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借油茶產業助農民脫貧

中新網衡陽6月5日電 (王昊昊)油茶產業如何成為脫貧致富“利器”?5日在湖南衡陽舉行的2018年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上,湖南、安徽等省份相關負責人分享其借油茶產業助農民脫貧經驗。

油茶是中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長江以南廣為種植。截至2017年底,中國油茶種植面積擴大到6550萬畝。

據統計,中國的832個貧困縣中,有200多個分佈在油茶主產區。

衡陽油茶種植面積、茶油產量及產值均居中國地級市之首。近年來,該市大力推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發展模式,通過油茶產業直接幫扶的貧困戶達8247戶,貧困戶通過土地租金、投工投勞報酬、收益政策補助等方式共增加收入2740萬元(人民幣,下同),戶均增收3300餘元。

“衡陽正在全力打造7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油茶產業便是其中之一。衡陽將不忘富民初心,打造中國油茶第一強市。”衡陽市委書記鄭建新表示。

安徽亦有悠久的油茶種植歷史。安徽省林業廳黨組書記、廳長牛向陽介紹,該省將帶動幫扶貧困戶增收脫貧作為評選林業龍頭企業、示範家庭林場、農民林業合作社示範社的必要條件,力求把木本油料基地建成精準扶貧的示範帶動基地。目前,該省木本油料產業已累計帶動扶持3.5萬戶12萬名貧困人口脫貧,戶均收入達到3000餘元。

集“老、少、邊、山、貧”於一體的特困地區廣西省百色市創新先行發展油茶產業,探索出了聯動型、推動型、促動型、助動型四種油茶專業合作社發展模式。2017年,該市油茶種植面積、茶油產量和產值分別達170萬畝、7.6萬噸和26億元,助推貧困戶人均增收640元。目前,該市已有13054戶貧困戶52188人通過發展油茶產業脫貧。

金融機構也在探索油茶產業助農民脫貧之路。中國農業銀行江西省分行曾在中國金融系統率先推出“金穗油茶貸”,主要客戶為種植茶林的農戶。截至2018年5月末,該行累計發放“金穗油茶貸”31.84億元,貸款餘額19.02億元,支持1.8萬戶農戶和44個法人企業發展了133萬畝油茶林。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春良表示,將組建油茶扶貧合作社,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油茶產業扶貧模式,油茶種植、採摘等將優先吸納貧困人口投工投勞,支持貧困戶發展林下種植養殖,到2020年再吸納50萬貧困人口參與油茶產業發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