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修煉總歸八字,若想有所建樹,貧道建議此八本書不可不讀!

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這是丹道修煉之總訣,也就是三步曲。窮理可先

讀老莊《陰符》,次讀張三丰仙師的《道言淺近說》,呂祖仙師的《函三語錄》再讀白玉蟾仙師並李簡易真人的《辨惑論》,加上李道純真人《中和集》卷三之《問答語錄》,則丹經之理可明矣。至於儘性,三教典籍所論甚多,以道而言,讀一部青華老人的《唱道真言》,當有得一萬畢之效。至於命學,非讀《參同契》《悟真篇》不可,而以朱雲陽真人之闡幽最為精當。雖然如此,讀書之餘,不忘訪師。命功一塊,若無明師點破,萬難煉成。(書籍:《陰符》《道言淺近說》《函三語錄》《辨惑論》《中和集》《問答語錄》《參同契》《悟真篇》)

丹道修煉總歸八字,若想有所建樹,貧道建議此八本書不可不讀!

易有三易,所謂《連山》《歸藏》《周易》。學者說,《連山》為炎帝所著,《歸藏》出自黃帝手筆,《周易》為文王所演。又說,《連山》為夏朝易,《歸藏》為商朝易,《周易》為周朝易。後一種說法幾成定論。《連山》《歸藏》已失傳,但《周易》是否取周朝之易之意,值得商榷。我以為,《周易》之周,應有二意。其一是指週期,週而復始,萬物循環,從原點到終點最後又回到原點。老子所說的"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是也。這從《周易》卦爻可以完成一個大循環後,又回到乾坤。爻起於初九初六,終於上九上六,完成了一個小循環。無論大循環還是小循環,這個規律是不變的,故稱不易;在循環過程中,發生吉凶悔吝的變化,故稱變易;萬事萬物就在這個模式中運化生滅,故又稱簡易。其二是指周邊萬物,周流六虛,《中庸》所說的致廣大而盡精微,也就是說萬事萬物

的榮枯生滅,動靜閎闢都可以納入這個系統來解釋,周遍萬物,無所不及,此為周;如此,則"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把複雜多端的萬類納入到一個簡單的系統裡來把握,此為易,容易。合此說,是為周易。

丹道修煉總歸八字,若想有所建樹,貧道建議此八本書不可不讀!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誰都知道這句話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但諸葛亮又是引用誰的?我所知道的,先秦典籍如《淮南子》《文子》等都有這句話,《文子》先出,此話最早應出自《文子》。然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子是老子嫡傳弟子,老子之學,性命之學也。故此,文子的這句名言,離不了性命二字。諸葛亮把這句話應用到外王事功的修持上,當然也沒錯,也可說是活學活用,但與道家性命宗旨畢竟隔了一層。其實:“淡泊"是總持,明是《大學》明明德之明,可作顯解,志並非指志向,喜怒哀樂曰志。此句是說,淡泊就像一面鏡子,可察機微,可照見心中的喜怒哀樂(這些障道的東西),反過來說,就是人之所以有喜怒哀樂,是因為心境不淡泊,心不能如止水,此句其實講性功。下一句,地寧天清(靜),地坤天乾,地陰天陽,陰陽均衡和諧,生命才能長久(致遠),此句其實講命功。

丹道修煉總歸八字,若想有所建樹,貧道建議此八本書不可不讀!

修道之人,離不開性功與命功的修煉,修性即修心,修命即修身,也就是修身養心。在物慾縱橫的當下社會,人變得越來越功利,越來越急躁。貧道建議大家多讀一些聖賢書,每天積累一點點,五年十年後,您也算是飽學之士了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