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普|淺談直升機動態翻滾

硬科普|浅谈直升机动态翻滚

什麼是動態翻滾

直升機起飛或著陸時,由於種種原因造成機體繞仍然接地的滑撬/機輪滾轉,稱為動態翻滾。造成動態翻滾的原因很多,比如氣流的影響,或者是在斜坡上起降時使用了和在平地上一樣的傾斜角,再或者是滑橇/機輪位於地面時直升機出現漂移等。出現動態翻滾的情況下,相比直升機懸停時,橫向操縱駕駛杆的反應速度會更加緩慢,且效果較差。如果不及時修正,滾轉角度和速度進一步增大,當滾轉角度達到臨界值時,即使全量橫向操縱駕駛杆也不能改出,直升機就會發生側翻。一般來說隨著滾轉速率增大,仍有可能改出的角度越來越小,臨界滾轉角也相應減小。

平整地面翻滾

如果在平整且堅硬的地面起飛和著陸,一側滑橇/機輪位於地面,且升力約等於直升機總重,飛行員要謹慎操縱,不要發生水平位移,同時注意駕駛杆配平,保證俯仰或滾轉速率不會增加,尤其是滾轉率增加。如果傾斜角開始增加至約5~8°,同時全偏駕駛杆不能對角度進行修正時,飛行員應通過減小總距以消除不穩定的滾轉狀態。否則傾斜角會達到臨界值,將造成直升機側翻。

硬科普|浅谈直升机动态翻滚

橫坡起降翻滾

直升機在沿與斜坡指向垂直的方向上降落時,一般應當首先操縱直升機機頭對準該方向懸停,然後柔和下放總距,直升機垂直下降。這時斜坡上坡方向一側的地面效應會增強,應向上坡方向壓桿,保持機體水平,同時用舵控制好機頭方向,待上坡方向一側滑撬/機輪接地後,再逐漸回杆,同時下放總距,使下坡方向一側滑撬/機輪接地。如果回杆,下放總距過猛過快,可能會導致直升機以下坡方向一側的滑撬/機輪為支點向下坡方向滾轉,發生側翻。當駕駛杆回到規定位置,下坡方向一側滑撬/機輪仍未接地,並且判斷此處坡度有可能超過規定時,要果斷拉起直升機,重新尋找合適的著陸點,否則也容易發生側翻。

直升機在沿與斜坡指向垂直的方向上起飛時,首先要使下坡方向一側滑撬/機輪離開地面,抬平機體,此時需上提總距,並向上坡方向壓桿。上坡側的地面效應要大於下坡側,壓桿量可能會比飛行員平時印象中的要大。壓桿時要注意對壓桿量和速率的控制,在接近抬平狀態時要注意逐漸回杆,柔和上提總距,脫離地面,否則可能會導致直升機以上坡方向仍然接地的滑撬/機輪為支點,向上坡方向滾轉,甚至側翻。雖然重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穩定作用,但是隨著機身抬平,這種穩定作用會逐漸減弱,一旦重力作用線越過滾轉支點,重力甚至還會加劇滾轉。離開地面後在地效範圍垂直上升時,機身兩側地效強度不同,導致直升機產生向下坡面的橫側位移,此時需向上坡面壓桿修正,但是要防止修正過量,導致旋翼靠近或打上坡面。如果在抬平機體的過程中,沒有向上坡側壓桿或者壓桿的量不夠,再或者是上提總距過快,直升機上坡方向一側滑撬/機輪會在更強的地面效應下離地,導致直升機以下坡方向一側滑撬/機輪為支點向下坡方向滾轉,甚至側翻。在制止直升機沿與斜坡指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滾轉,防止側翻時,下放總距比使用駕駛杆更有效,但是要注意不要過快的下放總距,否者有可能導致旋翼打尾梁。另外向上坡方向側翻時,過快的下放總距,直升機向下坡方向恢復後,機身下行的慣性會使上坡側的滑撬/機輪離地,然後以下坡側滑撬/機輪為支點向下坡側繼續側翻。

硬科普|浅谈直升机动态翻滚

由此看來沿與斜坡指向垂直的方向上起降,容易發生側翻,似乎順斜坡方向(機頭指向下坡方向)和逆坡方向(機頭指向上坡方向)起降能“躲開”側翻的困擾,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順逆坡翻滾

直升機在順斜坡方向上起降時,旋翼靠尾梁一側的地面效應會增加,直升機會出現“低頭”現象。為了克服地面效應帶來的低頭現象,著陸時需要向後帶杆。如果帶杆量不足,會引起機體前行,著陸後機體有沿斜坡下滑的趨勢或動作,如果帶杆量過大,由於尾槳距離上坡面較近,要注意防止可能因此造成的尾槳打坡面,旋翼打尾梁。垂直起飛時,在抬起滑撬前半段或前機輪的過程中,也要防止尾槳打地,旋翼打尾梁。

直升機在逆坡方向上起降時,旋翼靠近機頭一側的地面效應會增強,直升機會出現“抬頭”現象。著陸時滑撬前半段或前機輪需要先接地,然後過渡到滑撬後半段或後機輪接地。在此過程中如果下放總距過快,由於地面效應,會使直升機以滑撬後半段或後機輪為支點上仰,尾槳容易打地,斜坡地面堅硬或光滑的時,重力沿斜坡向下的分力還會使機體下滑,尾槳可能撞擊周圍障礙物。起飛時,需要向前頂杆,並稍提總距,如果頂杆量過大,易造成旋翼打坡面,如果頂杆量過小,在重力作用下,機體會後移。

硬科普|浅谈直升机动态翻滚

出於安全考慮,一般儘量不採取順坡或逆坡起降。即使情況特殊,要進行順坡、逆坡起降,也要嚴格遵守飛行手冊的規定,並注意操縱準確性。

警惕空中“絆馬索”—再說直升機撞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