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疼!葡萄掉粒那麼嚴重,難道就得認命嗎?我看未必

目前,全國多地葡萄種植區普遍出現掉粒問題。葡萄都快成熟了,眼看著掉粒而心煩,也有不少朋友覺得掉粒是個好事,正好不用疏果了。

頭疼!葡萄掉粒那麼嚴重,難道就得認命嗎?我看未必

好多平臺其實也都有分享過一篇篇掉粒原因的文章。可還是有好多果友,不知道自家葡萄為啥掉粒、該咋辦?今天,果兒就和果友們,一起重新理一理。後面順帶提一下大小粒的問題。

一、掉粒,主要原因有哪些?

葡萄成熟期掉粒,品種、病害、天氣及營養問題為主要因素。

1、品種:巨峰系列易掉粒。

2、病害:白腐病(又叫水爛、穗爛病)、水罐子病(又叫水紅粒病、轉色病)、炭疽病、灰黴病、黑痘病、酸腐病等,危害易落果。

3、營養不良:掛果量過大,營養供應不足;缺硼、缺鋅;氮肥過多,枝葉旺長。

4、天氣因素:溫度高,溼度大,病害發生與擴散嚴重。雨水多,光照少,氣溫經常劇烈變化易掉粒。受日灼嚴重者,也易掉粒。

5、蟲害:成熟期紅蜘蛛危害,易掉粒。

6、激素使用不當。

二、怎麼判斷,是啥原因掉粒?

原因大概就那麼多,想知道自家掉粒是為啥?就得一項一項比對,做排除題!

例如:

1、掉粒,同時可見病害侵染症狀:黑色或灰色病斑,啥原因?

可能因素:炭疽病、黑痘病等。

2、以往不掉粒,這幾天掉得嚴重,且最近雨水大、溫度高或溫度變化大,啥原因?

主要考慮:天氣因素誘導。

頭疼!葡萄掉粒那麼嚴重,難道就得認命嗎?我看未必

三、已經掉粒了,要怎麼辦?

1、若是病害導致

(1)掉粒、爛果、枯枝落葉及時清理掉防傳染。

(3)掌握每種病害的發生規律,在關鍵時期、合理打藥。

例如,雨水有利於霜黴病傳播、霜黴病的病菌主要在葉片背面,那雨季就要打一些防治霜黴病、效果相對好的藥,在葉片正面噴藥的前提下、著重打葉片背面。

(4)通過合理的栽培管理,促成病害不易發生的小環境、增強果樹的抗病能力。

2、若是蟲害導致

(1)掉粒、爛果及裂果等儘快清理,防上病。

(2)看到蟲子的,可以直接判斷出用什麼藥。沒看見蟲子的,根據被害部位、傷口大小、以往蟲害情況,判斷大概是哪一類的蟲、該用什麼藥。

(3)掌握主要蟲害的發生規律,在關鍵時期,藥劑防治。

3、若是品種原因

(1)原本就準備改種其他品種的,在選擇新品種的時候,可以綜合衡量下:是否容易掉粒和裂果、是否抗病、預計行情好壞等。

(2)本身品種容易掉粒的,就加強肥的管理、病蟲害防治和災害氣候預防,將其他原因的掉粒降到最低。

4、若是災害天氣及小氣候影響

在臺風、暴雨、高溫等來臨前做好準備,發生後及時處理。

頭疼!葡萄掉粒那麼嚴重,難道就得認命嗎?我看未必

四、葡萄大小粒又是怎麼回事?

1、缺素引起的小粒現象

(1)缺硼。硼元素除有促根功能外還可以使授粉管伸長,幫助授粉授精,從而減少無核果小粒現象。

(2)缺鋅。鋅是參與細胞分裂的,缺乏會引起生長障礙而形成僵果,小果現象。

那如果出現了小粒現象如何判斷是缺鋅還是缺硼,在成熟時缺鋅小粒不著色,也就是我們說的夾青粒,另缺鋅時頂端葉片也會叢生,變小。缺硼轉色但都是無核現象。

2、花期受到溫度,溼度的影響

(1)開花時白天溫度過高或夜溫太低,晝夜溫差大等都會影響授粉授精,營養轉換,形成僵果,無核果。花期適宜溫度為25一28℃。

(2)花期禁止澆水,一是為了防止溼度大傳播病菌,二是影院花帽脫落,三是考慮樹勢及根系調節障礙而形成小粒現象。

3、施肥問題

花前控肥,特別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可有效防止樹體過旺,營養生長過剩導致生殖生長跟不上,營養無法迴流造成生理障礙形成大小粒。

4、人為激素處理問題

因為保果過早,濃度偏高導致僵果大小粒現象。處理效果與時間,溫度,濃度,肥水,樹勢有關。

5、品種原因

具有代表性的巨峰葡萄,它是由於雌雄花不同步,授粉授精機率很低,小粒現象嚴重。所以花前花期要偏重補硼。除巨峰外還有晨香,早霞玫瑰,紹星1號,紅芭等都要引起注意。

如有寫得不到之處,歡迎葡友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