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霸氣”的偵察機:可自由穿行美領空 美軍卻不能開火

眾所周知,美國和俄羅斯這對多年冤家之間,卻有著一個互相允許對方“看底牌”的協議——“開放天空條約”。在這個條約之下,俄羅斯和美國乃至其餘25個締約國都可以互相派遣偵察機到其它締約國的領空內,在任何感興趣的設施上空隨意偵察,並可以使用任何設備,包括但不限於紅外、光學、雷達等傳感器裝備。

最“霸氣”的偵察機:可自由穿行美領空 美軍卻不能開火

圖為正在離地的圖-214ON。注意其機體上方的“OPEN-SKIES”字樣。

在近日,俄羅斯最新型的“開放天空偵察機”圖-214ON開始進行首次認證試飛,它將在18年9月正式投入對美國大陸的偵察。而在之前,俄羅斯用於“開放天空”偵察的機型是圖-154M-LK和安-30B,前者的可維護性和可靠性均不佳,後者則是由安-24改裝而來,其航程和載荷都非常有限。

至於圖-214ON所採用的平臺,則是被航空業界稱為“波音757斯基”的圖-204/214系列。作為一款蘇聯後期研發並生產,旨在和波音757分庭抗禮,一統華約窄體中短程客機市場的機型,圖-214無論是在油耗、載荷、航程和後勤維護方面都意在和西方對標。

最“霸氣”的偵察機:可自由穿行美領空 美軍卻不能開火

圖為圖-214R電子偵察機,該機長期在日本沿海出沒。

而在光學/電子偵察機、指揮機等特種機型的改裝上,使用現有的成熟客機進行改裝,可謂是國際慣例,除卻俄羅斯原有裝備,常在日本近海晃悠的圖-214R之外,美國方面同樣用於“開放天空”行動的OC-135偵察機也是基於波音707這款成熟的民用平臺改裝的。

當然,繼承了龐大蘇聯航空產業衣缽的俄羅斯,不可能缺少第二種選擇:伊爾-76大型運輸機曾經也是備選方案之一,但對於內部空間需求不大、操作人員舒適性和航程都有較高需求的電子偵察機來說,大型運輸機內部空間大的特性完全就被浪費了。

最“霸氣”的偵察機:可自由穿行美領空 美軍卻不能開火

圖為OC-135B偵察機。

在此之前,美國OC-135偵察機一直“霸佔”著開放天空條約中最強偵察機的寶座,其裝備的KA-91全景照相機能在萬米高空拍攝分辨率為0.3米的光學照片,或是分辨率為0.5米的紅外照片。但圖-214ON則徹底顛覆了OC-135的地位:圖-214ON不僅佈置了光學照相機、電視攝像機以及紅外掃描相機,還在機上佈置了一臺合成孔徑雷達。較傳統光學傳感器不同的是,這部合成孔徑雷達能夠以1米的分辨率“洞察”200千米範圍內的地面目標。當然,根據“開放天空協議”規定,俄羅斯所拍攝得到的照片也要向其它成員國,包括美國分享。所以美國對此並不是十分緊張。

最“霸氣”的偵察機:可自由穿行美領空 美軍卻不能開火

圖為高新系列特種機。照片為日本航空自衛隊拍攝。

當然,由於中國不是“開放天空協議”的簽署成員國,所以圖-214ON的橫空出世,看似和中國沒有關係?錯了。雖然中國沒有參與“開放天空”行動,但中國也裝備有類似的機型,即同樣執行對地精確偵察任務的“高新一號”。

在經過多次改裝維護之後,高新一號的偵察裝備性能肯定不會劣於美俄同類產品,但其機體的性能落後問題卻在這幾年間變得越發嚴峻起來。

最“霸氣”的偵察機:可自由穿行美領空 美軍卻不能開火

圖為基於圖-204開發的殲-20航電測試平臺,這是國內僅存的該機。

基於運-8平臺開發的高新系列機型為確保機體著陸安全,多半撤除了地板油箱。而這就使得高新系列機型的航程在原運-8平臺上更加劣化:圖-214R能夠圍繞著日本列島做半周繞島,而不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高新系列偵察機就只能在東海露露臉,且不能長期停留在公海上對東南諸島做長時間的偵察。

由此,倘若中國也能推出一款和波音757/圖-214類似的通用平臺,基於這款平臺開發的電子偵察機將能夠“看透”日本列島,甚至是前出關島或新加坡,此舉意義不可謂不重大。(利刃/T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