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電商變局:羅萊林氏九牧崛起,美樂樂與實創退潮,故事殘酷!

沒有誰不想從電商這塊土地上,挖點金子出來。即使那些反感線上生意的公司,其實早就眼紅了電商許久,只是沒有找到路子而已。

對於建材家居,還有裝修行業的公司來講,想把線上做起來,難度大得多,光下苦功夫遠遠不夠, 還得有高明的供應鏈與獲客策略。

大夥兒別看每年雙11很熱鬧,衛浴潔具、瓷磚、塗料、地板、燈具、門窗、裝修等幾乎所有的泛家居行業,都有一些冒尖的品牌,動轍單日上億的成交額。

裡面的水分有多大,想必參戰者甘苦自知。

據大材研究的觀察,雙11電商戰果赫赫的那些公司裡,遇到困境的大有人在,甚至出現了面臨倒閉的情況。真應了那句: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這裡選擇了幾家有代表性的建材與傢俱、裝修公司電商案例,都是起了個大早,也趕了個早集。有羅萊、九牧、林氏木業這些成功的,也有美樂樂、泥巴公社、實創裝飾這些遇到麻煩的,總結了一些實用的啟發。準備力戰電商的同學,不妨收起來認真看看。

01

先來說羅萊,做床單、被罩、被芯等產品的公司,在它的渠道佈局中,電商特別牛,天貓渠銷售收入增速非常穩定,京東和唯品會渠道銷售收入2017年也在大幅增長。

光電商收入這塊,2017年就超過1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它不光是說雙11這一天做得好,而是放到一年的時間裡比較,連續幾年都有數據,這個就非常牛了。

在泛家居行業裡,絕對是一等一的頂尖電商高手。

它有幾點做法,依然是有參考價值的。下面我用1、2、3來總結,讀起來估計枯燥點,但看得更清楚明白。

1、起步早,2009年就出手了。據說2008年就在研究。動手早的公司,再差也有幾分功底,成功者還挺多。

2、決心大,在羅萊品牌之外,單獨創建了LOVO品牌,專門用於電商戰線,這下跟經銷商的矛盾化解了。單獨設立了一個事業部負責。我覺得家居品牌有此勇氣,事兒就成一半了。

直接到今天,很多公司想拿下電商,但是就請了一兩個人在那裡維護,怎麼出成果?難!

不過,剛開始的時候,LOVO依然用了羅萊的名稱,但後來經銷商施壓,只能選擇退出,要求LOVO獨立塑造品牌。而且物流、倉儲、呼叫中心都是外包,客戶投訴也比較多。

2、起步期,集中力量包裝了一些爆品,打爆品是後來的說法,但確實成了電商裡的一個規律。凡牛氣哄哄的電商,多多少少每年都有幾款爆品出來。

據說定價399元的產品,LOVO在天貓一天賣了8400多套,現在看來都是很不錯的成績,成功點燃了團隊的希望。

3、2012年時,羅萊雙11賣了9600萬,首次拿到該品類的天貓銷冠。當年請了知名超模裴蓓擔任形象代言。後來又請《吸血鬼日記》的男主角伊恩來代言,俘獲了家紡的主流買家:女士。

而很多家紡同行,請的都是女明星,LOVO的母品牌羅萊請的是李嘉欣、海馬請的李冰冰、博洋請過趙雅芝、紫羅蘭請的周迅、黛富妮請的是鞏俐、凱盛跟范冰冰有合作。

再後來,請韓國藝人Rain(鄭智薰)為LOVO代言人。

也就是說,LOVO不過9年的發展歷史,代言就換了3個。這完全是當成一家大型品牌在打造,而不是作為主品牌的附庸。

4、2013年,引進兔斯基動漫,網店充分用了該元素,推兔斯基系列產品,而且搞了一些公關事件,比如請來演員,穿戴著兔斯基和嫦娥的COSPLAY在上海地鐵行走,引爆關注。當時這套產品,據說不到4天時間,售完1.3萬套。

後來又跟小黃鴨、哆啦A夢等卡通形象合作,光憑跨界動漫這點,手筆就太大了。

5、2014年的時候,將YOLANNA歐戀納、樂優家、LUOLAI-KIDS羅萊兒童等,導入線上。

6、LOVO也有幾次轉型,剛開始是全線上,2016年的時候,跟羅萊生活的線下品牌“樂優家”合併,改名LOVO樂優家,主打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2017年雙11全網總銷量2.56億,又是家紡類目銷冠,線下營收1個億。

到2018年初的時候,又轉型成互聯網直賣,剝離線下1個億的收入,全力攻線上全渠道,跟京東、唯品會、 雲集等線上渠道深度合作,今年一場雲集的超級品牌日,LOVO當天銷售超過1200萬。

9、很多創意營銷做法,看幾個案例:

實驗性視頻《家的記憶度》,抽選女粉絲,在丈夫不知情的情況下,測試是否記得床單的顏色。視頻播出手,傳播量驚人。

借勢TFBOYS,推王俊凱同款睡衣、床單。

7週年,同時請8名網紅,給每個網紅配對應的產品。光這個網紅代言產品,週年慶全網賣掉2.5萬件。

現在光LOVO這個板塊,團隊差不多300來人,有單獨的電商倉庫。

2007年時,林氏木業以一家淘寶店起家,10多年間見證了家居電商的風雲變幻。

2017年雙11,林氏公開的數據是,當天斬獲6個億的營收。

值得注意的是,林氏木業連續幾年都公佈了戰果,2013年1.6億元,2014年3.3億元,2015年5.1億,大概從2012年起,一直是傢俱類目的老大。

大材研究查詢到網上一個數據,正是2015年,林氏木業的銷售額已逼近25億元。

其中,2014年時,林氏木業開始做線下體驗店,佛山開了體驗館,後來又入駐萬達廣場等,幾年時間光這種門店已有幾十家。

這家公司現在的增速不像前幾年迅猛,但它在電商板塊積累的經驗,值得我們認真研讀。大材研究還是帶各位看幾個亮點。

1、起步更早,2007年就在淘寶賣傢俱,

沒有自己廠,跟廠家合作。一年多時間做成皇冠店鋪。一年後進駐淘寶商城。剛開始也沒有太多經營秘訣,背後也同有資本力撐,靠的是團隊人員點滴積累與淘寶營銷工具的使用。

但是創始人林佐義的老本行是網站建設,生意卻很差。說明一個道理,你在A行業做不通,並不代表你換個行業,還做不好。

另外,當你發現新的風口或工具的時候,馬上行動,小步嘗試,厚積勃發,有可能創造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現在的小程序、微分銷等,趕緊弄起來。

2、曾經自己建廠,但發現不行,後來全部委託代工廠,進行評估篩選,目前合作的廠子數量據說有200多家。

3、剛開始組建珠三角的配送安裝團隊,不過要從業主那裡收費。

後來在本地找公司或個人合作,客戶端是免費的,根據客戶對配送安裝服務人員的反饋,設計不同的獎勵。

另外,通過沉澱,擁有100多條專線的物流商。

4、運營4年後,就確定了全品類、多品牌戰略,一個品牌一個風格系列

,多品牌運作,後來涉足了八大主流風格,能夠提供所有住宅傢俱。

旗下有林氏、卡伊蓮、克莎蒂、卡法尼、亞蘭蒂斯等多個品牌,並不是一次性入駐天貓,而是分成了幾年時間。

5、2011年就看重產品的拍攝效果,外包給專業公司,將產品與場景結合起來。2013年的時候,自建1000多平方的拍攝基地,成為行業裡的榜樣。

總結的是大多屬於戰術層面的事兒,但正是這些積累,才造就瞭如今的林氏。

衛生潔具觸電比較晚一些,畢竟剛開始的時候,大家覺得浴室櫃、馬桶、浴缸等產品,業主看不到實物的話,網上不好賣。

何況電商要有價格優勢,走低價,會跟原來的經銷渠道產生衝突,非直營門店大多不配合,線下安裝的問題解決不了。

“老大哥”級別的九牧出手了,而且起步還挺早,2009年就開了淘寶店。

剛開始只是為了去庫存,後來發現賣得不錯,就在2010年正式啟動了電商戰略,組建專門的電商團隊,在2011年的雙11交鋒中,砍下300萬元銷售額。

之後,一路開掛,連續多年的衛浴銷冠。

2012年,3500萬。

2013年,1.2億元。

2014年,2億元。

2015年,2.5億元。

在九牧電商做大的路上,有幾點值得我們思考:

1、倉儲、物流等問題同樣光顧了九牧,同那些遇到問題就打退堂鼓的公司不一樣,高手與低手在能耐層面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尋找解決辦法的能力。

九牧在2012年試水O2O模式,引進訂單分流管理系統,發動線下經銷商變成服務商,為網購用戶提供本地服務支持。

事實上,大材研究觀察發現,絕大多數塗料、地板、衛浴潔具等建材公司,要想在電商板塊賞盡天下風光,有必要將經銷商、門店動員起來,面向網購用戶提供物流、安裝與售後服務,當然,雙方要談好收益分配。

收益定,事定!門店動,事成!

2、九牧專門為電商研製了產品,剛開始賣五金產品,後來賣馬桶、浴室櫃等,都有這種情況。其實到底跟門店的差別有多大,估計也只有廠家自己知道。

客觀來講, 不排除有很多公司,所提供的電商專供款,或者單獨的電商產品線,其實跟線下門店銷售的商品,差別並不是本質的。建材傢俱何嘗不是如此。

3、網上買的東西,同樣能享受到各種線下服務,後來又推五星定製,網購同樣可以獲得九牧設計師的定製支持,從空間設計、產品搭配,到設計效果圖輸出,與線下沒有區別。

作為建材傢俱公司,如果動員不了線下的力量,純粹做線上業務,這事兒的天花板很矮,很快就推不動,上不去。

更早的家居電商頭號玩家,應該有美樂樂傢俱的存在,一家剛開始風生水起的公司,一度聲稱年營收20億,可惜2015年後屢遭變故,風流早被雨打風吹去。

之前總部放在成都的,現在跑到深圳去了,由一家名叫深圳象限家居設計有限公司在運營。

2015年開始,從最高2771一路跌,跌跌不休,到今年,最高的周平均值才剛到1068。

3倍的跌落,美樂樂快要淪落到家居電商的二線梯隊。思考現狀固然重要,更有價值的還是尋找背後的原因。

剛開始的時候,美樂樂是一家淘品牌,在淘寶上賣貨,跟林氏木業差不多。

大概在2011年時,美樂樂退出淘寶,將精力轉向官網,並且在線下搭體驗店。2012年拿到4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隨後在2014年的時候,就聲稱開了200多家店。

這裡面其實犯了一個錯:完全退出淘寶。

截至目前,也沒有成功的獨立家居電商。宜家家居的官網訪問量雖然大,但它的營銷不靠網上賣,何況你暫時沒法跟宜家比的,起點差距太大。

夢想可以,需要兼顧現實。

即使放在服飾鞋帽、3C等行業裡,垂直電商品牌想靠自己的獨立商城獲勝,找不出幾家。除非那些做平臺的公司,靠著強有力的資本支持及成熟的市場環境,比如唯品會、聚美優品等,還能趟出一條大路。

也正是2014年的11月份,紅星美凱龍的高管袁伯銀,加盟美樂樂出任總裁。有意思的是,當年6月份的時候,網上曾傳出消息,時下的風雲人物、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曾造訪位於成都的美樂樂家居網總部。

這算得上它的高峰時期,不過,來自中國質量萬里行的信息顯示,當時收到了消費投訴35例,比2013年增長5倍。現在去網上搜索,能發現它的負面投訴依然不少。

一家創業期的公司,即使營收增長比較快,但口碑砸了,也可能後繼乏力。連基石都沒打好,怎麼能修高樓。

當時的業績看起來還不錯,2015年的時候,其估值一度超過5.7億美元。同一年,東易日盛入局,以1280萬美元購買了2.25%的股份。

東易日盛入股兩個月後,宜華木業入局,以8401.9萬美元的拿下18.21%的股份,按此計算,美樂樂估值已降到4.61億美元,比東易日盛收購時縮水1億美元。

引發外界諸多猜測的是,兩家上市公司相繼入股後,美樂樂的動盪期居然隨之到來。正是2015年,美樂樂創始人李永剛、黃輝,還有空降的總裁袁伯銀等,相繼離職。到2017年,CEO高揚也離開了,後來由沈毅接任,幹得也不長。

名聲在外的美樂樂,營收還算可觀,但持續虧損嚴重,有公開信息顯示,美樂樂2014年實現營收12.82億元,虧損1.33億元,2016年虧了1.26億元。2017年上半年繼續虧了幾千萬。

就是在這種經營環境下,美樂樂還在不斷開設線下門店,喊出了1000家的目標,其中包括了直營店,寄希望於靠速度取勝,其實資金鍊極度緊張,危機重重。

在市場積累沒有到一定程度,而且已開設的門店產能並不可觀的情況下,繼續實施擴張戰略,並非上策。

除非支持你的資金足夠雄厚,比如有上百億規模的資金等你用,而且公司自身也能快速造血。

要知道,以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的體量與影響力,也是直到2016年之後,才開始高歌猛進,加速開店的,此前很長一段時間,步子都是比較穩健的。

針對高管離職問題,當時有說法時,東易日盛入股後,預計提出了新的戰略要求,雙方無法達成共識,進而引發核心高管離場。畢竟東易日盛前腳發公告,黃輝後腳就閃人。

說到這裡,我覺得美樂樂跟凡客誠品有幾分相似,後者由陳年創辦,小米的雷軍投資,也曾經高歌猛進,劍指100億,後來產生鉅虧,連續轉型求變,直到現在也沒有扭轉局面。

美樂樂還能不能重拾榮光,這是一個富有挑戰的課題,我們也希望看到它縱橫天下、笑傲江湖的身影。

另外,實創裝飾、泥巴公社等裝修公司,其實也曾經在電商戰場躍馬揮刀,比如實創裝飾,2015年流傳在網上的信息是,當年居然拿下4.16億的業績。隨後的2016年,實創排在pingo國際後面。部分地方爆發危機後,實創的天貓店居然關了。

看似營收華麗麗的,其實甘苦自知,如果光為了雙11的營收數據好看,而忽略了真實的成交或者是利潤空間,其實有可能把企業帶到坑裡去。

這兩家裝修公司目前都遭遇嚴重的“馬失前蹄”,具體原因,大材研究曾經有兩篇文章做了分析:《To泛家居圈所有創業者:金剛鑽不夠硬,別攬瓷器活!》《從實創的麻煩到蘋果裝飾困局、一號家居網陷落,粗放式擴張的道路走不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