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學生帶手機!洛陽一高校教師打造另類課堂,深受學生歡迎

鼓勵學生帶手機!洛陽一高校教師打造另類課堂,深受學生歡迎

​ 他的課堂上,學生用手機簽到、答題

16時25分,上課鈴聲響起。吳延峰走上講臺,詢問學生是否帶手機後,將簽到二維碼投放在幕布上,學生紛紛舉起手機掃碼簽到。接著,吳延峰迴顧了上節的課程,並出了一道限時為1分30秒的題,大家趕緊在手機上認真作答。

吳延峰今年38歲,是河科大車輛與交通工程學院的老師。今年,他開設了一門叫供應鏈管理的選修課。

“供應鏈管理是關於企業的一種管理理念,包括物流管理、採購管理等。”吳延峰說,這門課比較枯燥,他擔心按傳統模式授課,學生聽不進去。因此,他在開課前就琢磨如何創新授課方式。偶然間,他得知一個叫“雨課堂”的教學系統,該系統不僅有簽到功能,還可在上面答題、上傳課件。

“有老師禁止學生上課帶手機,但效果一般,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能遵守。”吳延峰說,與其禁止學生們帶手機,不如鼓勵他們帶,並利用手機學習知識。

吳延峰用這種方式授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們每次上課,得用手機簽到,因此很少出現無故曠課的情況。”吳延峰說。

學生們不僅逃課的少,聽課也很認真

在學生們眼裡,吳延峰沒有架子,跟他聊天就像跟同學交流。聊起他的授課方式,不少學生感到興奮。

學生田凱說,他每次上吳延峰的課都很快樂,吳延峰會設置多種考試題型,供大家在手機上自主選擇。

“起初,吳老師提醒我們帶手機上課時,我們比較驚訝。”學生張健說,因為要用手機簽到,很少有人逃課。上課期間有限時答題環節,大家都很認真地聽講,不然容易因漏掉知識點而答錯題。

吳延峰的授課方式也得到學院的認可。該院副院長張毅說,吳延峰的授課方式新穎,值得鼓勵、學習。

繼續創新授課方式,打造高效課堂

在吳延峰看來,課堂應該是民主的,他的觀念是學生的“學”比老師的“教”更重要,老師只是起到引導、輔助和釋疑的作用,學生才是主角。只有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目前,吳延峰除了利用手機授課並與學生互動,還注意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儘量多穿插些典型案例,打造高效課堂。

“學校鼓勵我們在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吳延峰說,他現在正著手有關考試方面的改革建議。目前,學生的總成績是平時成績佔20%,期末考試成績佔80%,他認為這樣的考核標準不科學,希望增加平時成績的比例。此外,他還要在授課方式上多琢磨,爭取讓課堂更有活力,更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