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小美”西安公司人去樓空 合作商稱已撤櫃

“果小美”西安公司人去楼空 合作商称已撤柜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繼共享單車之後,無人貨架這種共享經濟模式再次引發創業者的關注和思考。

果小美西安公司大門緊鎖

“果小美”西安公司人去楼空 合作商称已撤柜
“果小美”西安公司人去楼空 合作商称已撤柜

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果小美目前為“存續”狀態

果小美前述工作人員郭浩介紹,果小美目前轉型“輕模式”運營,部分城市已經撤站,據說只保留成都總部。西安果小美已經撤站了。他大約是2017年下半年入職果小美西安公司,12月份大量推廣果小美無人貨架,免費安裝,免費配送。郭浩表示,“其實這個公司還是很不錯的,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今年春天,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一天通知說不做了,然後我也就離職了。”

西安已找不到果小美 “頭部”企業陷入停運風波

大約從去年開始,無人零售領域持續火熱,僅在辦公室無人零售貨架領域,已有成都的果小美、北京的哈米科技、上海的猩便利等相繼入局。但是,風靡以後開始優勝劣汰。

不光西安,果小美在山東臨沂也悄然撤架。進入2018年,七隻考拉、gogo小超、豹便利等無人貨架創業公司陸續爆出撤點、裁員、倒閉的消息。有的還因為點位(網點位置)競爭陷入“偷貨櫃”的口水戰,而累計融資超過5億元的無人貨架頭部企業果小美則陷入停運風波。儘管果小美回應稱“堅定看好辦公室零售場景,線下貨架業務會繼續向前推進”,但其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多地均有貨架停滯,停止運營的“空貨架”被業內稱為“殭屍貨架”,其中涉及的品牌包括果小美和猩便利等。

無人貨架面臨多方“痛點” 精細化運營是關鍵

曾經多家入局,如今卻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有人嘆息有人無奈。

西安市民劉女士比較關注無人貨架,“感覺很亂的樣子”。

中信建投證券投資顧問孫佳欣分析,讓上班族在辦公室內加餐,類似這樣“懶人經濟”的思路有一定道理,但實際運營會面臨許多問題。

有上市公司否認將收購果小美

面對目前的困局,有的貨架企業自我調整、裁員降薪,有的開始尋求大企業合作。有市場人士表示,無人貨架倒閉潮風口不再,下半場恐遭大企業收割。

不過,部分貨架企業的下一步合作調整情況並不順利。比如,5月28日,對於有關公司欲收購果小美的市場傳聞,華星創業在全景網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稱“公司沒有該計劃”。

如果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無人貨架,近在身邊,隨用隨取,用戶體驗簡單流暢。作為新零售的探索標杆,無疑是零售業進化的高級形態。但其頻出問題的原因在於,入局匆忙,並未看懂無人貨架作為零售業的本質。表象是快速鋪設點位,而深層是零售。點位鋪設之後,由於後期的供應鏈跟不上,並不算真正運轉起來。

與莽撞地追求點位規模不同,便利零售追求的是高質量增長、精細化運營。從此角度來說,無人貨架行業的“剎車”,也是不同行業在早期的必經階段,市場前景不該被輕易否定。果小美以辦公室零售場景為核心的熟人拼團電商,“合箱拼團、團長代收”的模式將大大降低商戶的物流成本。但因其主要流量還是來自貨架用戶,辦公室拼團的成功與否,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其主要業務無人貨架的運營情況。

看好應用場景但缺乏門檻考驗創業者綜合實力

從快速發展到“急剎車”,無人貨架行業的現狀也引發了西安不少創投圈人士的關注。

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底,無人零售市場中開放貨架累計落地2.5萬個左右,資本看好線下辦公室場景並紛紛湧入,把無人貨架作為線下流量入口。到2018年上半年,無人貨架行業風雲突變,蜂擁而上的無人貨架企業也開始出現洗牌和分化。有業內人士透露,很多無人貨架最初預想的商品丟失、盜損率可以控制在5%-10%,但實際運作中遠遠超過預期,盜損率高達30%-50%。

何振兵表示看好未來前景,其消費場景是正確的,如今一些寫字樓裡的白領,特別是中小型公司沒有食堂或者餐飲場所,本身工作強度比較高,尤其是腦力勞動者,這個群體會有實實在在的需求。確實存在這個應用場景,隨著這種商業模式落地,解決方案也會不斷優化,比如投放設備的成本逐步下降,設備不斷迭代、人工成本和人力費用增加,二者擠壓之後應該會出現一個商業機會,比如無人販賣機或無人貨櫃。在支付、補貨方面很容易形成一個準確數據,能極大地降低整個行業的供應成本。但是,這個場景逐步爆發需要有一定的技術解決手段、供應鏈管理能力、設備技術能力。

這個行業的創業者應該注意什麼?何振兵表示,除了資本實力外,還需要技術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等綜合商業運營和維護能力。目前看好這個產業,但一定不是無人貨架,可能是智能貨櫃或者有保護措施、能夠封閉式管理的其他項目。目前對資本和投資取向來說,對無人貨架這類項目不是很感興趣,因為其壁壘比較低、缺乏足夠高的門檻。

無人貨架未來或有三種趨勢

無人貨架這種新零售模式是與辦公室場景“水土不服”嗎?無人貨架行業又將何去何從?經緯中國董事總經理錢坤錶示,零售行業大多數的競爭在過去的一年裡比較浮躁,浮躁的競爭沒有讓企業提高內功,而是讓企業將擴張放在首位,這導致無序競爭。“我認為無人貨架是被資本毀掉的行業”。

“在一些城市月租500元、日成交額10元,盜損率50%,確實不太容易盈利。”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看似熱火朝天的“無人零售”領域其實存在很多挑戰:第一,街頭路邊有小麵館、便利店,地鐵裡有自助售貨機,無人貨架並不佔太多優勢;第二,無人貨架主要擺放在寫字樓的辦公室內,不符合一些管理者的辦公區域不能吃東西的初衷。

曾被資本看好的無人貨架遭遇“生死劫”,有幾家能存活下來?業內人士分析,五花八門的共享經濟開始退潮,潮起又潮落,就看誰真正抓住了消費者。從市場格局看,會有二三家新型創業企業跑出來,而對於零售巨頭來講,無人貨架將成為零售生態的一環。無人貨架的未來趨勢可能有三種情況:一是大佬收割,市場發展成熟後,資金雄厚的大佬們衝進來收割一輪,小公司退場;二是站隊大佬,發展好的頭部無人貨架公司將被收入大佬麾下,和大佬合作;三是馬太效應中優勝劣汰,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果小美”西安公司人去楼空 合作商称已撤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