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品讀魯班湖

文/鄒開歧

散文:品讀魯班湖

魯班湖是一部書。

一部百讀不厭,讀了還想再讀的一部書。

這部書,是三臺人民在物資匱乏的困難年代,艱苦奮鬥、自力更生書寫的傳世之作;是當代魯班弘揚大國工匠精神,將“三臺人”三個大字,書寫在巴蜀大地上的一張光耀華夏的名片。

魯班湖,是我品讀了40餘年,至今還在品讀的一部書。

一個景點,就是一個章節;每一個章節,都蘊含著鮮活、厚重的人文故事,讀了讓人迴腸蕩氣,韻味無窮。

每讀一次,都有新的收穫,新的感受。

當我每次進入魯班湖湖區,首先進入視線的是橫跨兩山之間,高68米、長316米的巍巍大壩。

早晨,一輪紅日從主壩的東端冉冉升起;傍晚,一抹紅霞從主壩西邊的小山背後慢慢消融。無論白日黑夜,無論風霜雨雪,魯班湖主壩都巍然屹立,猶如一道橫臥江波的長虹。

看到主壩,耳畔就響起了波峰浪谷間傳來開山炸石的隆隆炮聲,鐵錘敲擊鋼鏨發出的叮噹聲,民工們拉車、抬石的號子聲。這是百萬三臺人民,在2660平方公里的大舞臺,演奏的一部享譽華夏、激勵後輩兒孫的交響樂。

看到主壩,眼前就會出現民工們用原始的勞動工具,憑著一雙雙滿是老繭的手,一顆顆承載著為子孫後輩負責的心,粗活細做、精益求精、將48萬多方條石,一塊一塊地用心、用力、用智慧安砌、澆鑄主壩的施工場面。

歷經40餘年風雨的魯班湖主壩,接受了“5,12“大地震的考驗,巍然不動,真乃天府神工也!

從壩底沿級級石梯登上主壩,展現在眼前的是,13平方公里的平闊水面,被6溝12灣、42座山,半遮半掩,形成天然而回環錯落的湖灣孤島,流影浮翠的湖光山色,充滿詩情畫意的園林景觀,沁人心脾的四季花香,婉轉動聽的百鳥歡唱,源遠流長的魯班文化,千姿百態,各領風騷,是魯班湖這部書中立體感、畫面感最強的章節。這是三臺人民用智慧和勞動,澆著心血和汗水,書寫在梓州大地上的最美詩篇。

散文:品讀魯班湖

無論是誰,到了魯班湖,都會迫不及待地乘遊艇,飽覽湖光山色之美。遊艇開動,浪花飛濺,舉目四望,魯湖風光,盡收眼底。你才會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心曠神怡。什麼叫精神大餐。

無論站在主壩向西仰望,還是站在魯班鎮街頭向東凝視,蒼松翠柏中巍然矗立的魯班水庫紀念碑,都會清晰地進入你的視線。戌馬半生的老將軍張愛萍,題寫的“向魯班水庫建設者致敬”十個剛勁有力的大字,表達了百萬三臺人民的共同心願。讓魯班精神世世傳揚,代代流芳,是魯班湖這部鴻篇鉅著的精髓。

每當我面對紀念碑,眼前就會出現一組組鮮活的畫面:來自當時的中太、富順、新生、安居、建設等五個區的3萬民工,一頭擔著被蓋和勞動工具,一頭擔著紅苕及粗糧,住在曬席遮天,穀草鋪地的工棚裡,吃最粗糙的飯食,幹著既粗重又精細的活;16000多名石匠,在41個採石場,將開採出來的600標號石頭,按統一規格,一錘錘、一鏨鏨敲打出來,由14000多民工,用兩隻肩膀一根棒,將打成的條石抬至臨時修築的車道上,再用架子車拉、雞公車推、或搬上拖拉機,汽車運至主壩施工現場。

一座水面為13平方公里的魯班湖,要淹沒三個鄉兩個場鎮2800多戶人家。雖然說“故土難離”,“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但他們懂得起,修魯班水庫,是政府為老百姓辦的一件大事,關係著幾十萬畝乾渴的土地有水澆灌,關係著人民的富裕和國家的強盛。個人的事,家庭的事,同國家土地建設的事比起來,再大的事,都是小事。

就在公元1977年10月,大春作物收穫之後,在三臺境內,一場舉世聞名的大搬遷就井然有序地開始了。我記得,當時在搬遷戶中,有一句落地有聲的口號就是“舍小家,顧大家,我們心中有國家”!搬遷戶“舍小家,顧大家”的家國情懷,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如果說,魯班湖是老一輩三臺人留給子孫後代的綠色財富,還不如說,是一筆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讀遍天下山和水,夢鄉常在魯班湖”!

我這一生中,讀了很多很多的書,唯有魯班湖這部書,讀了一遍又一遍,依然是丟不開,放不下。因為,書中還有很多極其珍貴的韻味,沒有品讀出來。

散文:品讀魯班湖

(圖片來自於網絡)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