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迷霧,樓市趨弱方向未改——房地產十日談

特別提示

本訂閱號中所涉及的證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團隊編寫,僅面向光大證券客戶中專業投資者客戶,用作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觀點的溝通交流。非光大證券專業投資客戶,請勿訂閱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

撥開迷霧,樓市趨弱方向未改——房地產十日談

張文朗 黃文靜

要點

近期,樓市衝突繁雜的信息頻現,如何撥開迷霧、探根究源,對判斷地產週期方向尤為重要。

政策上,因城施策,難改調控總基調。十餘城借“吸引人才”微調對地產調控政策,或是對前期過於嚴苛政策的糾偏,以防止房價暴跌、財政驟減引發系統風險,符合因城施策的初衷。而整體泡沫風險仍高,開年伊始全國樓市調控新政超50次,“房住不炒”的調控大方向難撼。

房價上,區域分化,難改調整大方向。一線房價跌回一年前,二三線同比繼續放緩。區域分化延續,一二線調控力度大的熱點城市遭遇降價潮,而部分非熱點調控城市仍在漲價。但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房價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的行列。

土地市場降溫,房企拍地更理性。1-2月百城住宅土地供應和成交面積同比均大幅回落,主要受去年初供地高基數、融資壓力增大、出讓條件越發嚴苛、土地儲備充裕、需求走弱等影響, 部分熱點城市頻現流拍,土地溢價率亦迴歸理性。

剔除季節性,銷售未起色。1月新房銷售同比暴增、提振信心,但2月驟降、大潑冷水,而這一波動主要受春節錯位的影響,季調後同比實則回落。部分三四線春節回鄉置業成交大增,但影響或短暫,上漲過快且缺乏基本面支撐的城市或面臨回調壓力。

庫存成交雙雙下滑,存銷比迴歸歷史均值,庫存最短缺的時候或已過去。

1、繁雜信息遮望眼,樓市到底向何方?

近期,樓市相互衝突的信息頻現。政策上一方面,近期蘭州、天津等十餘個市借“吸引人才”之名,為地產調控鬆綁,而另一方面,新年伊始全國各地發佈的調控加碼政策超50次。房價上,一方面,熱點一二線出現降價潮,而另一方面,一些非熱點二三線逆襲變身新貴,房價屢刷新高。拿地上,去年房企拿地增速不斷加快,看似不差錢,而另一方面,近期北京等地屢現土地流拍。

銷售上,1月30城新房銷售同比暴增、提振信心,但2月又驟降、大潑冷水;春節三四線回鄉置業成交暴增,而一二線淡季尤淡成交銳減。信息繁雜尤似迷霧遮望眼,使得投資者對現在到底是新一輪地產週期的起點,還是漫漫調整的下半場分歧較大。我們對今年以來樓市的政策和數據逐一分析,以期幫助大家撥開迷霧,看清方向。

2、因城施策,難改樓市調控總基調

從去年中、特別是今年初以來,十餘個城市為吸引和爭搶人才,放鬆落戶和限購政策,對房地產調控政策進行微調,包括蘭州、天津、青島、南京、廣州、西安、濟南、武漢、鄭州、淄博、無錫、成都、長沙等(表1)。這引發了市場對今年地方調控政策將邊際放鬆、甚至轉向的猜測。其實部分地區經歷了房價的較快調整、以及土地財政的大幅下滑,對去年過於嚴苛的調控政策進行糾偏,以防止房價大跌快跌引發系統性風險,符合因城施策的初衷。

撥開迷霧,樓市趨弱方向未改——房地產十日談

而整體看,房地產泡沫風險依然高企,房企槓桿仍在攀升,“房住不炒”的調控大方向難以撼動,2018年開年伊始,全國多地發佈的樓市調控政策已超過50次,調控政策力度總體不減。融資方面,央行2月初工作會議繼續強調“分城施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強化地產金融審慎管理,積極支持棚改和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京滬銀監局嚴查資金違規進樓市,限制併購貸款投向開發領域。而河北首套房貸利率上浮5%-10% 二套房上浮20%。土地供應方面,國土資源部和中央一號文件均強調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強調政府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深圳、杭州等市計劃增供土地,北京啟動產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制”,嚴防炒房炒地。限購限價方面,除了武漢、三亞、長沙等熱點二線加強調控外,泉州、淄博等房價上漲較快的三四線逐漸加入調控行列。而開發商通過提高裝修款變相漲價等市場行為也在得到規範。(表2)

撥開迷霧,樓市趨弱方向未改——房地產十日談

租購併舉的房地產長效機制加快推進。去年8月批准的13個城市集體建設用地建租賃房試點中,北京、上海已先行試點,而1月底另外 11個試點方案也已獲批,國土部住建部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參與試點建設,提供金融創新。除了租賃房供地和建設規劃外,各地政策探索不斷,北京鼓勵產業園區建宿舍,山東支持商辦、廠房改建租賃住房,而武漢發佈《租賃試行意見》。

撥開迷霧,樓市趨弱方向未改——房地產十日談

3、區域分化,難改房價調整大方向

一線房價跌回一年前,二三線同比繼續放緩。1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顯示,一線城市房價跌回一年前,同比由正轉負,二線與三線同比繼續放緩,環比增速亦在低位徘徊(圖1-2)。我們用“同比正增與負增的城市個數之差”、以及“同比增速加快與放緩的城市個數之差”來表示全國房價的大趨勢,這兩個指標均下滑至2016年中和2015年中以來的最低,說明全國樓市調整的大方向已然確立,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房價同比增速放緩(41個)或負增長(11個)的行列(圖3)。

因城施策延續。同比價格負增長的主要是一二線調控力度最大的熱點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廈門、杭州、南京、合肥、福州、無錫、成都、鄭州,而廈門房價同比持續回落至零附近。高頻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一線城市業主心理預期回溫,但更為客觀的經理指數則保持平穩,而實際成交的價格仍在下行通道。

1-2月,一線業主的中原報價指數在經歷了去年調控加碼的低迷後,業主心理預期有所回升,但仍在50%之下,說明降價業主的數量在減少,但仍然過半。而更為理性的中原經理人指數依然維持低位。而從1月實際成交價來看,環比仍在下行且轉為負增長(圖4)。

同比漲幅擴大或高企的城市則集中在非熱點調控城市,如哈爾濱、瀋陽、大連、貴陽、昆明、西安、常德等城市。但“房住不炒”的調控大方向下,全國房價總體調整的大趨勢不改。3月“小陽春”即將來臨,但或也很難在嚴格調控下實現突圍,銷售壓力較大的房企已開始降價保量。而前期漲幅較快、調控較嚴的城市或繼續遭遇“降價潮”。

撥開迷霧,樓市趨弱方向未改——房地產十日談

撥開迷霧,樓市趨弱方向未改——房地產十日談

4、土地市場降溫,房企拍地更理性

高基數致供地放緩,緊信用下溢價率迴歸理性。1-2月100大中城市住宅類土地供應面積和成交面積分別由17年的20%和36%回落至6%和-23%,儘管供地掛牌均價和成交樓面均價同比較17年底有所回升,但價升不敵量縮,成交土地總價同比由去年的46%回落至-2%。而成交土地溢價率由16年86%的高點,下滑至去年初的56%,今年1-2月進一步回落至19.6%,房企拿地迴歸理性。

這是因為:1)去年初各地方政府加大土地供應造成高基數,而今年1-2月各地土地供應並沒有那麼快(尤其是一線和三線);2)房企去年積極拿地靠吃老本(由於16年旺銷回款、融資條件寬鬆),而這些資金逐漸消耗殆盡,融資條件大幅收緊,房企資金壓力越來越大[1];3)土地出讓條件愈發嚴苛(限價、自持、共有產權等增多),侵蝕利潤空間;4)且與去年需求仍旺、房企土地儲備不足的狀況不同,房企從去年初“有地必拿”的狀況轉變為謹慎挑選,更為理性。以北京為例,2017年底土拍市場以流拍收官,而春節後首次土地出讓的兩宗土地中,一宗再次出現無人報名而流拍,另一宗則以底價成交。

撥開迷霧,樓市趨弱方向未改——房地產十日談

5、剔除季節性,銷售未起色,三四線回鄉置業或短暫

1月30個大中城市[2]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由-15%轉正至7%,一二三線均出現好轉,不少人士解讀為銷售開始回暖,但2月成交同比再度轉跌至-35%,一些投資者對銷售再度轉為悲觀(圖7)。而這一波動主要是由於春節錯位的影響,如果調整春節影響和季節性,1-2月季調同比由去年底的-15%小幅回落至-18%,30城銷售並未起色,其中一線銷售面積同比由-15%大幅回落至-34%,二線由1%轉負至-1%,而春節返鄉置業高峰疊加房企降價促銷,三線成交同比由-38%回升至-35%(圖8),克爾瑞監測的27個三四線城市春節期間成交面積同比增幅更是高達46%。但返鄉置業影響或短暫,且三四線市場紅利大都提前兌現,尤其是上漲過快且缺乏基本面支撐的城市,或將成調控重點,面臨回調壓力。

撥開迷霧,樓市趨弱方向未改——房地產十日談

6、庫存成交雙下滑,存銷比迴歸歷史均值

十大城市[3]商品房狹義庫存(可售面積)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持續下滑,較高點已下滑35%,但成交亦在下滑,較2016年中高點已回落43%(圖9),存銷比在2016年三季度末觸及6.5個月的低位後,目前已經回升至10個月的八年均值位置(圖10)。儘管個別熱銷城市仍然面臨庫存不足的困境,但隨著銷售的放緩,庫存最短缺的時候或已過去。

撥開迷霧,樓市趨弱方向未改——房地產十日談

[1] 張文朗,黃文靜,《房企的錢袋子到底有多緊?》,宏觀專題報告,2017年10月25日

[2] 30大中城市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武漢、南昌、成都、青島、蘇州、福州、廈門、長沙、哈爾濱、長春、無錫、東莞、昆明、石家莊、惠州、包頭、揚州、安慶、岳陽、韶關、南寧、蘭州、江陰。

[3] 十大城市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青島、蘇州、南昌、廈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