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期雞舍的通風管理

1、育雛雞舍的通風

雞群日齡越小,溫度越重要,但是雞群的通風量應隨著溫度的週期性變化而變化,以滿足雞群的實際需要。對4周前的小雞應考慮安裝防止雞群向一端移動的隔斷,防止聚堆。即使在外界極端的寒冷氣候條件下也應保持雞舍必要的最小通風量。為確保通風與溫度、溼度的協調統一,避免造成冷應激,可通過安裝在雞舍末端的排風扇進行排風,關閉雞舍前端為縱向通風而設計的進風口,並使空氣從雞舍側牆上方的進風口進入雞舍。採用多點進風的通風方式,既能保證新鮮空氣進入雞舍,又能避免進入的冷空氣直接吹到雞隻上。

春夏交替期雞舍的通風管理

2、春夏季節變換時的通風管理

2.1 季節變換時採用過渡通風過渡通風應根據外界溫度和雞群周齡由溫控器控制。一般來講,當外界溫度和雞舍內的目標溫度相差6℃以內時,應採用過渡通風。春季是雞舍或者雞群通風管理的過渡性季節,白天的氣溫可能高達27~28℃,夜晚溫度可能會下降到10℃以下,晝夜溫差較大。應根據溫度的變化適時調整通風方法,在夜晚要把適用於白天高溫的通風方式轉變成適用於低溫條件下的通風程序,平穩過渡,保持晝夜溫差不超5℃。

2.2過渡通風的控制 過渡期通風應通過恆溫控制器結合定時鐘來控制運行雞舍側牆上方的進風口狀態,進風口開啟大小、方向及數量應隨風機開啟數量的變化而變化。

春夏交替期雞舍的通風管理

3、夏季通風

3.1 通風模式 夏季一般採用縱向通風模式。一般每200mz的雞舍配備1.2千瓦的風機1臺,保持晝夜溫差在3~5℃,根據雞齡和體重選擇合適的通風量。

3.2維持足夠的風速.降低舍溫,促進舍內空氣流通使用縱向通風系統時,舍內風速應達到2.0m/s,這樣才能將舍內溫度維持在30℃以下,而空氣運動本身會對雞隻產生風冷效應,相當於能降低溫度5。7℃。炎熱季節應結合噴霧降溫或溼簾降溫使雞群保持舒適,進氣口風速一般要求:夏季2.5—5.0m/s,冬季1.5m/s。

3.2.1 保持風速縱向通風情況下最常見的問題是所有風機都已開啟,但是雞舍內的風速還是難以達到具有很好風冷效應所要求的2.5 m/s的風速。可能的原因有:空氣並不是從設計的進風口進入雞舍,進風口面積太小(靜壓太高),風機排風量不夠(靜壓太低),舍內有障礙物阻擋氣流(如雞舍的隔斷網孔徑太小,遮光罩、橫樑、產蛋箱橫向安裝等)。

3.2.2合理利用水簾和噴霧裝置使用水簾,舍溫會下降5~7℃,如達不到這一效果要檢查雞舍的密閉性、乾燥的水簾面積,以及水壓是否控制在180。200帕。水簾降溫要求水流均勻,不能有幹水簾出現:水簾不能有風流阻斷現象,以免影響降溫效果。

春夏交替期雞舍的通風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