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讀書會第92期:中西文化之爭以胡適和梁漱溟為例

大河讀書會第92期:中西文化之爭以胡適和梁漱溟為例

大河讀書會第92期活動現場

一百年前,發生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中西文化論戰,中西文化孰優孰劣?中國文化向何處去?胡適宣稱,非輸入西學不足以革新中國文化;梁漱溟則堅信,世界未來文化就是中國文化的復興。一個倡導向西去,一個主張往東來。胡、梁兩人的中西文化觀最終是背道而馳,還是殊途同歸?

大河讀書會第92期:中西文化之爭以胡適和梁漱溟為例

主講大河讀書會會長李康杏

9月16日上午,在湖南衡陽市啟迪古漢大樓3樓啟迪之星路演大廳上演了一場以胡適和梁漱溟為例的中西文化大論戰為主題的讀書會,本次活動由大河讀書會主辦,主講是大河讀書會會長李康杏老師,許豐華主持, 此次活動種子(項目負責人)是 南華大學MBA研究生導師唐雄健老師, 三個小時的讀書分享時間內,現場氣氛高漲,場上座無虛席。

大河讀書會第92期:中西文化之爭以胡適和梁漱溟為例

本次活動主持人許豐華

李康杏老師就“中西文化之爭以胡適和梁漱溟為例”進行分享和討論。在分享的時候,李老師也對中西方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進行深入的介紹,由中西方文化的介紹引出胡適和梁漱溟的爭論,在說胡適和梁漱溟的時候,也是帶著講故事情節去分享,胡適主張文化多元並存,世界的文化將走向融合。而梁漱溟根據自已創立的“意欲”概念,將文化劃分為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是以“倫理價值”為核心,最適合人類社會,因此,中國文化將是人類最理想的歸宿。一度講到激烈的時候李老師更是手舞足蹈,十分認真。發言結束時臺下更是一片掌聲。主講結束後與觀眾進行了簡單的互動。李康杏老師還為參與互動的書友們送上了自己的學術著作以資鼓勵。

大河讀書會第92期:中西文化之爭以胡適和梁漱溟為例

李康杏老師還為參與互動的書友們送上了自己的學術著作

副講劉潔老師就日本的明治維新、胡適與梁漱溟的另一面、我的個人經歷,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大河讀書會第92期:中西文化之爭以胡適和梁漱溟為例

本次活動副講劉潔老師

筆者定稿之時李康杏老師說此次活動主持人許豐華對胡適先生的理解很到位。許豐華講到,我一生追隨胡適先生這樣有路徑的建設者。梁漱溟在著述中認為:“中國人的思想是安分知足,寡慾攝生,而絕沒有提倡要求物質享樂的;卻亦沒有印度的禁慾思想。不論境遇如何,他都可以滿足安受,並不定要求改造一個局面。”胡適最不喜歡籠而統之,不加分析地對一個整體下結論。所以見到梁漱溟這樣說,他幾乎有些惱怒:“梁先生難道不睜眼看看古往今來的多妻制度,娼妓制度,整千整萬的提倡醉酒的詩,整千整萬恭維婊子的詩,《金瓶梅》與《品花寶鑑》,壯陽酒與春宮秘戲圖。這種東西是不是代表一個知足安分寡慾攝生的民族的文化?只看見了陶潛、白居易,而不看見無數的西門慶與奚十一;只看見了詩裡的樂天安命,而不看見他們詩裡提倡酒為聖物而醉為樂境……這是我們不能不責備梁先生的。”

大河讀書會第92期:中西文化之爭以胡適和梁漱溟為例

此次活動種子(項目負責人)唐雄健老師

在這之後程娟老師也主動上臺做了簡單的分享,雖然時間短卻是句句乾貨。最後由我們的主持人在簡短髮言中結束了本次活動,也為相關人員頒發了證書並且拍照留念。雖然只有簡短的三個小時的活動,但是大家收穫卻是非常大的,這也離不開大家背後付出的努力。(圖文:劉信軍 董佳佳)

大河讀書會第92期:中西文化之爭以胡適和梁漱溟為例

大河讀書會為本次活動的參加人員頒發證書

大河讀書會第92期:中西文化之爭以胡適和梁漱溟為例

大河讀書會第92期活動現場部分參與人員拍照留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