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的一幅作品3亿元,为什么有人膜拜有人骂?

6月19日晚,中国嘉德2017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槌。黄宾虹《黄山汤口》现场以7200万元起拍,经过买家之间激烈厮杀,几近杀红了眼,都怀着志在必得的心态。最终杀至3亿元落槌,加佣金以3.45亿元成交。而在拍卖前,该佳作估价才不过8000万至1.2亿。

如此天价,直接将黄宾虹送上中国近现代书画家亿元俱乐部。在这之前,单件作品价格突破亿元的方阵,这里面包括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潘天寿、徐悲鸿、黄胄。

经过寂寞以后,黄宾虹被一部分捧为至高,也被一部分人批评极至。

黄宾虹的一幅作品3亿元,为什么有人膜拜有人骂?

学贯中西的吴冠中在2003年公开发表意见:黄宾虹拼命在笔墨里搞,但他的画面都是千篇一律的。吴冠中感叹:“艺术的本身是感人的。不能感人再有技术有什么用啊?”

吴冠中先生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比如他就说过一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这就是他的真实感受,他认为文学对心灵的净化远远高于美术。他不是故作惊语。

黄宾虹的一幅作品3亿元,为什么有人膜拜有人骂?

当然有惊世骇俗的,比如浙江画院院长孙永,他在媒体上公开批评黄宾虹的书画是垃圾桶。他说:黄宾虹艺术是一个危险的陷阱,害了几代人,“其中,山水画有五六张好作品,而书法与花鸟看不出好在哪里”。

这年头,厚着脸皮借骂人出名的多,也真有人一骂出名。当年韩寒就是这伎俩,今天的书画界也有。这孙永有意博得眼球?还是真正有理性思考?留与时间吧。

黄宾虹的一幅作品3亿元,为什么有人膜拜有人骂?

但学多人是认可黄宾虹的,他的学养深厚,与陈独秀等一起教学,在歙县与许承尧等组织黄社,在上海组织南社,他的人生阅历是一般画家无法企及的。齐白石与他相比,齐白石善于表现生活,也很有诗才,但学养不及黄。所以,随着时间流逝,黄宾虹越来越高大,越难以被模仿、被追随。

黄宾虹的一幅作品3亿元,为什么有人膜拜有人骂?

为什么对黄宾虹的评价不一?主要在于评价者文化理念与美学观的不同。黄宾虹把中国的道家美学思想理解得非常透彻,将笔墨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作品里的沧桑、表现出的雄浑醇厚,符合中国传统美学最正统的一脉。当然,也不乏各怀其他目的之人,或借骂他出名,或将他捧为神圣然后号令画坛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