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最開胃問候,你吃過幾碗?

夏天的最开胃问候,你吃过几碗?

夏天的最开胃问候,你吃过几碗?

the taste of Summer

名家筆下的

{ 夏滋味 }

夏天的最开胃问候,你吃过几碗?

這段時間,城裡人的吃食上,夏天消暑的特色食物逐漸多了起來,過水麵會是很多人家夏天常見的飯食。講究一點兒的自己擀麵或是抻面(北京以前沒有拉麵),著急的就圖個方便去面鋪買些切面回來。麵條大同小異,拌麵的滷花樣就多了。常見的有炸醬麵、打滷麵,炸醬又分肉炸醬、木須炸醬(雞蛋)、素炸醬…….

夏天的最开胃问候,你吃过几碗?

芒種到夏至 不能錯過的美食

董克平

上中學的時候,趕上了“開門辦學”。清朝末年也有人提出來“開門功學”,說的是打開國門辦新式學校,別再閉關鎖國地讓年輕人學四書五經,走八股科舉之路了。上世紀70年代的“開門功學”,是要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門,把課堂提到農村去、搬到工廠裡,接受工農兵的再教育。

這樣的活動我上過三次,其中一次是夏天裡,我們去了當時的北京郊區金盞公社,住在農民家裡,每天和農民一起下地千活,一個多月後,個個面黃肌瘦地回到城裡。這段時間內,沒上課,也沒幹什麼農活,名義上是接受再教育,實際上是給人家添亂。十四五歲的城裡孩子能幹什麼活?不過這次學農活動倒是讓我知道了節氣,記住了芒種節氣。

夏天的最开胃问候,你吃过几碗?

進了六月,算是仲夏了。這個月有兩個節氣:芒種和夏至。芒種到夏至這段時間,在農村是大日子,在我看來就是忙!因此芒種的別名就是“忙種”,忙著收割,忙著播種。華北平原的北京地區,小麥在這個時間進入了成熟收割期,由於這段時間天氣變化複雜且突然,經常會有雷雨天氣,因此必須抓緊時間收晾曬入倉,否則一年的辛苦就會被雷雨毀掉。

收完麥子,不停歇地種上秋季作物,錯過了節氣,對收成的影響就大了。農諺說:“芒種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說的就是不能錯過節氣。又要收割,又要播種因此這一段時間,農民最忙碌、最辛苦。我們這些根本不懂農活,也沒有力氣的半大孩子去人家那裡,又能幫到什麼?學到什麼呢?大概只有添亂了。

在這段時間,唯一的好處大致就是可以吃到新麥了,而且還能不受限制地吃白麵做的各種吃食。收了新麥子,辛苦了一年的農民總要享受一下勞動果實,同時這段時間勞動強度大,需要有營養扛時候的吃食,新鮮收穫的麥子,自然成了首選。

北方農村大致以饅頭、麵條為主,偶爾還可能殺頭豬,燉肉熬菜補充一下油水。過了這一段,就恢復到天天頭偶爾吃頓白麵的日常生活了。

夏天的最开胃问候,你吃过几碗?

這段時間,城裡人的吃食上,夏天消暑的特色食物逐新多了起來,過水麵會是很多人家夏天常見的飯食。講究一點兒的自己擀麵或是抻面(北京以前沒有拉麵),著急的就圖個方便去面鋪買些切面回來。

麵條大同小異,拌麵的滷花樣就多了。常見的有炸醬麵、打滷麵,炸醬又分肉炸醬、木須炸醬(雞蛋)、素炸醬,素炸醬裡會加入煸炒過的豆腐乾丁或者是加了八角、用油煸透的茄子丁,聊不無肉之憾。打滷麵的滷也有很多種,三鮮滷、西紅柿雞蛋滷、肉末茄子滷等。最常見的是肉片口蘑滷,五花肉切片煮,用煮肉的湯加蘑丁、海米、黃花、木耳等勾芡成粘稠狀,出鍋後再潑上一勺熱熱的花椒油,滷就做成了。好的滷和麵條排勻後要粘附在麵條上,吃完後碗裡沒有湯汁遺存,這樣講究的滷。已經很少能夠見到了。

夏天的最开胃问候,你吃过几碗?

還有就是汆面了。汆和滷的原料差不多,區別在於汆不勾芡,滷是勾芡的。“汆兒面”是老北京的一種代表性麵條吃食,實際就是不勾芡的一種滷麵。把煮熟的麵條用涼水過得涼涼的,澆上各式的汆兒,素的有扁豆汆兒面、尖椒汆兒面等,葷的有羊肉汆兒面、肉絲汆兒面等,簡單的花椒油氽面最省事,但味道一點兒也不簡單。據說它還是汆兒面的“鼻祖”。先用油把花椒炸香,再放入話的蔥花和油調好味道,就可以用來拌麵了,吃的時候加點兒黃瓜絲、薄荷葉做面碼,就是是一碗青涼解暑的好飯食了。

芒種已到,夏至將至,來碗方便省事、清涼解暑的麵條最合適不過!

#流口水的超級話題#

夏天一到就沒胃口

你家的這個時節都吃什麼面?怎麼吃麵的?

回答的最有食慾的小夥伴

抽3位送神秘小禮物

夏天的最开胃问候,你吃过几碗?

本文原載於時尚健康2017年6月刊

ID: shishangjiankang22

識別小程序碼,觀看更多健康視頻by《時尚健康》,

夏天的最开胃问候,你吃过几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