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吹盡黃沙始見金(中)以丁香園為例,醫生社區迎歷史機遇

移動醫療吹盡黃沙始見金(中)以丁香園為例,醫生社區迎歷史機遇


上一篇我們講到醫患社區的價值(),有人說這不是給兩家做廣告嗎?但其實脫離了行業內的公司去空談行業是毫無價值的,因此這篇以丁香園為例,來聊一聊醫生社區的巨大價值。

很多人問我關於丁香園的資本有些看不懂,其實丁香園的投資價值是整個醫生社區蓬勃向上的代表,近一年來連續兩次融資,都沒有披露,新一輪融資金額在1億美元以上,可能準備在香港上市。

同為醫生社區的醫聯,除了“中電數據”外,又獲得一筆數億元的大額融資。醫學界據自己披露,獲得1.5億的資本,而且行業經過洗牌,平臺型的醫生社區就剩下我們五六家了,每一個活下來的企業都會享受溢價!

醫生社區價值並不比醫患平臺小

很多人認為醫生社區的價值要比醫患社區來得小,事實上並非如此,很多人表示看得懂春雨好大夫能估值10億美金,卻看不懂丁香園。

從國內外來看,我們這個行業最大的公司是日本的M3公司,在東京上市,市值約130億美金,第二大公司是美國的WebMD,剛剛以約28億美金的價格被投資巨頭KKR全資收購,還有包括Epocrates、MDlinks(M3收購),SERMO,research gate等等,事實上他們的估值和價值並不比醫患端的公司小。獨角獸不罕見,根據美國、日本和歐洲的經驗,通常這個行業會有5家左右的公司會崛起,但通常老大會是老二3倍或以上的規模。

移動醫療吹盡黃沙始見金(中)以丁香園為例,醫生社區迎歷史機遇

醫生社區的三大巨大價值

一、業務有一定深度的壁壘。

無論是品牌的積累、醫生的聚集、與藥企的支持互動都非常不易,而且我們這一行的公司通常都是慢公司,五年只能打基礎,10年20年那都是平常事兒。誰說一兩年崛起都是胡扯,慢慢補課,但業務的護城河相對無邊界競爭的醫患市場要深!

二、形成平臺後,收入的穩定性與持續性上升。

就拿醫生社區目前主要商業模式裡的藥企業務來說,行業中有兩大類的做法:

第一類是藥企周圍圍繞著一批廣告公司,這批廣告公司我們稱為無載體的服務商,甲方爸爸要幹啥就幹啥,多數這些公司都是跟藥企有資源有背景的或者是藥企市場部離職出來創業的人,一年與企業做個一兩千萬的業務合作,再給點回扣、做點客情,日子還是過得很舒服,但業務毫無成長性,今年不知明年事。

第二類是如丁香園、醫脈通、醫學界、醫庫、杏樹林等有醫生社區的公司,我們也稱為有載體的公司。它除了可以製作內容、學術推廣還有相對精準的投放渠道,並且可以跟目標醫生進行互動,目前這個行業裡也就剩下這幾家公司了,其他的都已經“死走逃亡傷”了。其實藥企的選擇已經越來越少了。

廣告公司生了死,死了生,很多並無什麼核心競爭力,主要就是靠關係、客情和回扣,靠關係獲得的業務,拿到就拿到,拿不到死也拿不到,上來第一、第二年就是天花板,這種情況很常見。而醫生社區一旦出現規模成長之後,由於它主要從市場來的業務,而且一個客戶的需求就不可能只是一個客戶的需求,有規模化的可能性,同時可以不斷借項目夯實基礎,這是平臺型業務的特點決定的。

也有一些藥企總是挑戰數字營銷與互聯網的價值,其實這事我看得很清楚,倒過來看,不管你有千般理由,難道你還能永遠不做互聯網嗎?所有的用戶都在遷移,那麼你要做的話只有兩條路走,自建或者與第三方合作,這個邏輯一順,一切就自然而然了,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客戶不夠,只要練好內功即可!但是目前行業中還有一些公司,包括拿到了鉅額投資的移動醫療企業,規模化地以某種方式給藥企洗錢,然後巧立名目給醫生兌費,與銷量掛鉤,屬於典型的商業賄賂,數億至十多億的銷售規模,毛利率奇低,甚至還虧損,這是作死,開這麼大體量的一個過票公司,不管中轉多少,就為了糊弄投資人,不可思議!因為一旦爛泥打滾,這輩子都通不過審計,上市和併購都無望,永遠無法退出,我們都要警惕,因為只有陽光化才能真正成長!

三、延展性強

因為它居於各方產業鏈的中樞環節,向上可以延伸到藥企服務,向下可以延伸到醫患溝通,中間是醫生的求職招聘、醫教科研、考試培訓和繼續教育等。技術一端可以跟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相結合,這些都離不開醫生的參與。醫生社區可以跟線下結合,提供多點執業的載體,無論是完全自建的丁香園模式,自建後眾籌的杏仁模式,還是去導流到各個線下的連鎖診所,這也是很多垂直類的移動醫療商業模式,特別是醫美和口腔。並以此為延伸,背靠一些戰略資源可以形成疊加效應。

醫生端以知識輸出的方式向患者端輸出大量內容,通過知識付費和患者入口建設,可以與醫生端業務進行疊加,而丁香園的內容矩陣行業一流,值得所有同行學習!

移動醫療吹盡黃沙始見金(中)以丁香園為例,醫生社區迎歷史機遇

醫生社區的三大契機

第一個契機:來自於大量的民營醫療機構與投資。

第二個契機:醫生IP

以醫生IP曝光、學術傳遞、繼續教育等為核心的互聯網學術推廣和數字營銷,合規營銷的市場規模未來將會越來越大!

第三個契機:醫保商保全力支持自由執業,打通支付鏈條!

整個產業鏈最終的爆發點,將會以商保醫保全力支持個體醫生和醫生自由執業為契機,這將會催生一個巨大的行業,也就是日本M3公司這樣的模式,其實日本有超過50%的醫生是自由執業的,無論是開專科還是全科的診所甚至是掛靠,它有一套完整的運營體系,平臺可以幫助他撮合,包括選址、選診所、代為談判、借錢讓他買設備。也可以幫忙招募患者、招募醫生,招募護士等,醫保一支付,市場化推動,整個一盤棋就活了,這也是未來最大的一塊業務,想象空間巨大。

因此醫保和商保支付之後,將會迎來蓬勃式發展,這也是醫生社區未來最大的機會之一,當然向上延伸到醫患問診,切入春雨、好大夫、平安好醫生的場景也是很正常自然的,所謂“一切產業皆媒介,最終商業皆金融”,最後都是玩錢的。

事實上由於醫生社區是從一開始的防守性到後面的邊際擴張性,以及他業務的可持續性和護城河。它的市場價值跟估值並不低於所謂流水價值和業務量很大的醫患社區。

雖然很多投資人對醫生社區會有一些誤解,但我們仍然還是堅定看好它,而且由於醫生ip的多樣性和藥企服務的競爭排他性,導致這個行業不會出現一兩家“贏家通吃”的現象,會出現行業前五並存的一種格局,但是隨著整個行業的成長都會成長。

下一篇文章我們將以1藥網為例,探討移動醫療另一個重要分支,醫藥電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