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致富根”,過去200元一斤,如今多地賣不動,農民:頭疼

​最近各大新聞爆料,塞外糧倉大米幾百萬大米滯銷,南方几百畝蔬菜賣不動,還有山東生蠔13萬噸壓塘,每一則消息都是農民致命的痛。從這次“新冠”以來,各地農產品多少都有一定程度受到影響。至今國內“新冠”基本結束,農產品市場依舊還沒全部恢復,前段時間積累的庫存,目前還難以全部有效消耗。

在我國南方,特別是江西地區,月初的時候多地有新聞爆料,曾被視為“致富根”的一種農產品,如今也出現賣不動。幾年前,“致富根”這個詞還在民間很火,所指的農產品是赤松茸。赤松茸也是松茸的一種,只是價格上沒有松茸如此高昂而已。赤松茸是一種生長在赤松樹根部,與赤松根部共生的一種野生珍貴食用菌。


號稱“致富根”,過去200元一斤,如今多地賣不動,農民:頭疼


自2千年之後,赤松茸栽培技術逐漸成熟,如今已實現人工栽培。在前幾年江西等地多處開始栽培赤松茸,並且迎合了市場需求,每年赤松茸上市後價格都十分理想,於是被種植戶稱為“致富根”。據瞭解人工培育的赤松茸其營養豐富,香味濃郁,唇齒留香,可與野生松茸相媲美,富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及維生素。市場上的人工栽培的赤松茸價錢與野生採摘的赤松茸價格十分接近。

號稱“致富根”,過去200元一斤,如今多地賣不動,農民:頭疼

以去年同期各地市場的行情分析,貴州地區所產的赤松茸品質最好,價格最高,其中貴州遵義習水縣所產的赤松茸價格達到了200元一斤,貴州黔東南苗族地區的赤松茸價格達到120元一斤以上。嚴格地講,今年的赤松茸的價格也沒有下滑,各地價格基本維持穩定,就貴州地區的價格也市場突破200元一斤。

赤松茸本身菌體朵大,色澤豔麗,肉質細嫩,蓋滑柄脆,清香可口,具有色美、味鮮、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點,一直以來都深受消費者青睞,特別是近些年價格不斷上漲,讓不少種植戶看到了希望。

號稱“致富根”,過去200元一斤,如今多地賣不動,農民:頭疼

簡單從價格行情來看,赤松茸這“致富根”的稱號,也算是名至實歸的。只是實際的市場行情卻非簡單價格能夠做決定的,首先它有價格,其次還得有市場,不然有價格無市場就是有價無市,沒有任何意義。

號稱“致富根”,過去200元一斤,如今多地賣不動,農民:頭疼

近日來除了遵義地區在月初爆出大量的赤松茸滯銷,至今又有多數赤松茸種植地區出現滯銷現象。赤松茸屬於每日產出的農產品,有些地區每天產量就達到了幾千斤,種植規模更大的地方,滯銷越嚴重。春節至今,赤松茸市場不理想,多地已出現了賣不出去而爛掉的現象。

號稱“致富根”,過去200元一斤,如今多地賣不動,農民:頭疼

其中有不少農民是這兩年才開始投資種植赤松茸的,這錢投進去了還沒賺到錢,今年就遇到這“新冠”影響,出現大面積滯銷。眼下看著每天慢慢爛掉的赤松茸,這樣下去損失越來越大,農民直呼頭疼。如果你看到這個信息,請幫忙轉發,動動手指就能幫赤松茸種植戶爭取一點希望。如您有意願幫助赤松茸種植戶渡過難關,可私信筆者。以上是筆者個人看法,僅供參考!歡迎各位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