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將在前瞻性戰略產業等領域加強重組併購

 “國有企業強化自主創新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優勢、擺脫受制於人局面的根本途徑。國企要著力突破戰略性前瞻性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要下大力氣盡快培育一批能夠支撐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引領未來科技變革方向、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創新力量。”4月21日,在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作如上表示。

央企將在前瞻性戰略產業等領域加強重組併購


  本次論壇以“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主題,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華通訊社發起並指導,國資委新聞中心、國資委研究中心、經濟參考報社共同主辦。

  新華社副社長兼秘書長劉正榮在致辭中表示:“40年來,國有企業改革在改革開放全局中始終處於重要地位。新華社將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重大部署和政策舉措,深入報道各類所有制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新典型、新經驗、新成就,並組織智庫力量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對策建議。”

  加快形成“三個一批”領軍企業

  在本次論壇上,肖亞慶提出,要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前,國有企業同世界一流企業相比還有相當差距。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加快形成“三個一批”,包括:形成一批在國際資源配置中占主導地位的領軍企業,形成一批引領全球行業技術發展的領軍企業,形成一批在全球產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的領軍企業。

  肖亞慶表示,國有企業需加大開放力度,加強與跨國公司的交流合作,特別是要繼續深化在能源、礦產資源等領域的合作,積極引進外資等各類資本參與重組改制。在擴大海外經營規模上,“一帶一路”是有著良好基礎的廣泛合作平臺,國企要持續深化同沿線國家及企業在裝備、技術、標準、管理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還要以工業園區和物流園區為載體,打造深化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新平臺。

  “同時,國企要突出主業,開展併購重組和專業化整合,不斷增強核心業務的資源配置效率、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肖亞慶說。

  肖亞慶強調,世界一流企業都把掌控產業鏈中技術含量高、增值幅度大、帶動性強的環節作為戰略發展重點。要積極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積極佔領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參與和影響國際產業標準制定。

  國企重組呈現四個“更加”趨勢

  由國資委研究中心編寫的《2018中國國企國資改革發展報告》在論壇上發佈。報告稱,可以預見,在一定時期內,併購重組將成為國企改革發展的中心樞紐,強強聯合、拆分重組、混合參股、關停並轉、內部重組等多種方式的重組整合案例將持續湧現,呈現出四個“更加”趨勢。

  報告指出,未來一年,央企將在重要前瞻性戰略產業、生態環境保護等重要行業和領域加強重組併購。地方國資方面,可能按照“一個產業,一家集團公司”的思路整合。

  四個“更加”的趨勢分別是:首先,2018年國企重組將更加聚焦提升競爭力,紮實推進戰略性重組。中央企業的重組拆分邏輯,將從“國內競爭為主”向“國內外競爭並重”轉變,穩步推進裝備製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的央企戰略性重組。

  其次,國企會更加註重重組質量效果,加快推進內部資源重組。2018年中央企業在集團層面重組後,會更加註重內部資源整合和協同。地方國企方面,未來一年內,各地國資委所監管企業的產業佈局將進一步優化,企業之間的重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特別是一些同類型業務的公司,資源整合將全面展開,甚至可能會出現按照“一個業務板塊,一家集團公司”或按照“一個產業,一家集團公司”去進行重新整合的情況。

  三是更加發揮產業協同作用,穩步推進企業重組整合。國有企業將加強產業鏈上下游重組併購力度,推動向高端價值鏈的延伸與轉型升級,努力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同時,央企和地方國企之間、地方國企相互之間資源的優化組合跡象已經日益明顯,資源整合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特別是兼併重組、交叉持股、財務投資、戰略聯盟等多種合作模式將大量湧現。

  四是更加關注產業發展方向,積極推進新業態、新領域重組併購。報告指出,未來一年,中央企業將緊密圍繞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積極推進新業態、新領域重組併購,特別是對重要性前瞻性戰略性產業、生態環境保護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加強重組併購。


央企將在前瞻性戰略產業等領域加強重組併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