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風控丨及時離場,謹防“溫水煮青蛙”!

近來相關業務的風險呈現多發趨勢,因“三查”不到位引發的信用風險尤為突出,直接因素更是缺乏“離場”意識,筆者常與風險貸款“近距離”接觸,感觸良多,在工作之餘,拾掇一二,希望本篇離場的“馬後炮”能略有所用,以作前車之鑑。

案例經過:

某機構客戶蔡某,從事鱸魚養殖,調查時主要資產為存貨782萬元,固定資產為養殖網箱50萬元和一輛福特私家車10萬,其它經營資產為妻子地磅站投資10萬元,其它非經營資產為農村無證立地房70萬元。負債為銀行借款170萬元(農村合作銀行3筆各30萬元,總計90萬元,郵政分期20萬元,永興村鎮銀行60萬元,信用卡負債27萬元),社會集資150萬元來自朋友。權益603.6萬元。

損益情況:

報表無顯示淡旺季,每月銷售50萬元,其中飼料成本25萬元,魚苗成本12萬元,毛利13萬元。月固定費用項目,工資2萬元,租金0.5萬元,交際費用0.4萬元,交通費用0.1萬元,水電費用0.05萬元,維護費0.1萬元,物資損耗0.4萬元,稅收0.03萬元,總計3.57萬元,淨利潤9.42萬元,每月家庭開支0.5萬元,年可支配收入達到107萬元;

生意特點:

從1994年開始經營,穩步增長,直到2011年銷售產值達到680萬左右,目前擁有一份水產出口證(是否唯一有待考證,但估計辦理門檻比較高),一般每年四五月份從山東購買魚苗,八月份開始逐漸進入春節前後的銷售旺季。本次借款主要用於購買魚飼料及魚苗。

該客戶於2013年春節前由於社會“刀款”逼迫,數值不詳,所養殖的魚等被作抵債,客戶外逃他鄉。推測其農村合作銀行貸款2筆總計60萬元的貸款應該由“刀款”資金歸還,但被卡貸,然後資金鍊斷裂,引發外逃。之後某城商行每月利息歸還均有逾期,本金到期後也發生逾期,後陸續由擔保人歸還。

分析客戶逾期時(5月21日)的個人信用報告,2013年6月27日到期的郵政儲蓄貸款20萬元,分期還款,貸款餘額8.66萬元,已列為可疑;2013年8月5日到期的永興村鎮銀行貸款60萬元,已列為關注;2013年5月8日到期的農村合作銀行貸款30萬元,正常狀態但逾期;2013年5月14日到期的台州銀行貸款30萬元,正常狀態但逾期。信用卡若干金額。但分析其自2007年2月第一次信貸經歷以來,當時某城商行發放其第一筆貸款20萬元,到2013年5月的30萬元授信逾期,長期合作的喜悅與最後催收的憂愁,亦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系統中保存最早的調查表記錄只有2008年8月的報表,當時主要資產為存款4萬元,存貨390萬元,網箱38.6萬元,汽車19.5萬元,兩間兩層的老房子,負債為農村合作銀行30萬元,車貸11.3萬元,某城商行申請授信10萬元,但有多個朋友社會集資200萬元(月利率一分三)。所有者權益241萬元,平均年可支配收入50萬元左右。

縱觀始末,客戶表現良好的方面,生意規模擴大,重點為存貨數量增加,換了一輛車,新建一棟農村立地房。不利的方面是客戶負債逐年遞增,且資金歸行率急速下降,同時其社會負債的多寡根本無法得知。姑且在此“事後諸葛”一下,整個信貸過程其實風險疑點諸多,當然信貸審批可能顧及其他要素的平衡,在此姑且不論,僅從風險控制角度探討分析:

問題一

2011年5月某城商行第六次授信時,客戶權益增長比較平緩,而其銀行負債增加100多萬元,並尋求了永興村鎮銀行70萬元和民泰商業銀行10萬元的貸款,此時某城商行給予增貸至無積數30萬元,授信上採取了追隨跟進策略。但此時客戶受眾多金融資金入充,並受當地養殖龍頭的明星光環籠罩,雖採取了一定的盲目擴張,但此時規模擴大顯著,並展現較好的經營積累,風險並沒有凸顯,但激進的負債策略為後續沉重的財務負擔埋下隱患。我們後續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情況,如何看待此類的客戶的屬性,是繼續加大支持力度還是考慮在何種情況下退出,可能我們當時有過擔心和糾結,但更多的是“暈輪效應”引致的自我安慰:政府重視,規模擴大,短期基本不會出事。

問題二

信用卡申請和使用逐漸增大,如果信貸規模擴大是經營規模擴大的必須,但是信用卡長期透支應該是錦花簇擁中的那一抹暗色,能承受近30萬元信用卡長期高比例甚至全額透支,承受月支付利息近5000元左右,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資金的持續緊張態勢,但是比較遺憾,由於當地客戶的透支習慣,普遍存在三四張以上信用卡全額透支,我們或許已經習慣了這種狀態,逐漸變得熟視無睹。

問題三

客戶存貨的疑點,由於該養殖行業的生產週期基本為一年左右,且投苗,銷售旺季的時間比較固定,而5月與11月調查時點的鮮活存貨規模基本沒有區別,且每次均有所遞增,根據報表描述,三四月份是投苗期,按理五月份時點調查表應該擁有較少的存貨,魚需要成長時間。以2011年5月為例,2011年5月存貨603萬元,年銷售680萬元(根據報表毛利潤水平,年銷售成本為550萬元左右),即客戶該時點的存貨可以滿足下一週期的銷售(8月之後進入銷售旺季),同時通過餵養魚的價值在下一週期中應該超過603萬元,特別是七八月份鱸魚的快速成長期,因此,客戶時點的存貨數量下一週期根本沒有賣完,再繼續餵養大魚即意味著虧本,高存貨是應該被重點關注的,且我們調查時根本無法核實水面下的活魚數量,只能通過客戶的描述和前期的銷售情況,而實際是客戶擁有台州水產出口證,不排除別人掛靠其名下對外銷售鱸魚產生出口產值虛增。

問題四

他行的授信變化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在2011年11月時點,客戶的銀行負債出現一個明顯的拐點,郵政儲蓄貸款從20萬元降低至10萬元,永興村鎮銀行貸款從70萬元降低至60萬元,總降幅不多,但這是一個信號,即各金融機構不如此前那般充分信任,積極給予授信,出現了一種觀望的心態,當然我們繼續授信26萬元積數貸款,採取的應對措施並不顯著,此時可以如郵政儲蓄一樣考慮較大幅度的降低授信以觀望,再根據後續情況發展採取措施,退可守,進可攻!

2012年5月某城商行第八次授信之時,農村合作銀行突然增加授信,分3筆總計授信90萬元,郵政儲蓄銀行改變還款方式,由“一次性歸還”轉為“按月歸還”,無法準確還原當時的分析過程,對銀行負債的再創新高依然無動於衷。

而最後出現的退出授信時機,在2012年8月民泰商業銀行退出授信,客戶賬戶流水萎縮的情況下,2012年11月某城商行再一次給予授信,令人對其風險的不敏感而扼腕嘆息,緊接著是農村合作銀行的兩筆總計60萬元卡貸,客戶其他社會“高利貸”催債,資金鍊斷裂。

問題五

高負債風險的持續麻木,如果說剛開始的銀行負債劇增還能引起我們的重視,但溫水煮青蛙,讓我們逐漸的適應了這種風險預警指標,同時由於場地搬遷至樂清,監控難以有效到位,客戶實際上已出現個人道德風險,並開始社會高利融資,但由於社會負債的隱秘性難以準確把控,同時鑑於業務壓力和客戶滿意度的考慮,過於相信客戶,難以在風險控制和業務發展中找到合理的平衡點,當然高負債風險駕馭能力不足仍是當前信貸行為中的較大問題。可以考慮借鑑民泰商業銀行,我們不應該完全認為其是一種運氣而及時推出,也許更多的是風險認識的“先知先覺”;也可以學習農村合作銀行的“欲擒故縱”,以一筆被強化擔保的30萬元追加授信,以消除客戶疑慮,換取前2筆總計60萬元的安全回收,而這筆追加的30萬元因為預先設定的高質擔保而實現風險轉嫁。

問題六

損益分析失真,2012年11月調查表顯示年銷售額600萬元(12月*50萬/月),而2011年5月調查表顯示年銷售額已達到680萬元,存貨上漲顯著,而銷售並沒有跟上,是養殖規模的虛增還是奇貨可居,需要花一兩年時間去等待銷售時機?而在銷售產值未顯著上升的情況下,出現另一匪夷所思的現象:2012年11月當期年度可支配收入達到107萬元,而2011年5月當期年可支配收入只有78萬元,如何實現在銷售額下降12%的同時實現可支配收入增長37%的盈利能力提升?我們發現其中的主要費用減少項是“油費及其它”,並且已作提示的各類負債約380萬元的年財務支出(以平均一分的利息保守估算)將達45萬元未列入經營成本,這對可支配利潤和資本積累交叉檢驗起著決定性作用,卻沒有得到真實的反映,且可以發現,其客觀估計的盈虧水平受財務費用的侵蝕,呈現下降趨勢,甚至不如2008年的盈餘水平。

問題七

客戶生產經營現金流的分析缺失,客戶每年的利潤積累體現在哪裡?應該說是存貨,但是鮮活存貨不可能一下子增加,需要我們以飼料等形式逐日的投放下去,而其盈利在轉化成存貨的過程中,正常情況下持有資金理應呈現“下坡式”的遞減,進一步反映在負債上應該有所起伏和波動,具體可參考《小本貸款交叉檢驗(三)》一文,而該客戶負債保持平穩且略有上升,而出口交易一次達100多萬的貨款,銀行交易流水也無反映其資金回籠的變化,那解釋只有如下幾個:一是客戶銷售後不還貸款也不存銀行以大量現金持有在家,購料時拿現金支付;二是客戶取得銷售款項後首先歸還社會“高利”;三是客戶將大部分的收入以賭博等形式直接揮霍和個人高檔消費,特別是春節期間的銷售收入。但是從該客戶的資金流分析,應該後兩者兼有之。

盡信書,不如無書!在客戶調查也同樣適用,如何真正做到“眼見為實”,特別是諸如水產養殖等透視難度大的行業,完全相信客戶所言,不加以思考和分析,“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授信風險將大大增加。風險是信貸的共生物,如影隨形,我們當心存敬畏,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可利令智昏、疏忽大意,才能駕馭風險、及時離場,為信貸拓展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