白銀開始乾的時候,才是真的用心在分析、決策。有人這樣說過,“做生意,除了勇氣什麼都不需要”, 實在有些道理。

如果說下注已經篩選掉90%的人,那麼能夠認輸的人更少,能力有高低,生意有好壞。認知可能出差錯,環境可能變化,但是當一個生意不夠賺錢,或者說有更賺錢的生意的時候,就該果斷調整。

魄力的體現在於反思,敢不敢質疑自己,無論是能力還是生意,沒有永恆的正確,只有持續的迭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