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在這個信息氾濫的時代,每個人都難免淪為吃瓜群眾,在圍觀中被無窮無盡的信息裹挾著往前。

我們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說不盡的話題。我們似乎懂了很多,會了很多。

但是,每天被那麼多事包圍,誰又是真的充實呢?每個人難免都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驚訝於自己的一無所知,而恐慌感會進一步拷問自己,為什麼還在原地踏步?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更讓人恐慌的是,總有人在成長,他們讀書、思考,成為了有深度的人。我們害怕自己的膚淺暴露於人前,又痛恨自己的無知無處躲藏。

與其害怕,倒不如學著改變。

經濟管理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原則》 瑞·達利歐 著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原則,總是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來。瑞·達利歐也一樣,在公司年會上請脫衣舞女郎,甩老闆巴掌。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瑞·達利歐一樣有才華和機會,在掉到地上之後還能爬起來。

瑞·達利歐失敗之後,吸取教訓,積累經驗,靠著自己的500多條原則,從0開始,成了1500億美元資產的管理者。

瑞·達利歐說,“我一生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一種以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是它幫助我發現真相是什麼,並據此如何行動。”

這本書上市兩個月銷量超過百萬,更是創下單日銷量1.5萬冊的記錄。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21世紀資本論》 托馬斯•皮凱蒂 著

你有沒有感覺,雖然你也上班,也有點錢,但是跟富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作者對比了300年的工資和財富,告訴大家,你的感覺是對的。

為什麼現如今的80/90後普遍活在焦慮當中,就是因為大家比父母一代更沒有希望。

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解決的思路,目前看起來真的是非常不靠譜,因為他建議對富人徵收80%的稅。

《資本論》已經影響了整個世界,而《21世紀資本論》的影響剛剛開始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錯誤”的行為》 理查德·泰勒 著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理查德·泰勒作品。

用心理學來分析經濟決策,會有什麼樣的發現?理查德·泰勒發現,很多人在花錢或者做決定的時候,腦子一熱,感覺對了就出手,跟傳統的經濟學理論所假設的理性完全不搭邊。

本書就從心理賬戶、自我控制、公平問題和金融市場四個方面來分析正常人為什麼會迷糊,會犯錯。作者提出,在做經濟研究和制定政策的時候,應該把普通人的非理性因素考慮進來。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貧窮的本質》 阿比吉特•班納吉 埃斯特•迪弗洛 著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慈善那麼多,窮的地區依然很窮?

那是因為,現如今的很多扶貧都是建立在對窮人的誤解之上的,是註定無法根治貧窮的。比如,窮人不是吃不飽,而是營養不全面;窮人不是不看病,而是不注重預防;窮人也不是不想上學,而是學校教育質量低下,回報遙遙無期;窮人也不想生那麼多孩子,但是多一個孩子就意味著他們老了多一個靠得住的機會。

社會,在一如既往地歧視窮人,給窮人的生活製造困難。想要真正改變貧窮,首先得消除這些誤解。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創新者》 沃爾特•艾薩克森 著

對於天才,我們總是越瞭解越敬畏。《史蒂夫·喬布斯傳》作者的新作,講述了計算機和互聯網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

作者細數了那些計算機領域的天才、黑客、企業家們,他們秉承著開放與共享的精神,通過跨越世代的合作,讓科技實現了創造性的飛躍,而他們沉澱下來的社會和文化力量成為了滋養創新的堅實土壤。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窮查理寶典》 彼得·考夫曼 著

巴菲特背後的男人。

查理·芒格之所以從律師轉行做投資,是因為他在離婚又重組家庭之後,發現做律師養8個孩子實在是太吃力了。

在跟巴菲特組隊之後,芒格對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影響很大。

芒格有很多樸素的生活和投資經驗,這些經驗都是他通過研究別人的錯誤得來的。在這本書裡,他一一進行了分享。

前沿新知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基因傳》 悉達多•穆克吉 著

2018年最好的科普書。

這真是一個嚴肅而又充滿倫理的問題。

基因的發展還沒有多少年,到目前也還有很多限制因素,但是它對人類倫理和公平的挑戰,甚至都吸引了比爾·蓋茨的注意力。

比爾·蓋茨在談到本書是做出瞭如下評價:“我想到了許多道德問題。比如,如果產前檢查說,你的孩子的智商很可能只有80,除非對他的基因做一些改編,你該怎麼辦?如果私人診所對病人說,可以把他們孩子的智商從高推到非常高,該怎麼辦?這會加劇不平等,尤其當只有富人才能用到這些技術。可以對基因加以編寫來減少自閉症的病例嗎?那是否意味著會減少人類的多樣性,甚至會消除未來出現圖靈那樣的人的可能性?”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人類簡史》 尤瓦爾·赫拉利 著

“實在是太刺激了,看完了真的是忍不住要讚美他。”

作者說,人類學會的用火、使用工具這些實在是小技能,真正學到手的大招是虛構故事的能力。正是因為人類學會了日常放大招,所以人類才能走出森林,消滅其他動物,聚集在一起,成就今天的輝煌。

本書試圖講清楚人類歷史和未來,但是,它沒有拘泥於具體的國家、文明,而是把關注點放在人類。人類是怎樣從一種普通的動物走向生物鏈的頂端,而後又要走向何處,這是作者關注的問題。站在關心全人類命運的宏觀角度,作者有擔憂,因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人類會講故事的大招即將被破解。到時候,人類又要怎麼辦呢?

本書絕對會顛覆你的三觀。自從2012年首次出版以來,本書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席捲全球。第十屆文津圖書獎獲獎作品。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未來簡史》 尤瓦爾·赫拉利 著

承接《人類簡史》,我們已經知道,人類之所以能站在生物鏈的頂端,靠的是虛構和想象的力量。而近幾百年來興起的科學革命,則開始顛覆過去的這一切。科學革命把我們從信仰中解脫出來,讓我們看清楚,人類不過是一種算法。

本書要解決的問題是,在未來,我們人類會不會同意放棄意義來換取力量?當人類能夠戰勝死亡、獲得幸福和快樂、成為神的時候,我們必須審視一個問題,人,到底有什麼價值?這是一部關於人類命運的終極預言,背靠歷史,向我們發出來自未來的呼喚與挑戰。

你可不同意作者的觀點,但是絕對會被作者震撼,就連比爾·蓋茨都說:“作者在《未來簡史》中提出,那些在社會中約定俗成的準則將在二十一世紀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會對我們熟知的生活帶來重大影響。迄今為止,那些塑造了社會形態的標準——也是我們用於衡量自我的標準——要麼是關於如何過好一生的宗教戒律,要麼是解決疾病、饑荒和戰爭等更加現實的目標。如果我們真的實現了這些,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呢?我不同意赫拉利的所有觀點,但他描繪了一幅人類未來可能會遇見的奇妙圖景。”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眾病之王:癌症傳》 悉達多•穆克吉 著

癌症,一個十足可怕的名詞。癌症用疼痛和失去考驗人的勇氣,考驗人性,考驗人承受不住的一切。讓癌症病人失去生命的,恰好是癌細胞對於永生的渴望。

在跟癌症進行的戰爭中,也許人類永遠都沒辦法獲勝。但是在跟它進行的漫長鬥爭中,一代代科學家、醫生、病人聯手探索,不斷推進我們認知的前線,

在個體生命的盡頭,讓我們看到專屬人類的智慧與情感。

悉達多·穆克吉,連續兩本都是超經典科普書的作者,整個辦公室都中了他的毒。

哲學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生活的哲學》 朱爾斯·埃文斯 著

這是一本老舊的病歷。病歷上有醫生、病人、病因和處方的詳細情況。

醫生:蘇格拉底、伊壁鳩魯、亞里士多德、畢達哥拉斯等十二位古典哲學家。

病人:心理崩潰的大學生、精神過度緊繃的上班族、忍受痛苦戰爭記憶的老兵、總忍不住想花錢的白領、受幼年創傷折磨的青年……以及所有豐衣足食覺得自己過得不好的人。

病因:醫生字跡太過潦草,不能準確識別,大概寫著人間不值、幸福難得之類的話。

處方之一:“懶散,什麼都不做,真的是什麼不做,有助於遏制焦慮……”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科學·哲學·常識》 陳嘉映 著

我們之所以要不停地探索這個世界的究竟,並不是因為我們吃多了沒事幹,而是因為我們相信世界的答案是存在並且可以被我們找到的。

從神話、巫術到哲學、科學,排除了千難萬險,人類終於抵達了日心說、牛頓力學、進化論和量子物理。科學成了“真理”的代言人,但是卻把心靈排除在外。用數學和實驗思維建好的大廈裡,沒有善惡、悲喜的房間,所以,科學真的是關於這個世界最好的答案嗎?

陳嘉映先生在本書中對科學和哲學的關係進行了探討,又聯繫到兩者各自和常識的關係。讀陳嘉映先生的文章,就像是有人在我們腦袋裡放煙花,場面堪比王牌特工結局處。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公正》 邁克爾·桑德爾 著

配合公開課療效最好。

什麼是公正?只需要捫心自問幾個問題,你就會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當我們遇到生死抉擇的時候,為什麼我們常常違背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而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可是,當我們口口聲聲說生命至上時,為什麼像福特汽車這樣的企業卻會給生命貼上價格標籤?如果我們尊重個體的權利,但為什麼大多數人又會反對同性戀婚姻?我們認為法律必須保護合同的有效性,但為什麼一些雙方自願簽訂的合同卻被法院推翻?

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做到公正,哲學家的答案似乎都有些固執己見,但是所有的路徑似乎都在指向同一個方向——培養我們每個人的德性,做出有道德的選擇。

人文歷史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世界秩序》 亨利·基辛格 著

這個世界,就是江湖。美國想做武林盟主,想打誰就打誰。而俄羅斯就像隱世高手,江湖裡傳說很多,就是不見放大招。

而中東這種自亂陣腳的小幫派,雖然有過輝煌,也有赫赫有名的高手曾經出現,但那已經是過去時。單憑几個資質尚可的大弟子也出不了什麼師,獨有秘籍卻練不出上乘的武功,只好被心懷不軌的武林盟主欺負。

當今的世界秩序是什麼?也許就是沒有秩序,力量才是唯一的選擇。未來世界秩序將要走向何方?90多歲的基辛格為我們指出了方向。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穿越百年中東》 郭建龍 著

比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還要悲劇的舞臺劇。

搖搖晃晃的老國王奧斯曼帝國出場沒幾分鐘就死了,而後大反派英法以正義的名義接管了還沒有長大的中東各個國家。

這些還不成熟的中東國家在風雨飄搖的世界裡尋找出路。大兒子土耳其在阿塔圖爾克的帶領下走向了現代,走向了成功。其他人則是一團亂。

三千年的死敵猶太人帶著主角光環空降現場。大家齊心協力還是打不過,只好留下獨自哭泣的巴勒斯坦。

他們自己吵吵嚷嚷打來打去,他們自認為是什葉派和遜尼派的鬥爭,兄弟之間是一定要幫襯的。而在西方看來,是民主的問題,必須要插手。

就這樣爭著爭著,家裡發現了石油,一下子又多了些不穩定的因素。一個叫美國的傢伙天天來管閒事,更是惹怒了一幫脾氣不好的。這幫人沒什麼文化,簡單粗暴,你敢管我家閒事,我就敢燒你家房子,殺你的人。後來他們乾脆連自己人都開始殺。

就這樣,中東一百年,繼續飄搖著走向不確定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惠此中國》 趙汀陽 著

上下五千年,除了成吉思汗他們全家都有點暴躁之外,中國是出了名的好脾氣帝國。

一個脾氣好到懶得擴張的帝國,之所以能保持著擴張的姿態,主要是因為獨特的

成長方式和遊戲規則——中國的擴張不是主動向外擴張的結果,而是來自外圍競爭勢力不斷向心捲入漩渦的結果。

早期的中國人,為了爭奪物質利益和精神資源,主動向中原靠近,形成了一個“漩渦”動力模式。這個模式一旦開啟,就停不下來了。

興衰得失一時計,是非成敗轉頭空。漩渦的模式形成了古代的中國,中國的文化,也深受影響。而現如今,中國早已進入另一種模式。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歷史的溫度》 張瑋 著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歷史的一部分,總覺得歷史長著一張生人勿近的冷漠臉。但是,在瞭解了細節之後,我們才發現原來歷史也不止一副面孔。

人人都知道《飢餓的蘇丹》那張大名鼎鼎的照片,前面是垂死的孩子,後面蹲著等待的老鷹。照片獲得了普利策獎,但是民眾並不知道當時的小孩已經獲得了人道保護,紛紛指責攝影師的自私無良,最終逼得他絕望自殺。

“生活的痛苦遠遠超過了歡樂的程度”。但是,當歷史的“人性”暴露在我們面前,這個有溫度的世界對我們才更有意義。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二手時間》 S.A.阿列克謝耶維奇 著

當所有的信仰在一夜之間消失,奮鬥突然失去意義的時候,我們要靠什麼活著?

《二手時間》講述的是蘇聯解體二十年間,俄羅斯的普通人為夢想破碎付出的代價和新的變化。當生命幾乎沒有意義的時候,總還有人在尋找,在為崇高的事情而努力者。可悲的是,對於窮人而言,世界依舊一成不變,他們只關心,而且也只能關心那些生活必須品。對他們而言,春天比別的希望都重要,只因為那意味著新一輪的播種。

歷史終究會向前發展,而這一代人的喜怒哀樂卻只能就這樣成為定局。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青苔不會消失》 袁凌 著

在一個高歌猛進,追求成績的時代裡,個體的苦難悲哀總是很容易被遺忘,太多的不公和不幸我們無從看到。而本書的存在就是為卑微的力量,作“無聲”的見證。

心理與成功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情商》 丹尼爾•戈爾曼 著

“愛是藏不住的,閉上嘴巴,眼睛也會說出來。”

在這句愛的表達後面,有杏仁核、海馬體、神經迴路和前額葉皮層的積極參與。

所謂的情商,不是簡單的會說話,而是大腦零部件在接到信息之後迅速反應的結果。在所有的情緒智力背後,大腦都有全套的反應機制。這不僅關係到你跟周圍人的關係,同樣對你的健康至關重要。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思考,快與慢》 丹尼爾·卡尼曼 著

你知道自己的大腦是怎麼做決定的嗎?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駕馭自己的大腦,做出正確的決定。但其實,人類對自己的瞭解還遠遠不夠,而大腦也很容易上當受騙。在做決策的時候,大腦有快與慢兩種思考方式。快思考如同心算,是直覺是本能無意識自動快速進行,適合絕大多數常見的期限短的有規律的簡單小事,卻不適合健康、考試、工作、婚姻、投資、管理、工程、政治等期限長不確定性高的複雜大事,極易出錯後果嚴重。慢思考如同用筆演算,看似慢,卻使思考廣度和深度提高千萬倍。在生活中需要我們主動用很多腦力根據邏輯和概率進行慢思考。本書作者因對判斷和決策制定的理性模式提出挑戰,而榮獲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自私的基因》 理查德·道金斯 著

人生來就是自私的。

所以,在那個桌子上只有一個豬蹄子,而那個豬蹄子歸屬於客人的年代,你吞嚥口水的忍耐實在有違天性。現在說這些已經來不及了,沒有什麼豬蹄子能比沒吃到口的還好吃。

當然,作者也誇了我們的忍耐。在進化的過程中,雖然基因為了生存,選擇了苟且,但是我們的道德,總在引領我們通往高尚的詩和遠方。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另一種選擇》 謝麗爾•桑德伯格 著

這本書,本身就是作者經歷了痛苦之後的“康復”之作,只有真的經歷過那些痛苦的人,才會理解作者意外失去親人的那份痛苦。作者克服傷痛,重新迴歸積極的生活,這會讓每一個有類似經歷的人備受安慰。

Facebook COO 謝麗爾·桑德博格在失去了丈夫之後,做了“另一種選擇”,從支離破碎的不幸與災難中慢慢復原。《另一種選擇》沒有侷限於謝麗爾的個人經歷,而是從更廣泛的層面去探討我們該如何克服人生中的逆境,包括疾病、失業、性侵、自然災害、戰爭、暴力等不幸。同時,來自不同群體的案例也揭示了每個人都可以培養及提升內在堅韌的復原力,並且擁有重獲快樂的能力。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好好說話》 馬東 等著

一個有趣,並讓別人感覺也有趣的人,一定是懂得好好說話的人。

無論你掌握了多少特別的故事,有多少新奇的觀點,最終,你還需要良好的表達,否則,茶壺裡煮餃子,也是白費了才華。

本書是會說話,懂撕逼的奇葩說團隊作品,讓你輕鬆掌握新鮮有趣的話術精進技巧。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躍遷》 古典 著

這個時代很殘酷,競爭激烈。表面上,機會越來越多,資源越來越豐富,但實際上,這些機會和資源只屬於少數人。

對於普通人而言,要麼待在原地等待被淘汰,要麼躍遷到更高的層次。本書就是教會我們怎麼樣才能躍遷成功,如何尋找高價值的區間。

如果我們不好好躍遷,就會成為掉在坑裡供人觀察的人。

藝術修養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膽小別看畫》 中野京子 著

最怕學院派吐槽,針針見血,刀刀致命。

中野京子,一個集學院派的才華與段子手的功力於一身,繪畫鑑賞能力和寫作能力俱佳,一不小心把繪畫解讀寫成短片小說的跨界選手。她對名畫的解讀,就像是國家隊參加選秀,純屬來表演的。

當中野京子剖開一幅幅名畫背後的往事,讓人性之惡露出真實的樣子,一種“細思極恐”的感覺就會悄悄爬上你的後背。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認識古典音樂的40堂課》 彭廣林 著

古典音樂入門指南。書中介紹了音樂知識、樂器和音樂家。

最有趣的部分是對音樂家的介紹。莫扎特是當紅炸子雞,著名愛豆的那會兒,演出一場音樂會,就可以掙五六臺奔馳,足夠梵高養活好幾個高更的了。他平均一天要演出三場。不過,跟現在的小鮮肉比,他還是太弱了,只有才華算什麼事兒啊,圖都不會扣。

音樂除了欣賞,也是有實際用處的。為什麼三里屯高級名媛的標配是法拉利?因為法拉利引擎裝配完成以後,質檢員們要用小錘子敲引擎汽缸,根據音高來判斷是否合格。這種做法,是不是很名媛?

40堂課下來,學到了音樂知識,瞭解了音樂家的八卦,最重要的是,學會了一種緩解壓力的方式。在這個以快為榮的年代,我們需要左手右手都做一些慢動作。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十年一覺電影夢·李安傳》 張靚蓓 李安 著

“生活裡,我是隱忍的餘秀蓮,內心裡,我是率性的玉嬌龍。”李安這樣形容自己。

很多人喜歡李安,是因為他總能在人性的曖昧幽微處,在理性與感性,陰與陽的二元對立中,找到調和的辦法。

很多人都羨慕李安的“屌絲逆襲”,也欽佩他有個好太太。李安自己說:“當我沒辦法跟命運抗衡,我死皮賴臉地待在電影圈,繼續從事這一行,當時機來臨,我就迎上前去,如此而已。”

本書,以李安的口吻,全面講述了李安的生活和電影的方方面面。無論是他的藝術,還是他作為一個藝術家,都是非常迷人的。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蔣勳說文學之美》 蔣勳 著

文學不是勵志的格言,不是非黑即白的答案,文學是對生命的真是理解、包容。

從古代一直講到現代,蔣勳把中國文學史講的很美。讓人特別想讚歎,你怎麼講的那麼美——解讀獨特,沒有八股氣,文字通暢優雅,沒有艱深的學術詞彙和框架。在我們日常忙碌於生活,生命逐漸失去生氣的時候,這樣一個美的領路人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

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必讀的30本書

《耶魯文學小歷史》 約翰·薩瑟蘭 著

當探討文學時,思想的碰撞總是有價值的。

約翰·薩瑟蘭,又一個種草狂人,分分鐘給你安利一大波男神女神。他可以從希臘神話一直扯到圖像文學,幾乎所有的文學領域他都有研究。本書分為40個模塊,每個模塊都有相關的主題和相關的文學推薦。

除此之外,他還關注“不值得嚴肅關注”的書,比如《五十度灰》,真的很不嚴肅。但作者說,這類書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們養活了出版社,讓出版社有精力去印刷一些真正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