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發送能量,人體植入設備實現了無線供電和通訊

通過發送能量,人體植入設備實現了無線供電和通訊

新方法可以為植入人體的設備供能並進行通訊。

為了克服這一問題,MIT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體內網絡”(IVN)系統。這個系統依賴於一組發射頻率略有不同的無線電波的天線。當無線電波傳播時,它們以不同的方式重疊、組合,在波峰重疊的點,它們就能夠克服為設備供電所需要的能量閾值,提供足夠的能量為植入的傳感器供電。

在這個新系統中,研究人員不需要知道傳感器在體內的確切位置,因為能量是大範圍傳輸的,這也意味著它們可以同時為多個設備供電。傳感器接收到一股強大的能量的同時也接收到將信息傳回體外天線的信號。“這些微小的植入式設備不僅沒有電池,我們還可以在體外與它們交流,傳遞用於刺激釋放藥物、電流或光的信號,這將開啟全新類型的醫學應用。”MIT媒體實驗室助理教授、該論文的通訊作者Fadel Adib說。

在豬的測試中,研究人員可以在體外1米遠的地方將能量發送到一個植入體內10釐米深的傳感器上。如果傳感器離皮膚表面很近,他們可以從38米以外的地方供電。

研究人員目前正致力於使電力更加高效、遠程地傳輸。這項技術也有可能改善其他領域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應用,如庫存控制、零售分析和“智能”環境,有助於遠程對象的跟蹤和通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