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擊就中”,就要把握住準媽媽的排卵期

安全期並非絕對安全

安全期是指通過推算排卵期,日在排卵期內停止性生活的一種生理避孕法,被很多人認為是“天然避孕法”,但事實上,安全期避孕並非最安全的。

因為女性推測排卵期主要是通過基礎體溫、排卵試紙、B超監測、月經、宮頸黏液變化五種方法,但它們各有優缺點,往往導致排卵期推測出現失誤。此外,推測女性排卵期還受環境、情緒、健康、體質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排卵期提前,或者延後等情況出現,導致女性意外懷孕。而意外懷孕所得的寶寶,可能因為夫妻的生活、飲食等不注意,提高胎寶寶畸形的概率。

所以,備孕女性要想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就要有計劃的懷孕,儘量避免安全期懷孕。

想要“一擊就中”,就要把握住準媽媽的排卵期

如何推測排卵期

l 基礎體溫測排卵期,生活規律的女性不妨試試

基礎體溫測量法是根據女性在月經週期中基礎體溫呈週期性變化的規律來推測排卵的方法。一般情況下,女性排卵前為卵泡期,卵巢會分泌雌激素,基礎體溫大多在36.6C以下,以排卵日體溫最低。排卵後殘存的卵細胞形成黃體,並逐漸成熟,基礎體溫上升0.3-0.5C,持續14天,從排卵前3天到排卵後3天這段時間是容易受孕期,可作為受孕計劃的參考。

測量基礎體溫的方法

1. 準備基礎體溼表格。備孕女性可以在網上下載,也可以自己動手畫一個基礎體溫表格。這個表格其實就是個折線統計圖,橫軸座標表示日期,縱軸座標表示當天所測得的基礎體溫,然後把每天的體溫連接起來就形成了基礎體溫趨勢曲線,這樣備孕女性就能很直觀的瞭解自己的基礎體溫變化,從而找到最佳受孕時機。

2. 睡前將基礎體溫計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基礎體溫計不同於普通的水銀體溫計,它的精度較高,一般用更安全的電子體溫計。為了保證睡醒後第一時間內測量體溫,備孕女性前天晚上將基礎體溫計放在床邊容易拿取、夜裡翻身不會碰到的地方,注意體溫計周圍不能有熱源。

3. 睡醒後不要活動。備孕女性睡醒後不要翻身、伸懶腰、 上廁所等,因為這些活動可能會導致體溫上升。應該將基礎體溫計放入舌下靜臥5分鐘。

4. 及時記錄數據。備孕女性每天要把測出來的數據及時記入到表格中,做成曲線圖,找出排卵日。

想要“一擊就中”,就要把握住準媽媽的排卵期

l 排卵試紙推測排卵期,是最便利的方法

卵泡實在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H)的共同作用下發育成熟的。在排卵前的24小時,LH會出現 一個高峰,排卵試紙就是用來檢測這個高峰的,確定排卵的時間範圍。

通過月經來鎖定易孕期:

備孕女性首先掌握自己的月經週期,用最短的月經週期減18,最長的月經週期減11就可以得出答案,例如你的月經週期是30—32天,用30- 18=12,32-11=21,難麼易孕期就是12-21天,在這期間使用排卵試紙進行測試即可。考慮到精子和卵子的存活時間,一般將排卵日的前3天和後3天,連同排卵日在內共7天稱為排卵期。所以,排卵期又稱為易受孕期。在預計排卵期的3天內和排卵發生後的3天內發生同房最容易懷孕。

使用方法:

用潔淨、乾燥的容器收集尿液。收集尿液。收集尿液的最佳時間為上午10點至晚上8點。儘量採用每天同一時刻的尿樣。將測試紙有箭頭標誌線的一端浸入尿液中,約3秒鐘後取出,平放10—20分鐘,觀察結果。

結果判斷:

陽性,在檢測區(T)及控制區(C)各出現一條色帶。 T線與C線同樣深,預測48小時內排卵,T線深於C線,預測12-24小時內排卵。

陰性: 僅在控制區(C)出現一條色帶,表明未出現黃體生成激素高峰或峰值已過。

無效: 在控制區(C)未出現色帶,表明檢測失敗或檢測條無效。

注意事項:

1. 每天測一次, 如果發現陽性逐漸轉強,就要提高檢測頻率了,最好每隔4小時測一次, 儘量測到強陽性,排卵就發生在強陽轉弱的時候,如果發現快速轉弱,說明那子要破殼而出了,要抓住強陽轉弱的機會。

2. 收集尿液前2小時應減少水分攝入,因為尿樣稀釋後會妨礙黃體生成激素高峰值的檢測。

3.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展尿進行檢測。

想要“一擊就中”,就要把握住準媽媽的排卵期

l B超監測排卵期, 可以說是最準確的了

在目前所知的所有測排卵的方法中,B超檢測排卵是最準確的,因為它不僅能測出卵巢中是否有優勢卵泡,還能測出優勢卵泡的大小、子宮內膜的厚度等,但不能確定卵子是否一定能排出。

如何選擇B超監測的時間:

B超是如何推算出排卵日:

卵泡的發育是有規律可循的。經過大量統計得出,排卵前3天卵泡的直徑一般為15毫米左右,前2天為18毫米左右,前1天達到20.5毫米左右。這樣便可以通過B超監測卵泡的大小來推算出排卵日了。

想要“一擊就中”,就要把握住準媽媽的排卵期

華麗的分割線

想要“一擊就中”,就要把握住準媽媽的排卵期

想要“一擊就中”,就要把握住準媽媽的排卵期

想要“一擊就中”,就要把握住準媽媽的排卵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