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思路的整理和訓練

方案思路的整理和训练

以我的經驗,當老闆或客戶問你“這個方案想表達/說明什麼”的時候,通常就代表這份材料出了下面這幾個問題中的一個或幾個:

1. 觀點不明確

2. 邏輯混亂

3. 思路不清晰

上兩篇《你的方案究竟想說什麼?》和《你的方案為什麼沒邏輯?》討論了前兩點,今天來把整個話題結束掉。

抓住重點,讓思路清晰起來

有的時候,一份方案看起來感覺不對,你也說不清到底是觀點表達出了問題,還是邏輯論證出了問題,或者兩者兼有。這個時候,可以統稱為“思路不清晰”。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個“點”,就像在整理纏成一團的數據線時,至少要先找到其中一個頭。

怎麼找呢?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假設你不得不把整個方案濃縮成一個關鍵詞,那麼這個關鍵詞就是那個“點”。這個“點”不一定是一個具體觀點,可能是你當初擬定方案時的一個主要訴求,也可能是你自己覺得最需要說清楚的地方,但無論是什麼,它必定是整個方案中最重要的。

確定了這個點之後,我們就可以圍繞它來構建整個方案了,包括明確觀點和整體邏輯。

我們之前說過兩種提煉觀點的方法(延伸閱讀《如何提煉觀點》),一種是由上而下的,就是有目的的去論證一件事,另一種是由下而上的,就是通過既有事實去推導未知的結論。

對於前一種,把這個“點”具體化,並和你的業務訴求建立聯繫後,就是你的觀點,剩下的事情是圍繞這個觀點進行論證。

前幾天,恰好一位朋友請我幫忙給他的方案提提意見。這份方案是一份典型的商務提案,也許是希望能將方方面面展示得更全面一些,所以犯了前面提到的“信息堆積”的問題,這份泛泛而談的方案沒有任何能夠給人留下印象的部分,自然,在商務推動方面起到的作用也極其有限,甚至於如果碰到一個龜毛的甲方,說不定當場就出局了。

後來我們從客戶需求、實施方法、項目收益等方面進行了一番梳理,最終確定了以某個最具競爭力的推廣模式為中心,重新確立觀點和構建邏輯,省略大部分無關緊要的內容,這樣,整個方案就變得清晰起來,至少達到了給客戶留下印象的效果。

對於後一種,更簡單。那個最重要的點肯定是你需要推導的結果。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從哪裡開始,這取決於這份材料的目的。比如可行性論證,那個“點”就是“該項目是否具備可行性”,開始的點就是“可行性”,直接套用可行性分析的套路就可以了,當把兩個點用邏輯連成一條線的時候,方案也就完成了。

所以,對於思路不清晰這種問題,最主要的就是確定那個“最重要的點”,切忌堆積太多內容且不分主次。

OK,花了幾乎三篇文章,終於說完了這三點,接下來看看怎麼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老建議:閱讀、思考和寫作

一些伸手黨可能會失望,但沒辦法,任何技能的提高都不可能是打開APP點幾下手指就可以獲得的。

閱讀

單從訓練邏輯的角度來說,在閱讀的時候分析作者的寫作思路是非常有效的。研究作者如何“擺事實,講道理”,不僅能作為參考和學習的對象,也對理解這本書很有幫助。這方面的文章太多,知乎等網站也有不少非常棒的建議,本號之前也有幾篇關於閱讀的文章聊過不少,大家可以關注這方面的話題。

思考

針對咱們這個主題,我只說一個很小但很有用的技巧:“自我辯論”。就是在自己提出一個觀點或進行一個論證之後,換位思考,站在一個反對者的角度來挑毛病。這能讓我們思考得更全面,並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方案。當然,如果有其它同事或朋友幫你,就更好了,這也是我們的方案總是需要內部審核的原因之一。

寫作

很多人都不願動筆,所以我們不妨從易到難,最好是走一步就有一步的收益,容易形成良性循環。

第一步,分清事實和觀點。回到這個小系列的起點,還記得《事實與觀點》這篇文章嗎?這是讓你變得更有邏輯的第一步。我國的教育體系下,邏輯的學習和訓練是相當缺失的(以至於很多邏輯老師每次授課前都強調說大家不用擔心啦每個人都是零起點),原因很複雜,有些還不太好說,所以咱們只好自己訓練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