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的高分技巧,你值得擁有!

教師資格證報名考試科目一考試中,作文50分,佔據卷面很大的比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在有限的時間內寫出一篇規矩作文,已屬不易,又要結合師德、教育方法等,簡直要命。

於是很多同學習慣性像答簡答題一樣,“一二三點,總而言之”論述一篇作文。殊不知,這落入了作文的陷阱裡。

今天,就和大家講講,作一篇合格的考場作文應該如何練習準備!

1審題立意

所謂“審文體”,就是考生必須明白考試中要求寫作的文體是什麼,考試中常寫的文體有議論文、記敘文、散文等。

很顯然,如果不限文體的話,想快速完成一篇規矩作文,首選議論文。因為議論文的立意和結構佈局都比較容易掌握,考生能很快構思出文章的框架(標題、引論、本論、結論),也比較容易在短期內快速得高分。

作文常見的題型有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四大類。一旦審題出錯了,作文的立意再好,語言再優美華麗也難以得高分。

寫作文的高分技巧,你值得擁有!

下面是一些作文題目及立意解析:

材料一:

離別的回眸是不捨;關切的回眸是注目;人生的回眸是記憶;而歷史的回眸是正視。請以“回眸”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解析:

審題時候必須抓住關鍵詞明白“回眸”是什麼(對過去的審視和反思)? “回眸”的目的是什麼(回到最初的本真,最初的信仰)?

在立意的時候可以從個人、社會、歷史等不同角度,抓住“回眸是對過去的凝視,是與往昔的遙望,是一路走來悲喜交加的旅程,是人生積累的點滴記憶”等方面入手構思,將寫作的核心定在“人生之路要頻頻地回眸,看是否偏離了最初的信仰,看是否忘記了最初本真的模樣”。關注“教師資格證報名考試”微博

這樣寫作的時候才不能脫離實際,重點放在“過去”的闡述以及體悟而不是對“未來”的展望和空想上。

材料二:

目前,我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已達3.69億,在每個孩子背後是一雙雙深情關注的眼睛,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

中國的家庭教育,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現代教育觀念向家庭的滲透,家長與孩子民主平等關係的建立,家長們春風化雨般的言傳身教......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中國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問題。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成長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你對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請以“家庭教育”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角度自擬,不少於800字。

解析:

在擬題或寫作的時候重點應該從“教育”出發,結合一定得教育理念,圍繞著“家庭教育”,從家庭教育的得失成敗入手,正反兩方面看待。論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教育觀點,論述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尊重”和中國家庭教育的利弊等。

材料三:

見證是一種經歷,也是人生、社會記憶的凝聚。在生命歷程中,我們見證了人生的悲喜、社會的變遷;在歷史長河中,許多人或事物又成為歷史的見證。

請以“見證”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詩歌處,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徵鮮明。

解析:

材料四屬於“提示語+題目”類型的命題作文(上面的材料一和材料三也屬於此類型)。其特點是給出一段文字之後,再明確題目,要求考生寫作,這樣的命題作文要善於從材料的“提示語”中挖掘東西,本則材料從提示語中懂得“見證”是對人生的喜怒哀樂、社會的變遷發展的銘記,是對“有價值”的過去和當下的一種昇華和反思,個人和社會可能兼具“見證者”和“被見證者”的雙重身份。關注“教師資格證報名考試”微博

寫作時,從大的角度而言,可以從個人見證時代或者歷史、時代或者歷史成就個人出發,可以從個體生命的點點滴滴入手,更可以從萬物的週而復始出發。

材料四:以“一步與一生”為題作文。

解析:

命題作文最大的特點就是材料明確規定了作文的題目,暗示了作文寫作的大概範圍和方向,考生不能隨便擬題,寫作時也不能脫離題意。

材料五是直接命題型。審題的關注點只有題目本身,必須弄明白題目的含義:“一步”與“一生”是條件關係,一步步組成一人生,每一步都很重要,但又有許多步是可以重來的。

這樣在立意的時候方向才會更為明確。

只要打開思維、拓寬寫作思路,不僅僅侷限於“肯定的一步”,從“只有走好每一步,才能成就無憾一生,把握好人生關鍵的那一步,一步固然重要,但敢於推倒重來更為珍貴”等角度入手。

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必能脫穎而出,取得較高的分數。

材料五:

一塊冰在撒哈拉沙漠被太陽融化得只剩小小一塊。冰感嘆道:“沙漠是冰的地獄,北極才是冰的天堂。”沙對冰說:“冰在沙漠裡才最珍貴,冰在北極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你從上面的文字中獲得了怎樣的感悟,請在正確理解材料含義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解析:

材料六中,我們應該從材料中找核心關鍵性的語句“冰在沙漠裡才最珍貴,冰在北極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分析,很顯然,這則材料中“沙”的話才是核心,是對“本色”的肯定,是對人生態度的一種彰顯。所以我們寫作的時候就應該從“彰顯本色,揮灑自己的價值”角度入手,從走“與眾不同的道路,讓自己閃閃發光”的角度入手。

材料六:

一個木匠在森林裡看到一段樹根,他認為沒有什麼用處,但是一個藝術家卻認為它是一個在藝術方面的好材料。請根據以上材料寫一篇話題作文,文體不限。

解析:

材料七很顯然說的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即“眼界”的問題。立意時候從“眼界決定一切”入手,則不會偏離核心主旨。

另外,在此強調一下作文審題時還必須注意“審要求”。

備考時,考生需要從外在和內在兩個方面入手準備。外在上主要涉及作文的字數、題目、是否從教育角度寫作等。一般小學作文多要求600字左右,中學作文多在800字或1000字左右。

2、好標題

標題是“面子”,是作文的第一個亮點,具有“提示論點,揭示論題”的作用,構思一個好的標題是一項耗費智力和技術的活兒,同學們寫作前必須掌握標題寫作的基本方法。

首先,從形式上看,標題要簡潔明瞭,突出主旨。

常見的作文標題主要有:

並列短語(比如“言與行”、“讀書·理解·運用”、“忘記與銘記”)

偏正短語(比如“崇高的價值”、“我的教師夢”、“樂之人生”)

動賓短語(比如“說‘細節’”、“做一個有夢想的人”)

主謂短語(比如“勤能補拙”、“成就皆從辛勤來”、“最可貴的是好奇心”、“眼界決定一切”)

疑問句式(比如“你準備好了嗎?”、“你是巨人嗎”)

單複句式(比如“人貴有自知之明”、“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才”、“其身正,不令而行”、“不忘初心,守護精神家園”、“順應自我,實現價值”、“彰顯本色,揮灑生命之極”、“莫以‘望子成龍’的名義綁架了孩子”、“給生命一個笑臉”)

這6種常見且容易掌握的形式。 大家在平常練習時可以多做嘗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調整。關注“教師資格證報名考試”微博

比如,寫“莫以‘望子成龍’的名義綁架了孩子”這個標題,既借用跟家庭教育相關的成語命題,又一語中的揭示了作文的寫作方向—家庭教育。

其次,從寫作技巧上,標題要重點突出,點明主旨。

為了突出重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引用名言警句、成語典故、電影片名、歌曲名等擬題。

比如:《知識就是力量》、《近墨者未必黑》、《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救救孩子》、《莫讓浮雲遮望眼》、《不拘一格降人才》、《只緣身在此山中》等。

2、仿寫、借用、改寫成語、格言、俗語、歌詞擬題。

比如:《怎一個“慢”字了得》、《付出必有回報》、《生於改變,死於頑固》、《近水樓臺“賢”得月》、《人生自古誰無“挫”》、《誠以養德,信以修身》等。

3、巧用修辭手法擬題。

比如:《莫做“牆頭草”》、《人生需要掌聲》、《大事不幹,小事何成》、《幸運是汗水的紅利》、《生命是一朵常開不敗的花》等。

這樣的標題,既別出心裁,吸引眼球,又用一種巧妙的方式揭示了文章的寫作核心,比如“莫做‘牆頭草’”,就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通俗易懂地揭示了文章的寫作核心:有主見有個性有堅守的底線。

3、點睛結尾

結尾是文章的“豹尾”,是文章的完美收官。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方式。

1、點睛式

用凝練簡潔或富有哲理的語句歸納總結,揭示中心,點明意義,卒章顯志,可以起到歸納總結、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種方式的結尾由於以全文內容為依託,其實是中心的“再現”,能更好地彰顯主題。我們例文中的結尾可以歸為此類。

2、照應式

一是呼應標題。文章標題往往與話題、主題有直接的關係,文章結尾的呼應標題不但能強化主題,而且能顯示考生的話題意識。如《眼界決定一切》就可以這樣結尾:眼界決定一切。你站你的地方,是你腳下的位置;而你能看到最遠的視野,才是你應該去的遠方。窮千里目,上萬層樓,才能遠行千里,才能看到永恆。關注“教師資格證報名考試”微博

二是照應開頭。首尾照應,能達到收束全篇、突出主題的效果,給讀者以渾然天成的美感。 上面的例文也可以屬於此類。

3、引用式

用名言、俗語、警句、歌詞、詩文結尾,收束有力,餘音繞樑。能夠很好地增強文章的說服力,起到以少勝多、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