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藥業控股股東入主4年無運作

廣濟藥業控股股東入主4年無運作

配股、增發計劃均未實現,上市19年藉助資本市場再融資為零,主導產品核黃素產銷量全球第一的廣濟藥業(000952.SZ)存在較強的資本運作預期。

廣濟藥業披露的2017年年報顯示,實現淨利潤1.05億元,同比下降25.82%。

媒體梳理發現,廣濟藥業創建於1969年,1999年在深市主板上市,至今已有19年,截至目前,公司藉助資本市場的再融資為零。

值得關注的是,因為長達10年未分紅,公司還被深交所發函問詢。

營收淨利10年增長不明顯

貴為全球第一大核黃素產品提供商,廣濟藥業並未創造亮眼的經營業績。

廣濟藥業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02億元,同比增長12.15%,淨利潤1.05億元,同比下降25.82%。

淨利潤大幅下降,主要與公司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有關。去年,公司的資產減值損失達到3380萬元,超過前兩年之和。

其實,廣濟藥業上市19年來,其經營業績整體表現並不是很好。

1999年上市當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7億元,淨利潤0.31億元。一直到2006年,時過7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3.95億元,剛剛增長了一倍。同期淨利潤為0.21億元,較上市當年還減少了0.10億元,盈利能力出現滑坡。其中,2000年至2003年4年間,淨利潤持續下降,2003年至2009年,其年度淨利潤均只有數百萬元。

2007年,廣濟藥業的經營業績大幅增長,當年,營業收入增長了一倍達到7.95億元,而淨利潤暴增10.79倍,達到1.97億元。

不過,從2008年開始,公司經歷了長達7年的業績下滑期。

2008年至2014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5.72億元、4.48億元、4.83億元、4.53億元、3.94億元、4.87億元、4.86億元,同期淨利潤為0.89億元、0.43億元、0.14億元、0.05億元、-0.96億元、0.02億元、-2.19億元。

不僅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不斷下滑,且在2012年、2014年,兩個年度虧損,其中2014年鉅虧2.19億元,一下子吞噬了5年的利潤。

如果計算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廣濟藥業從2011年至2014年4年間均為虧損,公司遊走在暫停上市邊緣。

2015年以來,受益於主導產品核黃素漲價,公司經營業績向好。2015年、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0億元、7.15億元,淨利潤0.21億元、1.42億元。

縱覽2007年至2017年的經營業績,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長並不明顯。

基於盈利能力不強,公司對股東的回報也極其有限。數據顯示,上市至今,公司僅在2000年、2002年、2008年實施過現金分紅合計分紅0.42億元外,至今已有長達10年未進行分紅。

資本運作預期升溫

廣濟藥業的經營業績不是十分理想,引發市場對其資本運作的預期升溫。

公司公告顯示,去年8月,廣濟藥業迎來了重要人事更迭,新引進的兩名外部董事安靖、楊琳分別接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職務。

資料顯示,80後的安靖,曾擔任人福醫藥集團董事長助理、人福醫藥集團投資管理部負責人、長江產業投資集團品牌策劃部副部長。

消息稱,在人福醫藥任職期間,安靖參與了公司多起重大資本運作,包括斥資6億美元收購AnsellLtd.下屬兩性健康業務、出售中原瑞德80%股權等較為成功的動作。

一投行人士表示,不管什麼原因,廣濟藥業去年的淨利潤出現下滑,這對新任主要高管層有不小的壓力。在其看來,很少進行資本運作的廣濟藥業或將邁出實質性步伐。

其實,從控股股東長江產業投資集團層面看,也有資本運作需求。

長江產業投資集團入主之時,曾表示,將運用上市公司平臺,將實業發展和資本運作相結合。彼時,市場曾猜測,控股股東會考慮將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不過,控股股東入主已經4年,未見實質性動作。

上述投行人士稱,廣濟藥業產品結構較為單一,受市場波動影響經營業績波動較大,抗風險能力不強。未來,公司或在主業及產業鏈等方面進行併購,或收購控股股東優質資產。

對此,廣濟藥業方面人士回覆稱,暫不清楚公司具體安排。

本文轉自《長江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