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感悟|扁鵲見蔡桓公之SQE篇

《黃帝內經》道:“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孫思邈《千金要方.診候》曰:“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在我們初中學習的《扁鵲見蔡桓公》中便將上醫的高超之處講得真真切切!也許大家永遠都不會忘記當初最可恨的課後練習中“背誦全文”那四個字,如今也許都忘記了,但是蔡桓公那句經典的“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卻永遠不會忘記。

如果將我們每一個SQE,我簡稱E,都看成一個醫者,而將供應商比做蔡桓公,各位同行覺得如何?

當我們前期開發供應商的時候,算是初次見面: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這算是前期評審和風險評估,看看眼前這供應商雖然有些風險,但是這些風險都是可以及早整改,然後將風險規避掉的,有些供應商悉心聽取SQE的意見,按照客戶要求制定整改計劃,然後我們就會將其納入到我們的合格供方清單裡面。有些供應商則對SQE提出的建議表面上虛心接受,但內心或者體系上就是排斥,正所謂的: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供應商之所以固執地堅信“寡人無疾”原因有二。其一,是橫向對比發現周邊同行都是這麼幹的,所以認為自己和大家一樣,不需要提升整改,但是隻看到表面卻沒有深入看到系統;其二,是縱向對比,我當年開始幹這個行當的時候,全中國都不知道這個東西怎麼搞,唯獨我通過辛勤勞動和聰明才智搞出來了,所以這個行業就應該像我們這樣弄,我就是標杆,沒有更好的工藝和方案了。然後附和一句“SQE的要求都是紙上談兵”,真正能賺錢的還是技術,他們就願意搞那一套吹毛求疵地不增值要求。於是乎,“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當供應商被納入到我們的合格供方清單的時候,後續就會有陸續的新項目定點給他們,當定點給供應商新項目的時候,雙方一起做設計評審,作為SQE無非需要確認2點:供應商有適宜的生產設備和適宜的檢測設備,因為有了這2點我們相信供應商能夠做出圖紙要求的產品,同時能夠識別產品的質量風險。

可是供應商偏偏就是生產設備方面有差距,檢測設備方面不具備,那作為SQE必須要強行其更新現有設備,購買新設備。一提到投資花錢,供應商更是振振有詞啦:項目報價低,採購殺價狠,產品要求高,整體利潤薄,行業不景氣,企業經營難,人力成本高,產線自動化程度低;但是作為SQE必須堅持自己的觀點:適宜的生產設備和適宜的檢測設備;不然SQE就要硬著頭皮找到研發去放寬公差降低要求,來迎合供應商下三濫的設備體系。於是乎: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等到交OTS樣件,你發現項目質量不斷找你交涉:兄弟,供應商產品這個尺寸不行,那個尺寸不行,功能不行,外觀不行,於是乎你要求供應商分析問題原因,制定快速整改方案,供應商又開始不高興了,這個產品要求真高,我們其他客戶的要求怎麼怎麼怎麼,你們的設計怎麼怎麼怎麼,我們希望能夠偏差放大,不然我們真的很難保證尺寸特性能夠滿足現在的公差要求啊。

偏差申請???籤還是不籤???項目量產在即,供應商拖後腿,怎麼辦???這就是所謂的: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OTS晃晃悠悠,聲嘶力竭地互相妥協,最後勉強能用,還是客戶調整了工藝方案適配供應商產品的低精度。那麼咱們就過程審核,準備PPAP吧。走進現場,那叫一個混亂啊,前期開發時候要求做的整改早就不翼而飛,因為自始至終供應商就沒從心底認可過要將整個生產體系整改提升到你們要求的理想狀態。你想要份作業指導書,他說沒有,因為技術全在工人腦子裡,他們都是熟練工,非常熟悉操作了。你說想看看模具和設備的維護保養,備品備件的管理情況,他給你一本模具履歷,比用過的衛生紙還不堪入目。你說你想看看原材料的先進先出,他自信地指著牆上的幾個大字“原材料領取必須FIFO”,然後你看著倉庫歪斜的貨架,凌亂的堆積,腿跟灌了鉛似的就是抬不起來,因為你滿腦子都在想:如果走進去貨架突然倒塌,你有哪幾條逃生路線。你跟他們要工藝驗證報告,他們口口聲聲說有,就是遲遲拿不出來,你再三催促,他們滿臉春風笑意地請教“工藝驗證報告是個啥?”你說你想看看熔接痕的檢驗,他們帶你走進車間外面一個露天的巷子裡,映入眼簾的是幾口裝著鹽酸的大缸,工人把產品扔進去,隨後轉身在旁邊抽菸,菸圈兒伴著鹽酸揮發的白霧,你放佛是西遊記裡面被妖怪捉住準備蒸著吃的唐僧,苦言相勸“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命脈,忽視質量等於自殺,回頭是岸”... ...

正所謂: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質量感悟|扁鵲見蔡桓公之SQE篇

量產,這是個多麼神聖而又沉重的話題啊,這樣的供應商你說量產?如何敢籤PSW。但客戶的不能夠聽你解釋,因為客戶不能因為你的任何理由耽擱其產品的按時上市。於是乎,交付伴隨著sorting,交付伴隨著換貨,交付伴隨著GP12,交付伴隨著妥協調整生產計劃,你不斷被產線投訴,給你開事故,讓你做整改,讓供應商檢討快速響應。最終你無法忍受如此強大的精神壓力,在一個電閃雷鳴的下午提交了“辭職報告”,在你離開後,接班的同事說後來召回了。於是乎: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質量感悟|扁鵲見蔡桓公之SQE篇

後記:最近三星Note7的爆炸事件,引發了質量界的各種聲音,作為韓國第一大企業,卻因為電池供應商問題導致股價暴跌,產品召回,這根本不是偶然。也許你覺得上述的《扁鵲見蔡桓公之SQE篇》比較誇張,是的,因為我將我工作中所有供應商的缺點都總結在一個假想的供應商身上,於是乎你會說,這種供應商怎麼可能有!放大地去看,每一次召回,每一次嚴重質量事故,都跟供應商細微的疏忽和大意有關,所以SQE要提高自身的技能,在能力上學習扁鵲:治未病,治未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